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概念合成理论框架下的情感隐喻认知阐释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关键词:概念合成理论 合成空间 情感隐喻 隐喻认知理论 

  论文摘要:概念合成理论在语言学界,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界得到普遍关注,其理论核心概念合成成为诸多语言认知活动的理论模式。本文试图以该理论为可操作的分析框架,对情感隐喻的意义建构和概念形成轨迹进行探讨,以了解情感隐喻的认知特点,论证利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阐释的可行性。

  隐喻的研究长期以来局限在修辞层次,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隐喻这一语言现象从认知层面给予众多关注,隐喻的认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隐喻真正被纳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主要标志是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P368),隐喻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和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和思考的基本方式,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使我们能通过具体熟悉的事物来理解相对抽象生疏的事物。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的对象包括人类情感这一概念,对人类情感的研究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课题。情感是人类最普遍又最重要的人生体验,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心理学把人类的情感体验划分为情绪和感情,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由于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缺乏物质形象特征和联系,属于抽象的概念范畴,因此,为了准备理解生动表达人类的抽象情感,人们经常将它们具体化、范畴化,即隐喻化。由此可见,隐喻在情感的概念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P15-21)本文试以概念整合理论作为可操作的分析框架,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谈论情感的常规化语言为工具,对情感隐喻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认知分析,以发现情感概念形成的轨迹和意义构建过程,论证概念整合理论对情感隐喻具有很强的阐释力。
  
  一、概念合成理论框架
  弗科尼尔和特纳的概念合成理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解释隐喻工作机制的理论之一。弗科尼尔在其专著《心理空间》中提出了心理空间的概念。概念合成理论正是弗科尼尔和特纳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共同提出的。所谓心理空间就是语言使用者建立语言理解时的心理表现结构,通过这种心理结构的激活,人们能构建对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心理结构中的意义要素与现实世界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间接投射。产生这种投射基础是人们对存在于不同心理空间中的物体间建立其某种相互联系的映射。[3](P552)心理空间可建立起一系列的概念,如时间、可能性、信念、愿望、位置、现实、虚拟等。人们在交谈和思考过程中总是通过感知、假象、回忆、理解等心理活动不断地建立和计划相关心理空间的有机联系。随着心理空间理论的发展,弗科尼尔发现了反映许多语言现象中的一条重要的心理空间的认知操作—概念整合。概念整合包括建立相互映现的心理空间网络并以各种方式整合成新的空间。合成空间产生的基础就是心理空间的融合,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心理空间有机组合的结果,其实质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时的普遍存在着的一种认知过程。一般说来合成空间至少包含两个属于不同认知域的输入空间,和一个能抽象概括两个输入空间内容的类指空间以及一个复合空间。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联系,将输入空间中的成分和结构有选择地进入复合空间,形成一个在一定程度上区别于原输入空间的概念结构。[3](P553)概念合成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认知过程。其主要依赖于源域和目标域这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映射,进而产生类属空间和合成空间。由于莱考夫的隐喻理论考虑的只是源域和目标域的单一映射而没有考虑到两域之间的互动合成问题,因此,弗科尼尔和特纳认为莱考夫的两域映射模式只是多空间投射的一个特例。相比之下,概念合成理论的四空间映射模型能够解释一些两空间映射模式下难以解决的问题,它能够对隐喻意义构建过程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描写,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下文试以此理论对情感隐喻的意义构建及理解进行分类研究。
  
  二、情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们借助某种物质的可感知的东西使情感概念得以认识理解并在意识中固定下来,而且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来表达的,其运作机制隐匿于语言运用的背后,不易为人们所察觉。现代隐喻理论认为情感隐喻属于实体隐喻。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跨感知域的情感隐喻化,即通感隐喻;另一种是相对于通感隐喻而言的同一感知域中的情态物化。
  (一)通感隐喻
  著名学者钱钟书认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往往可以打通交融,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某个感知域里产生的感觉,由于受到某种刺激而转到另一个感知域,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是语言修辞的通感,也称“移觉”。利科认为通感—感知转移是一个隐喻。在这类隐喻表达中,人们本能地将两个不同的感知域结合起来,并把它们的相似之处展现出来,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来表达思想情感认知客观世界,其认知基础是人类感官共同的生理机制和人类共同的感知经验与生理反应促成的在我们思想概念系统中感知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在通感隐喻两域之间的映射过程中,感官特征通常从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高级感官形式,不同感官之间进行功能转换,以达到视、听、嗅、味、触觉之间的交叉组合,实现对情感概念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情感隐喻化的实现是在合成空间中通过概念合成完成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