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地区原始农业的发展及其对文明起源的作用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农业是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探索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需要研究当时社会的农业发展状况。
大约在良渚文化时期,环太湖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开始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其最主要的标志,目前可以说得清楚的是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成套农工具。如石质工具有犁形器、称为“破土器”的斜柄刀、耜、铲、“耘田器”、镰、銍等,大都制做精细,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诸考古学文化中石质农工具最精良齐全的;另还有角锄和“木千篰”等。从农工具的发达程度可以推测,在距今四五千年间,环太湖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应高于中原、海岱、江汉等地区,无疑也高于辽西、渭河流域、赣江流域、岭南等地区。
与此相对应的是,那时的社会发展程度,也以环太湖地区的发展较快。如在距今4800年前,就出现了精雕细刻、型制较为固定、纹饰趋于一统的各种玉器;以及用大批玉器随葬的大墓,如浙江余杭瑶山、反山祭坛墓地,上海青浦福泉山M126、M139墓葬、江苏昆山赵陵山M77等大墓;以莫角山遗址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群等。这些文化遗存突出地体现了其社会可能进入了古国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
良渚文化的农业对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十分显著的。那么,良渚文化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这涉及到环太湖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下面就此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1.目前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最初栽培农作物的起源地
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大致在距今12000~9000年间。
在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与这个时间段有关的文化遗存,目前见到的主要有太湖三山岛、溧水神仙洞、句容庙家山等地发现的人骨化石、打制石器与陶片。
这三处地点发现的文化遗存缺乏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即栽培稻起源的文化特征,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也缺乏栽培稻起源的条件,尤其是缺乏那里在当时有野生稻生长的证据。[i]
所以,据目前的发现,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2.环太湖地区应有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
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兴起,大概是在距今9000年至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如分布于两湖平原西部的彭头山文化、分布于淮河上游、河南省中南部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以往,未在环太湖地区发现这时期的文化遗存。我曾依据河姆渡文化所反映的已经初步发展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的面貌,推断在钱塘江流域应存在有与彭头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年代相当的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
现在看来,位于钱塘江下游、接近杭州湾南岸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第9层文化遗存,其年代处于距今8000~7000多年之间,文化面貌所反映的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十分有限,但是其文化特征,尤其是跨湖桥遗址第二次发掘在第9层发现的稻谷及骨耜等,以及其所处的年代,表明其可能处于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后期。这类文化遗存应是目前探索钱塘江流域及环太湖地区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前期文化遗存的重要基础。即该地区距今8000年以前至9000年间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应在跨湖桥遗址第9层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向前追溯。
跨湖桥文化遗存中的陶器,与长江中游皂市下层文化的陶器有些许相同的特征,如陶器器形方面有圜底器、平底器、圈足器,而不见三足器,釜、罐、圈足盘为主要器类,圈足盘的圈足部分多见镂孔与彩绘装饰,罐类口沿多见盘口形态,尤其是罐类中双耳在沿与肩部连接的特征等。这些相同的现象也许是说明长江下游地区与长江中游地区之间存在着的文化联系,也许是反映着因跨湖桥文化遗存与皂市下层文化所处的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及时代而形成的文化上的共同特征。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种跨湖桥文化遗存与皂市下层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应是说明跨湖桥文化遗存相对年代的重要证据。由此可进一步推测跨湖桥文化遗存应是承袭本地区的距今9000~8000年的文化遗存发展而来的,而不是承袭了外区域的距今9000~8000年的文化遗存。在跨湖桥遗址所处的钱塘江流域或环太湖地区地区,应有距今9000~8000年的原始稻作农业及其文化遗存。
