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批评”与二十世纪中外文坛(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批评与梦》,是为了回答别人对他的《残春》的批评:“平淡无奇……没有climax(高潮)……,没有深意。”成仿吾则认为小说表面的平淡“正是他的妙处”,因为它表现的全部情绪“与内容渐增”,比那有最高点的作品“还要绕有趣味”。(《残春的批评》,《成仿吾文集》)”郭沫若解释道:“我那篇《残春 》的着力点并不是注重在事实的进行,我是注重在心理的描写。我描写的心理是潜在意识的一种流动。——这是我做那篇小说时的奢望。若拿描写事实的尺度去衡量它,那的确是全无高潮的。若是对于精神分析学或者梦的心理稍有研究的人看来,他必定可以看出一种作意,可以说出另外的一番意见。”《残春》基本上是依据弗洛伊德释梦学说构思的。作者认为主人公爱牟的梦“便是《残春》中的顶点,便是全篇的中心点,便是全篇的结穴处。”作者谈到《残春》的构思与梦境:梦中爱牟与S姑娘的山顶幽会,是他白日未满足的欲望的实现;正当他要与她肉体接触时,友人白羊来报难,是因为他白天隐隐感到白羊是自己的障碍(因为白羊也爱S),所以梦中白羊来拆散他们的幽会;妻杀二儿而发狂,是白天无意识心理所感受到的最大障碍在梦中消除了的表现。郭沫若曾正面阐述文学创作与梦的关系认为:“文艺的创作譬如在做梦”,“真正的文艺是极丰富的生活由纯粹的精神作用所升华过的一个象征世界。文艺的批评譬如在做梦的分析。”“我郭沫若所信奉的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苦闷的象征’。”表现了与弗洛伊德文艺观之相通之处。

 

 

     精神分析学派,对二十世纪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产生了广泛的而又是毁誉参半的影响。自从弗洛伊德在1900年发表《释梦》以来,精神分析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其在艺术领域里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和取得的进展,是不可忽视的。精神分析批评对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文艺现象的解释,尽管其中有许多错误或失之偏颇,但它毕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作为一种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不再停留在作品的表面层次上,而是进入作者和读者的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这对于开拓文学批评的视野也是十分有益的。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精神分析学本身存在的错误,尤其对泛性论和无意识决定论等唯心主义和反理性的思想观点,要以科学批评的眼光充分认识他的消极因素。 



主要参考书目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朱立元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6)

2.文艺新学科新方法手册   林骧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5)

3.文艺学美学方法论 胡经之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0)

4.文学原理新释    顾诅钊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2)

5.欧美近代小说理论史稿 翁义钦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1994(12)

6. 20世纪的文学批评(法)让—伊夫.塔迪埃著,史忠义译98(10)

7.精神分析与中西文学   吴立昌   学林出版社1987(5)

8.《恋女》(英)劳伦斯  郑达华等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8(7)

9 《虹》(英)劳伦斯(外国文学名著博览)北京出版社 1991(12)

10劳伦斯选集(美)哈里。莫尔编 刘宪之主编 北方文艺出版社 1898(10)

11.《故事新编》(《鲁迅集》)   花城出版社         2000(12)

12.《残春》(《郭沫若选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第四卷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