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隔”与“不隔”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论文关键词】比喻;隔;不隔;模糊性


  【论文摘要】比喻作为最常见的修辞方法之一,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倍受东西方学者的关注。文章试用模糊学理论对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评价比喻的另一方法。
       
  一、比喻的基本问题
  
  比喻的研究,在中国和西方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在这里,主要谈论中国的研究。《墨子》中提到“辟也者,据他物而以明之也”。《文心雕龙》的“比兴”篇中,刘勰提到了“喻”的定义。“故‘比’者,附也……附理者,且类以指事”,此处可看出刘勰认为“喻”是以本体与喻体之间已存在的相似性为基础的。“且何谓‘比’?改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意者也”,此处,刘勰认为本体既可以是“意义”(“意”)也可以是“事物”(“事”),而喻体既可以是“事物”(“写物”)也可以是“单词”(“言”)。古代人所说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而现代对“比喻”所下的定义则比较易懂:“关于什么是比喻,不同的修辞学论著中所作的解说并不完全相同,比较通行的解释是:比喻使用与本体事物本质不同而又存在相似点的另一事物来描绘本体事物的修辞方式。比喻一般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个部分组成。”
  比喻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要用比喻或比喻的作用是什么”。刘勰认为是“以附其华,惊视回听,资此效绩”。黎千驹教授的说明则可能更易懂,“比喻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化未知为已知,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当然,还有人认为是华丽其词藻或展示自己的才华,或者是为了发现自己的创新能力或仅是一位学习中的愉悦。这些都可以说明“为什么要用比喻”。
  
  二、比喻修辞的模糊性
  
  卡西勒尔在其《人论》转述著名语言学家麦克斯-缪勒的话“语言就其本性和本质而言,是隐喻式的;它不能直接描写事物,而是求助于间接的描述方式,求助于含混而多歧义的词语。”(伍铁平,1999:364)这说明了语言和比喻的关系。雷克夫和约翰逊在《日常语言中的概念性隐喻》中说:比喻渗透进日常生活,不仅渗透进语言,而且渗透进思想和行动。维柯、卢梭、尼采等人都说过:整个语言都是比喻性的。这都说明了比喻是人类语言的特点之一。而模糊是人类语言的另一特点,且比喻的基础之一也模糊。
  
  三、“隔”与“不隔”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谈论了“隔”与“不隔” 的问题: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当,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 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亦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少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则少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阙云:“栏杆十二独凭春,青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 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清愁,花消英气”则隔矣。
  朱光潜先生对此段论述有另一番看法:王先生不满意于姜白石,说他“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在这些实例中王先生只指出隔与不隔的区别,却没有详细说明他的理由,对于初学者似有不方便处。依我看来,隔与不隔的分别就从情趣和意象的关系中见出。诗和其他艺术一样,须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情趣与意象恰相熨帖,使人见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比如“谢家池上”是用“池塘生春草”的典,“江淹浦畔”是用《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典。谢诗江赋原来都是不隔,何以入欧词便隔呢?因为“池塘生春草”和“春草碧色”数句都是很具体的意象,都有很新颖的情趣。欧词因春草的联想而把它们拉来硬凑成典故,“谢家池上,江淹浦畔”意象既不明了,情趣又不真切,所以“隔”。这是朱光潜先生以情趣和意象来解释“隔”与“不隔”,也很有新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