如果这些推测站得住的话,那么跨湖桥文化遗存的发现,实际上是揭启了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研究的序幕。跨湖桥文化遗存是目前所知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最早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为在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3.距今7000年前后的环太湖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可能不占主导地位
目前在环太湖地区发现的距今7000年左右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如果暂时不谈年代上有争议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第7~2层的文化遗存,那么主要有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和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B层。
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文化遗存,曾与罗家角遗址第三层的文化遗存合在一起描述。反映其原始稻作农业文化状况的,主要是出土的农作物遗存、石质与骨质工具、家畜骨骼、陶器和房屋建筑遗存等。
农作物遗存有稻粒、禾本科花粉、陶片中的稻谷碎屑。
工具有石斧、锛、刀、臼,骨耜等。
家畜骨骼有狗、猪、牛。第四文化层还出有陶塑猪。
陶器种类较多,有各种炊煮器和饮食器。陶器烧制温度在800~900度左右。
建筑遗迹主要是一批木构件。
这些文化遗存表明,原始稻作农业已经在那时兴起并得到初步发展。但从第四文化层与第三文化层在工具、陶器、建筑遗存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等现象分析,如第四文化层的石工具只有仅刃部磨制的石斧、制作不是十分规范的石刀及残石臼和砺石,没有骨耜;第四文化层的陶器较第三文化层的陶器要原始些;第四文化层不见木构建筑遗存等,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的稻作农业文化发展水平明显地要较第三文化层的为原始。在距今7000年前后,这里的原始稻作农业可能尚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而在第三文化层时期,这里的原始稻作农业才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
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又分为A、B两层,是在第二次发掘河姆渡遗址时划分的。从公布的资料看,原来认识的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中大量的稻谷与大片木构建筑遗存,可能大多属第四A层。也就是说,河姆渡遗址上大批稻作遗存和干栏建筑遗存的绝大多数并不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
王海明研究员曾概括了河姆渡遗址第四B层陶器的特点:夹炭陶器占绝大多数,手工制陶、工艺原始,泥条盘筑、泥片贴筑并存,形制多歪、斜、扭、偏,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器体厚重,“烂底”普遍;典型器有:带肩脊折敛口釜和敞口釜、敞口无肩带脊釜、半环形双耳罐、唇部起棱的平底盘、敛口弧壁平底钵、斜壁深腹盆、釜支子、器座等;圜底器为短颈、深腹,腹底部均有不规则的绳纹;平底器均为圆角平底、不甚平稳。碳十四测定的T16 ④ :13木头样品并经校正,年代为距今6955±130年(BK75057)。
至于与这些陶器同时期的石、骨、木工具、稻作遗存、建筑遗存等是哪些?现在据已公布的资料尚难分辨。但就第四层出土的石工具分析,占石工具总数80%的石斧,较为原始,器身没有明显的棱角线,正背两面一般仅略加磨制,大部分保留着打、琢痕,两侧则多经凿琢平整,未加磨制,两面刃大多不对称。
如果据第四层中B层陶器特点和石斧的特征等推测,河姆渡遗址接近距今7000年的原始稻作农业发展水平,可能与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接近,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
综合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河姆渡遗址第四B层的文化遗存,可以看出环太湖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已有原始稻作农业;农工具有石斧、石刀、石臼;家畜有猪,可能还有狗与牛;陶器有炊煮器和饮食器,不同遗址间陶器器型的种类有简单和多样的区别;建筑方面有木构建筑等。但是,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可能不占有主要地位。至于原始稻作农业的种植生产形式或方式、技术水平等问题,尚待考古发现、论证。
4.环太湖地区大约在距今6700年以后原始稻作农业才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现有的发现表明,环太湖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大约在距今6700年以后至距今5300年前,即河姆渡遗址第四A层至崧泽文化时期,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原始农业最发达的区域。主要证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聚落址逐步增多,聚落分布密布增大。聚落面积增加,聚落功能逐步完善。
② 稻作遗存普遍发现,品种也在逐渐优化。
