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的叙事结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摘要《色戒》存在一个双层的结构叙事,表层的叙事其实就是围绕着易先生的一场暗杀活动,深层的则是呈现一个大时代的“百年尘埃”和在这种“尘埃”中人性的丰富性与时代的苍凉感。
  关键词 价值意义色情暴力人性
  
  《色戒》给我们展示的其实是在特殊的境况下人的生存状况。比较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侧面。如果我们习惯了对传统的电影的欣赏,那就会觉得这部电影并不美,而且更重要的是电影对性爱的描写也过于直露,伦理上道德上似乎也都存在问题。因此注定了李安导演的这部电影是部很有争议的影片。但笔者认为在叙事结构和整个故事气氛营造上还是颇为成功的。尤其是如何将心理的刻画转化为电影的镜头,在李安这里显得举重若轻,技法娴熟自然。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至香港。美女王佳芝是话剧社的骨干分子。汉奸易先生随汪精卫来到香港,王佳芝的同学邝裕民跟易先生的某个副官是小老乡,无意中得知消息。热血青年们心血来潮,决定设下圈套谋刺易先生,最终选定王佳芝施展美人计靠近易先生。王佳芝本质上不过是个小女人,她暗恋邝裕民,内敛、克制的邝裕民却对她无动于衷。原本纯真的王佳芝为了“腐蚀”易先生,不得不提前培养“性经验”,为此,与有过嫖娼经验的同学梁闰生发生关系,一切原本都是为了“救国锄奸”。可王佳芝却遭到同学们的窃笑,反倒是跟又老又秃的易先生在一起,才能获得内心的宣泄与解放,“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不曾想易先生突然返回上海,暗杀计划流产。珍珠港事件后,学校又迁回上海,王佳芝却留在了香港。因为她不愿再面对过去。两年后。同学们却再度向她发出召唤,让她到上海完成未竞的暗杀事业。小说展开在王佳芝来到上海后。以“麦太太”的伪装身份出现在易太太及其“闺蜜”们的牌局上。王佳芝要在今晚假借“修耳钉”的名目把易先生骗到暗杀地点:珠宝店。她惴惴不安,借故离开,在南京路上的咖啡馆等候易先生。在焦虑的等待期间,从前的种种复杂心绪掠上心头,王想起与易的种种暧昧情景,以及这两年的经历,内心五味杂陈、徘徊不定。易先生终于来了,他尽管心狠手辣、老谋深算,却也想不到眼前这个跟自己暗渡陈仓了两年的小情人儿会是刺客的布局。两人终于来到珠宝店。一路上王佳芝都在思忖易先生是不是真的爱过自己。珠宝店外,刺客隐身。王佳芝内心无比焦虑。在易先生低头为她挑选戒指的一霎那,王佳芝从他脸上的笑容突然感受到这个男人对自己的“爱”,于是在紧要关头示意易先生快走。易先生心领神会,脚底抹油,拔腿就走。很快,南京路被封锁。某个参与谋杀行动的热血青年被捕,马上招供。不到晚上十点,除了一条漏网之鱼。暗杀团成员全被处决,包括王佳芝。易先生回到家,太太们还在打麻将,吵吵着要让他请客吃饭。易先生不动声色,心里却在想着王佳芝。易先生觉得,这个女人真是“爱”我的。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可他必须杀她。在太太们的笑声中,易先生静静地走出房门。
  李安导演的《色戒》正在全球上映,围绕着《色戒》不同的观看者可能会引申出不同的话题。本文就色戒的叙事结构略陈己见,以求教大方之家。
  
  价值的中立与意义的悬置
  
  从叙事的意义层面上看,李安的色戒基本上采取了价值中立的姿态与意义悬置的处理办法去结构这个爱恨情仇的故事。不管是对汉奸易先生亦或对策划刺杀者邝裕民和诱饵王佳芝,李安几乎采取了“零度”的叙述方法。只呈现事实,不介入评价。由于叙述采用了这样的一个策略,整部电影几乎看不到亮色。也看不到希望,就象易先生所说的“恐惧”和“黑暗”。这样的叙事和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比较切合的。也和张爱玲小说的美学特征相通。邝先生的刺杀动机其实也很自私,就是为哥哥报仇。去拯救这个国家和民族仅仅是个表面的口号而已。王佳芝的加入也是因为她暗恋邝裕民。故事就这样被展开,就像李安导演所说,他要表现的是“百年尘埃”,其实他的目标是部分的实现了。因为通过该部影片你可以看到“一个苍凉的手势”,一个在大动荡年代的面影,这已经十分接近“尘埃”了。其实历史上的小人物就像秋天的落叶,不断地被扫除和掩埋,至于他的痛苦和挣扎是被厚厚的尘埃所遮蔽的了。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廉价的欢乐与虚假的繁荣,人们对历史与未来被现实的琐碎掩盖了。人们在消磨时光中,仿佛找到了抵御空虚和恐惧的方法。我想这就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镜头“打麻将”的原因。人们普遍找不到意义和价值所在,只有在牌桌上打发时光,就像《等待戈多》_一样,去等待着一个空虚和无聊被送走?影片在结尾时可以看到王佳芝面容似淡定似麻木,而其他的同谋者都在哭。在爱梦生死这场戏中,王佳芝确实已过千帆,历经沧桑,而其他人则像杯白开水。这一艺术化的处理使人很容易联想到《雷雨》中繁漪的形象来。其实在表面平静的下面,有多少无奈辛酸,这样空白的填补就留给观众去完成了。这也是李导演精彩的一笔。王佳芝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她选择了死去殉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电影看不到鲁迅(坟)中的“花环”,更多呈现的是暗杀与阴谋,狩猎者与猎物之间的争斗,性欲与爱欲之间的挣扎和反抗。李安没有给这部影片一个光明的尾巴,我想是有深意的。他是想呈现出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性。
  李安的追求“零度”叙述同时,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方面还是颇有开拓的。对“汉奸”和“爱国者”都没有概念化,特别是在表现易先生的心理活动是比较成功的。不能说易先生是个完全的坏蛋、大汉奸。虽然在政治、道德的层面,他是个可耻的,是应该受到人唾骂的。李安似乎是在表现他是位“迷途者”,怀着十分的悲悯去对待了这个人物。从易先生的“兽”性和“人”性之间的挣扎可见一斑。故事结尾处。易先生的眼神和钟声敲响时他面部表情的丰富变化。都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这也同时体现了导演所追求的价值所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