略论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定位(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此外 ,徐复观还否定了把中国文化看成是“主观性文化”的错误观点。徐复观认为这是对中国文化的极大误解。他说,虽然中国文化中人“心”是价值的根源,心是道德、艺术的主体,但主体不是主观。主观是指人的知、欲方面而言,是本心呈现所要用工夫克服的东西。也只有去知去欲,心作为价值根源才能显现。而且,徐复观亦认为,人们欲认识事物达到客观真实,亦必须摒除成见、私欲这些影响、歪曲判断的主观成分,才能实现。“可以说,人的价值主体呈现时,才能使客观的事物站到自己应有的地位,得到真正的价值。”并且,这个未被主观成见与私欲所遮蔽的澄明之心,“不但能分辨善恶,实在也是好善而恶恶的” 。徐复观正是通过对主体与主观 的区别,澄清了人们对中国文化主观性的错误认识。 由此,徐复观分辨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别,剔除模糊乃至窜乱的错误认识,为中国文化的心灵打扫尘埃 ,使中国文化的本体精神露出了本真的澄明。

  以上所述 ,皆是徐复观对中国“心的文化”遭遇当代种种错误观念而至被歪曲的拨乱反正。不仅如此,他对中国心的文化的揭示,更是通过对中国文化本身的心的本质的全面定位实现的。

  其一,在“心”在道德主体方面的体现。徐复观认为,“在很长的时间中,对道德的价值根源,正如其他民族一样,以为是在神、天”⑨。直到孔子提出“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道德价值的根源才落实到了“我”之“仁”上。而《中庸》之“天命之谓性”进一步把天命“当下落实在人的身上,而成为人的本质”。因此,“《中庸》并不重视天的问题 ,而仅重视 ‘ 眭’的问题”④。到 了孟 子提出“仁义礼智根于心”,中国文化对道德主体根据的寻找才最终落实到“心”上。它的出现,“使夹杂、混沌的生命,顿然发生一种照明的作用,而使每一人都有一个方向,有一个主宰,成为人生的基本立足点”。心的发明照亮了中国人的人生。

  其二是“心”的文化在艺术主体上的体现。艺术与道德是中国文化的两在向度。“心”落实而为艺术主体,是在道家思想中实现的。徐复观认为,老子的“道”具有形上的品格,他要求人去体道,即要人合于形上之道,道亦非在人的生命中所生出。而到了庄子,他“即把老子之形而上的道,落实在人的心上,认为虚、静 、明的本性呈现出来 ,这即是道的呈现。人的精神由此,而得到大解放”(2)。这个虚 、静明的心体,“实际就是一个艺术的心灵” ,它正是艺术价值的根源。因为“纯客观的东西,本来无所谓美或不美。当我们认为它是美的时候,我们的心此时便处于虚、静、明的状态” 。由此,他认 为“自魏晋时起,中国伟大的画家,都是在虚、静、明之心下从事创造 ”。因此 ,“中国是以心为艺术的根源” 。

  其三,“心”在知识方面的落实。这里,徐复观以苟子的《解蔽篇》作了说明。苟子说:“心何以知道?日:虚一而静 。”徐氏解释说:“要把对象认识得清楚,必须在 ‘静 ’的状态,而‘心’在作认识活动时,便 自然会平静下来。”由此,徐复观认为,苟子很早便知道心是知识得以成立的根源。

  其四,“心”向宗教 的方面的落实。中国的人文精神很早就消解了原始宗教,实现了以人文代宗教的传统。但人总有宗教的向度,如关怀生死、最后归宿等。佛教的传人满足了古代中国人的宗教需求。

  但佛教的教义讲的是人通过对佛的信仰以超越生死轮回,升天成佛,这显然是通过信仰向上向外的追求。但是,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即禅宗的出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又把佛教的向外向上的宗教追求落实到了人的心上。所以,禅宗又叫“心宗”。虽然在印度的佛教中这种思想也存在,但在中国更加发扬光大。即便后来救禅宗呵祖骂佛只在心上用功的流弊的净土宗,倡导在人心之外的西方极乐世界作为宗教追求,但发展下来,净土就又变成了净心,中国佛教又回到了心上。心成了宗教主体的最后归宿。由此,徐复观通过对“心”在中国文化各个向度上的体现 ,揭示了心作为中国文化一切价值之根源的核心性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