③ 发现有灌溉设施的小田块水稻田。稻作种植进入了小田块管理的阶段。
④ 稻作农业生产工具开始有了明显的发展,如磨光石铲、斧、刀等开始较多的使用,骨耜大量发现,还有骨平田器、木耜、木平田器、角质鹤嘴锄等。大量骨耜、木耜、石铲的发现,表明当时是原始稻作农业耜耕方式的重要发展阶段。
⑤ 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也都相应的有了明显的发展。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出现了玉器、漆器、刻纹白陶的制作与蚕丝纺织。饲养的家畜除猪、狗外、可能还有牛、羊等。
⑥ 精神文化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如罗家角遗址的裸体男性塑像、河姆渡遗址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品等。
以上这些现象都体现着:在距今6700年以后,环太湖地区的稻作农业的规模在逐渐扩大。稻作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文明起源的作用,在此时才开始清晰地表现出来。
5.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形成于何时
良渚文化的成套农工具是说明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其发展水平居于同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最高成就的标志物。良渚文化经历了1300多年的发展,即距今约5300~4000年,在这1300多年中,按其文化发展程度,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若干个阶段。那么,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形成于良渚文化的哪一时期呢?这涉及到良渚文化在哪一发展时期进入原始稻作农业的成熟发展阶段。
在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中,最具时代与地域特征的是石质犁形器、斜柄“破土器”、“耘田器”和“木千篰”。
目前的考古资料还不足以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中是否已出现这些新颖的成套农工具。据对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木千篰”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其年代为距今4245±85,经树轮校正为距今4720±210,高精度校正为距今4870~4420年(ZK-0047)。据此可推测,大约在距今4800年以前,环太湖地区已出现了成套农工具,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的出现所表明的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时间,与余杭瑶山、反山祭坛墓地等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可能进入古国发展阶段的时间,大体上是相符的。这充分表明,良渚文化的文明化的进程是在原始稻作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充分说明:农业是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
[i]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中有野生稻谷粒(参见汤圣祥、佐藤洋一郎、俞为洁:《河姆渡炭化稻中普通野生稻谷粒的发现》,《农业考古》1994年第3期),表明在接近距今7000年,野生稻的向北分布已到达杭州湾地区,但不表明在距今7000年以前杭州湾地区是否生长有野生稻。
大约在良渚文化时期,环太湖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开始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其最主要的标志,目前可以说得清楚的是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成套农工具。如石质工具有犁形器、称为“破土器”的斜柄刀、耜、铲、“耘田器”、镰、銍等,大都制做精细,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诸考古学文化中石质农工具最精良齐全的;另还有角锄和“木千篰”等。从农工具的发达程度可以推测,在距今四五千年间,环太湖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应高于中原、海岱、江汉等地区,无疑也高于辽西、渭河流域、赣江流域、岭南等地区。
与此相对应的是,那时的社会发展程度,也以环太湖地区的发展较快。如在距今4800年前,就出现了精雕细刻、型制较为固定、纹饰趋于一统的各种玉器;以及用大批玉器随葬的大墓,如浙江余杭瑶山、反山祭坛墓地,上海青浦福泉山M126、M139墓葬、江苏昆山赵陵山M77等大墓;以莫角山遗址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群等。这些文化遗存突出地体现了其社会可能进入了古国发展阶段的文化特征。
良渚文化的农业对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无疑是十分显著的。那么,良渚文化的农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这涉及到环太湖地区原始农业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下面就此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1.目前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最初栽培农作物的起源地
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大致在距今12000~9000年间。
在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与这个时间段有关的文化遗存,目前见到的主要有太湖三山岛、溧水神仙洞、句容庙家山等地发现的人骨化石、打制石器与陶片。
