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定位(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但是,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对中国文化心的特性作简单的描述 ,而是要指出:为什么“心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大的贡献,为什么“心的文化”对人生价值问题的解释比起西方的各种理论来更有解释力度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才能真正说明中国心的文化的伟大之处,高明之处。徐复观正是在通过对中西文化价值根源的比较探讨中,发煌这一问题的。在他的名篇《心的文化》中,他是这样解释的,心为什么能成为道德、艺术、认知等的价值根源,这本是一直到现在都无法解答的问题。对于无法解答的问题 ,人们一般采取两种方式来解答:“现代学者往往就建立一种基本假设,古人便往往把它挂在形而上学上。” 这实际上是说西方人往往建立一种基本假设,以作解释基础,而我们的古人则往往将之挂之于心之外的形而上学 ,如孟子说 :“此天之所与我者!”但是,除此之外,实际上还有第三种方式,即如程明道说:“只心便是天!”即当下在心上领悟,这便把“由工夫所得的内在经验中,把虚悬的形上命题,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之内”了。这种由外向内的落实,由知识向心的感受的转化,比起建立一种基本假设或将之挂在形而上学上,都更切实,更具体,更可靠,更有根柢。在另一篇文章中他从另一个角度也作了论证。他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的殷末周初所发生的“把原始宗教,转化而为伟大的道德精神;把不可证知的神,转化而为内在于人生命之中的道德主体,这是人类宗教最高最后的形态……” 这种把神性落实在人性中的方式,实际上即肯定了以心为道德精神主体承当的中国文化是人类宗教的最高最后归宿,延伸而言,这种形态是人类价值的最后形态。

  “心的文化”是徐复观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它以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的理解,开出中国文化的新的向度。首先,它以心的文化的形而中学而与西方文化的形而上学区别开来,揭示心的文化的生命特质,批评了将中国哲学形而上学化的倾向。其次,心的文化倾向于更多的现实关怀,徐复观将一切价值追求安置于人心,亦将心安置现实世界,现实世界的一切价值形态亦必由一心承当。心不脱离现实,由心而来的理想亦必合于现实现世之生活。这正是传统的精神价值所在。最后,人之一切价值根于其心,人即天然自足,如此,心的文化开出的是真正有自信、有尊严、有个性的自由人格,并且“每个人在心的地方开辟一个内在世界,在心上得到人生的归宿,不需要外在的追求和斗争,所以心的文化是和平的文化”⑩。

  总之,徐复观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心向解读,实现了他返本开新的哲学诠释,它强调生命与现实,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性,也给我们在当代如何把握理解中国文化提供一个特殊视角,因而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注释

  ①<徐复观先生谈中国文化》,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⑧⑧@⑩@④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33、38、34—35、35、35、35、35、35、35—36、36、36、36、38、38页。⑥⑩<中国文化的层级性》,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40页。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