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理念与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发展(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三、以三大文化理念开发中国—东盟合作发展文化产业资源的实例分析
广西处于中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中国—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作为泛北部湾区域的核心地和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正日益成为中国—东盟区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逐渐显示其重要性。广西与东盟文化同源,传统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独有的地缘、亲缘和人文关系,有助于开展双边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这里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作文化产业资源开发和合作的实例分析。
(一)围绕那文化开发文化产业资源
那文化的产业资源开发以寻根、联谊为内核,以遗产保护与开发、节庆活动、民族艺术对外交流等为载体。广西正在开发、经营并有望与东盟合作开发的项目有:
1.花山崖画的保护与开发。花山崖画,是大约2000多年前古代骆越人绘制在今中国广西南部的崇左市宁明县左江流域两岸大石山崖壁上的图画。她是壮族先民智慧和才艺的结晶,也融有那文化圈各民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围绕花山崖画的保护与开发,中国与东盟国家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2.壮族始祖遗址的开发与朝拜。目前,与壮族始祖相关的遗址主要有两处:一是广西南部田阳县敢壮山,被初步认定为壮族始祖布洛陀的遗址,当地民众每年举行盛大的祭祖朝拜活动;二是花山崖画,被认为具有民族图腾的意义,蕴含那文化本源的内涵。这两处遗址,对于中国和东盟那文化民族而言,具有寻根、溯源、祭祖、朝拜的功能,能开发成为国际性文化产品。
3.铜鼓的保护与研究。铜鼓是中国和东盟那文化民族先民创造的精美器物,在历史上具有实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今天,铜鼓仍在泛北部湾区域的一些地区的民众中收藏,具有文物和工艺品的价值,少数边远地区民族村寨的民众有时在节庆活动中还会使用铜鼓。开发铜鼓的文物和工艺品价值,可以成为中国—东盟文化产业合作的又一途径。
4.电视剧拍摄与播出。中国的电视剧在越南有很好的市场。广西在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诱人的沙糕》和《边贸女人》等电视剧,也在越南有较好的影响。中国和东盟各国有相近的发展历史,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地缘、亲缘和人文关系更近,合作拍摄电视剧有良好的人文基础和条件,前景广阔。
另外,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在非物质遗产发掘和保护基础上的产业开发,在民族歌舞的发掘、创造基础上的演艺业的开发,在学术交流和教育产业方面的开发,等等,中国与东盟各国均可以开展良好的合作。
(二)围绕儒佛文化开发文化产业资源
儒佛文化的产业资源开发以朝拜佛圣、慰藉心灵、教育科研为内核,以节庆、出版、影视、教育、学术交流等为载体。适宜开发的资源主要有:
1.民间节庆活动。在节日里朝拜佛圣,是泛北部湾文化圈民间百姓的重要民事活动。广西桂平市的西山,每年迎来众多的教徒和香客,形成了西山浴佛节。在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几个国家,佛教节庆活动也很多,泰国有佛诞节、安居节等,柬埔寨有佛诞节、加顶节等。将民间节庆活动发展为节庆产业,是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2.古籍整理和出版。广西有较强的的出版实力,整理出版包含儒佛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古籍,在中国和包括东北亚、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的图书市场,有着长期、稳定的销售收入,有待我们继续开发。
3.教育与学术交流。儒佛文化博大精深,影响久远,有着多层面多角度的学术交流空间。围绕儒佛文化发展教育产业和会展经济,还大有可为。
4.戏剧、影视剧创作和演出。2006年,桂林市桂剧团的桂剧《大儒还乡》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在海内外上演多场。戏剧和影视作品对于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传播功能和产业效益。
(三)围绕华人文化开发产业资源
华人文化的产业资源开发以观光游览、访亲祭祖为内核,以旅游、影视、文化交流、咨询中介等为载体。广西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又具有极佳的区位优势,最适宜开发的领域和项目有:
1.国际性旅游。21世纪以来,国际性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产业构成。广西 “十五”以来开展的中—越(北方)、中—泰、中—新、马、泰等旅游线路,取得较好的旅游收入。入境旅客也在逐年递增。仅桂林市,2005年入境游客已突破100万人。中国的出境旅游大多是当地华人经营。今后仍有广阔的市场经营空间。
2.观光园区经营。广西山水秀丽,环境宜人,在这里投资建设观光园区十分适宜。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不少外资进入广西从事观光园区经营。最有成效和影响的是两处台湾企业家经营的园区,一是位于桂林兴安县的乐满地主题公园,另一个是位于桂林市阳朔县的愚自乐园。前者年经营收入6000万元(2004年数据),后者被评为2004年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东南亚各国华人与中国文化相同,地域相近,经营理念相近,最适宜合作发展观光园区建设和经营。
3.咨询与中介经营。中国正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产业产品和服务要走向国际市场,离不开国际咨询和中介机构的参与。中国和东盟各国正在加大文化的交流互访和文化产品的相互进入,使得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咨询和中介服务工作量大增。华人文化将在文化交流和产业经营的咨询、中介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翟鹏玉.“那”生态文化资本的历史运演及其对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作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5,(6).
[2]覃乃昌.那文化圈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9,(4).
[3]范宏贵.同根生的民族——壮泰各民族渊源与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
[4]王子昌.文化认同与东盟合作[J].东南亚研究,2004,(5).
[5]覃洁贞.文化认同:环北部湾经济圈经济合作的主要环节[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上一篇:《挪威的森林》原型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