这三处地点发现的文化遗存缺乏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即栽培稻起源的文化特征,而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也缺乏栽培稻起源的条件,尤其是缺乏那里在当时有野生稻生长的证据。[i]
所以,据目前的发现,尚不能肯定环太湖地区是栽培稻的起源地。
2.环太湖地区应有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
中国原始稻作农业的兴起,大概是在距今9000年至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如分布于两湖平原西部的彭头山文化、分布于淮河上游、河南省中南部的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以往,未在环太湖地区发现这时期的文化遗存。我曾依据河姆渡文化所反映的已经初步发展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的面貌,推断在钱塘江流域应存在有与彭头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贾湖类型年代相当的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文化遗存。
现在看来,位于钱塘江下游、接近杭州湾南岸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第9层文化遗存,其年代处于距今8000~7000多年之间,文化面貌所反映的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十分有限,但是其文化特征,尤其是跨湖桥遗址第二次发掘在第9层发现的稻谷及骨耜等,以及其所处的年代,表明其可能处于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的后期。这类文化遗存应是目前探索钱塘江流域及环太湖地区原始稻作农业兴起阶段前期文化遗存的重要基础。即该地区距今8000年以前至9000年间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应在跨湖桥遗址第9层文化遗存的基础上向前追溯。
跨湖桥文化遗存中的陶器,与长江中游皂市下层文化的陶器有些许相同的特征,如陶器器形方面有圜底器、平底器、圈足器,而不见三足器,釜、罐、圈足盘为主要器类,圈足盘的圈足部分多见镂孔与彩绘装饰,罐类口沿多见盘口形态,尤其是罐类中双耳在沿与肩部连接的特征等。这些相同的现象也许是说明长江下游地区与长江中游地区之间存在着的文化联系,也许是反映着因跨湖桥文化遗存与皂市下层文化所处的大致相同的自然环境及时代而形成的文化上的共同特征。我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那种跨湖桥文化遗存与皂市下层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应是说明跨湖桥文化遗存相对年代的重要证据。由此可进一步推测跨湖桥文化遗存应是承袭本地区的距今9000~8000年的文化遗存发展而来的,而不是承袭了外区域的距今9000~8000年的文化遗存。在跨湖桥遗址所处的钱塘江流域或环太湖地区地区,应有距今9000~8000年的原始稻作农业及其文化遗存。
如果这些推测站得住的话,那么跨湖桥文化遗存的发现,实际上是揭启了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研究的序幕。跨湖桥文化遗存是目前所知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最早的稻作农业文化遗存,为在环太湖地区及钱塘江流域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奠定了基础。
3.距今7000年前后的环太湖地区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可能不占主导地位
目前在环太湖地区发现的距今7000年左右的原始稻作农业文化遗存,如果暂时不谈年代上有争议的萧山跨湖桥遗址第7~2层的文化遗存,那么主要有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和余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B层。
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文化遗存,曾与罗家角遗址第三层的文化遗存合在一起描述。反映其原始稻作农业文化状况的,主要是出土的农作物遗存、石质与骨质工具、家畜骨骼、陶器和房屋建筑遗存等。
农作物遗存有稻粒、禾本科花粉、陶片中的稻谷碎屑。
工具有石斧、锛、刀、臼,骨耜等。
家畜骨骼有狗、猪、牛。第四文化层还出有陶塑猪。
陶器种类较多,有各种炊煮器和饮食器。陶器烧制温度在800~900度左右。
建筑遗迹主要是一批木构件。
这些文化遗存表明,原始稻作农业已经在那时兴起并得到初步发展。但从第四文化层与第三文化层在工具、陶器、建筑遗存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等现象分析,如第四文化层的石工具只有仅刃部磨制的石斧、制作不是十分规范的石刀及残石臼和砺石,没有骨耜;第四文化层的陶器较第三文化层的陶器要原始些;第四文化层不见木构建筑遗存等,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的稻作农业文化发展水平明显地要较第三文化层的为原始。在距今7000年前后,这里的原始稻作农业可能尚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而在第三文化层时期,这里的原始稻作农业才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
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又分为A、B两层,是在第二次发掘河姆渡遗址时划分的。从公布的资料看,原来认识的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中大量的稻谷与大片木构建筑遗存,可能大多属第四A层。也就是说,河姆渡遗址上大批稻作遗存和干栏建筑遗存的绝大多数并不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文化遗存。
王海明研究员曾概括了河姆渡遗址第四B层陶器的特点:夹炭陶器占绝大多数,手工制陶、工艺原始,泥条盘筑、泥片贴筑并存,形制多歪、斜、扭、偏,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器体厚重,“烂底”普遍;典型器有:带肩脊折敛口釜和敞口釜、敞口无肩带脊釜、半环形双耳罐、唇部起棱的平底盘、敛口弧壁平底钵、斜壁深腹盆、釜支子、器座等;圜底器为短颈、深腹,腹底部均有不规则的绳纹;平底器均为圆角平底、不甚平稳。碳十四测定的T16 ④ :13木头样品并经校正,年代为距今6955±130年(BK75057)。
至于与这些陶器同时期的石、骨、木工具、稻作遗存、建筑遗存等是哪些?现在据已公布的资料尚难分辨。但就第四层出土的石工具分析,占石工具总数80%的石斧,较为原始,器身没有明显的棱角线,正背两面一般仅略加磨制,大部分保留着打、琢痕,两侧则多经凿琢平整,未加磨制,两面刃大多不对称。
如果据第四层中B层陶器特点和石斧的特征等推测,河姆渡遗址接近距今7000年的原始稻作农业发展水平,可能与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接近,处于初始的发展阶段。
综合罗家角遗址第四文化层、河姆渡遗址第四B层的文化遗存,可以看出环太湖地区在距今7000年前后已有原始稻作农业;农工具有石斧、石刀、石臼;家畜有猪,可能还有狗与牛;陶器有炊煮器和饮食器,不同遗址间陶器器型的种类有简单和多样的区别;建筑方面有木构建筑等。但是,原始稻作农业经济在当时的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可能不占有主要地位。至于原始稻作农业的种植生产形式或方式、技术水平等问题,尚待考古发现、论证。
4.环太湖地区大约在距今6700年以后原始稻作农业才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现有的发现表明,环太湖地区的原始稻作农业,大约在距今6700年以后至距今5300年前,即河姆渡遗址第四A层至崧泽文化时期,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原始农业最发达的区域。主要证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 聚落址逐步增多,聚落分布密布增大。聚落面积增加,聚落功能逐步完善。
② 稻作遗存普遍发现,品种也在逐渐优化。
③ 发现有灌溉设施的小田块水稻田。稻作种植进入了小田块管理的阶段。
④ 稻作农业生产工具开始有了明显的发展,如磨光石铲、斧、刀等开始较多的使用,骨耜大量发现,还有骨平田器、木耜、木平田器、角质鹤嘴锄等。大量骨耜、木耜、石铲的发现,表明当时是原始稻作农业耜耕方式的重要发展阶段。
⑤ 手工业和家畜饲养也都相应的有了明显的发展。手工业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出现了玉器、漆器、刻纹白陶的制作与蚕丝纺织。饲养的家畜除猪、狗外、可能还有牛、羊等。
⑥ 精神文化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如罗家角遗址的裸体男性塑像、河姆渡遗址的“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品等。
以上这些现象都体现着:在距今6700年以后,环太湖地区的稻作农业的规模在逐渐扩大。稻作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文明起源的作用,在此时才开始清晰地表现出来。
5.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形成于何时
良渚文化的成套农工具是说明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其发展水平居于同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最高成就的标志物。良渚文化经历了1300多年的发展,即距今约5300~4000年,在这1300多年中,按其文化发展程度,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若干个阶段。那么,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形成于良渚文化的哪一时期呢?这涉及到良渚文化在哪一发展时期进入原始稻作农业的成熟发展阶段。
在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中,最具时代与地域特征的是石质犁形器、斜柄“破土器”、“耘田器”和“木千篰”。
目前的考古资料还不足以说明,在距今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中是否已出现这些新颖的成套农工具。据对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出土的“木千篰”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其年代为距今4245±85,经树轮校正为距今4720±210,高精度校正为距今4870~4420年(ZK-0047)。据此可推测,大约在距今4800年以前,环太湖地区已出现了成套农工具,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良渚文化成套农工具的出现所表明的其原始稻作农业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时间,与余杭瑶山、反山祭坛墓地等反映的当时的社会可能进入古国发展阶段的时间,大体上是相符的。这充分表明,良渚文化的文明化的进程是在原始稻作农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也充分说明:农业是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
[i]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中有野生稻谷粒(参见汤圣祥、佐藤洋一郎、俞为洁:《河姆渡炭化稻中普通野生稻谷粒的发现》,《农业考古》1994年第3期),表明在接近距今7000年,野生稻的向北分布已到达杭州湾地区,但不表明在距今7000年以前杭州湾地区是否生长有野生稻。
上一篇:麋鹿和原始稻作及中华文化
下一篇:徽商兴衰的文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