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兔计》中的庙祝更是反复申说他对于福鸡的要求。所有这些鸡毛蒜皮的纠纷,与同台演出的帝王将相们的宏图伟略、飞黄腾达相比,自然是不值一提的,然而,却更为切近,更为真实,也更为质朴而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相形之下,那些颇有资格著之竹帛、传之正史的“大事”反显得虚幻甚而虚伪了。
而在鲁迅那里,不但小百姓们都纠缠于这些琐屑的物质生活,甚至于在人们看来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物也一齐被拖入了这样一个物质的泥坑:如《阿Q正传》中反复提及的赵府点灯问题(有关点灯的问题似是中国诙谐文化中的一个常见的主题,例如《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前因两根灯芯而不能瞑目、《歌代啸》中州官关于禁灯的冠冕堂皇的议论等等。)而《出关》中则将一向超然物外的老子也拖入了关于几个饽饽的讨论之中。
可以说,这一切——错讹的理解、近于混乱与随意的想象、琐屑的物质世界——正是乡愚的世界感受。这种感受,既滑稽可笑,却又切近真实,与官方正统史传与士大夫知识精英们所构建的世界与历史图景显然形成了绝妙的讽刺性的对照。
这种对照在鲁迅小说《起死》中得到了最清晰的呈现:
庄子——我且问你:你姓甚名谁,那里人?
汉子——我是杨家庄的杨大呀。学名叫必恭。
庄子——那么,你到这里是来干什么的呢?
汉子——探亲去的呀,不提防在这里睡着了。(着急起来,)我的衣服呢?我的包裹和伞子呢?
庄子——你静一静,不要着慌罢——我且问你:你是什么时候的人?
汉子——(诧异,)什么?……什么叫作“什么时候的人”?……我的衣服呢?
……
庄子——啧啧,你这人真是胡涂得要死的角儿——专管自己的衣服,真是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者。你这“人”尚且没有弄明白,那里谈得到你的衣服呢?所以我首先要问你:你是什么时候的人?唉唉,你不懂。……那么,(想了一想,)我且问你:你先前活着的时候,村子里出了什么故事?
汉子——故事吗?有的。昨天,阿二嫂就和七太婆吵嘴。
庄子——还欠大!
汉子——还欠大?……那么,杨小三旌表了孝子……
庄子——旌表了孝子,确也是一件大事情……不过还是很难查考……(想了一想,)再没有什么更大的事情,使大家因此闹了起来的了吗?
汉子——闹了起来?……(想着,)哦,有有!那还是三四个月前头,因为孩子们的魂灵,要摄去垫鹿台脚了〔12〕,真吓得大家鸡飞狗走,赶忙做起符袋来,给孩子们带上……
庄子——(出惊,)鹿台?什么时候的鹿台?


汉子——就是三四个月前头动工的鹿台。
庄子——那么,你是纣王的时候死的?这真了不得,你已经死了五百多年了。
汉子——(有点发怒,)先生,我和你还是初会,不要开玩笑罢。我不过在这儿睡了一忽,什么死了五百多年。我是有正经事,探亲去的。快还我的衣服,包裹和伞子。我没有陪你玩笑的工夫。
……
庄子——你这人真是不明道理……
庄子(中国传统精英知识分子的重要代表)的世界观与历史图景显然与乡下汉子杨大绝不相同。在后者那里,前者的历史框架是不存在的,即使是时间的尺度也毫不相同,显然,后者的思维与眼光完全凝固在自身周边的俗事与物质之上,对于前者关心的迂远宏大的历史图景既没有任何的理解力也毫不关心。而且在这里,在这个“不明道理”的乡愚面前,在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面前,一向牢牢掌握历史的叙述权力的知识精英感到了一种权力被漠视与消解的无奈与哭笑不得——也许最后的出路只有求助投靠于同样是物质性的官方权力——庄子不得不吹起警笛,但面对乡愚,即使是官方权力恐怕也未必能有多少自信。
鲁迅可以说是将传统诙谐文化中的乡愚主题发挥得淋漓尽致,乡愚的巨大的消解性的力量在此得到了充分的阐释。可以说,乡愚的形象是双重性的,在尽展自身的滑稽可笑的同时,又使得官方的世界观与历史叙述无可奈何地受到放肆的嘲弄。当然,对于启蒙知识分子来说,乡愚消解性的力量也同样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只能令人苦笑而徒唤奈何,但与此同时,这种力量却又是一股可以与官方的正统意识形态及其护卫者相对抗的广大无边的力量。正是因此,鲁迅有时宁愿以“乡下愚人”自居:例如在《理水》中,鲁迅有意设置了一场学者们与乡下人的争论,学者指斥曰“乡下人都是愚人”,而乡下人(显然是鲁迅本人的化身)对于这种盛气凌人的指斥则显得十分漠然,他籍以与学者们的复杂的学理论证相对抗的,则是身边日常的俗世常识,而当学者利用官方律法进行威胁时,他则用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对之进行冷嘲与消解:
“先生,”乡下人麻木而平静的回答道,“您是学者,总该知道现在已是午后,别人也要肚子饿的。可恨的是愚人的肚子却和聪明人的一样:也要饿。真是对不起得很,我要捞青苔去了,等您上了呈子之后,我再来投案罢。”
在鲁迅的作品中,乡愚式的世界观、历史观与乡愚式的时间感经常是构成反讽式的叙述笔调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采薇》中,伯夷判断政治时局——而且是武王灭商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的叙述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的政治事件——的重要依据是烙饼的大小与质量:
“近来的烙饼,一天一天的小下去了,看来确也像要出事情,”伯夷想了一想,说。
不但如此,烙饼还可以成为时间的尺度:
这时打头的木主早已望不见了,走过去的都是一排一排的甲士,约有烙三百五十二张大饼的工夫,这才见别有许多兵丁,肩着九旒云罕旗,仿佛五色云一样。
大约过了烙好一百零三四张大饼的工夫,现状并无变化,看客也渐渐的走散。
在这里,烙饼——一个极为日常极为世俗的事物——作为时间尺度反而比“过了好久”等等这些惯用的时间用语似乎还显得更加精确。
与此相类似的,《阿Q正传》中只有一个准确的时刻,这就是绍兴光复日(其他的都是“有一天”、“这一天”这类语焉不详的时间):“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在此显然有一次典型的时间换算,中国历史正统的年号纪年——“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被换算成为乡间村人日常生活史的时间刻度——“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
而在《理水》中,也有用极为琐碎、世俗的事物作为衡量时间的尺度的情况:
大半年过去了,奇肱国的飞车已经来过八回,读过松树身上的文字的木排居民,十个里面有九个生了脚气病,治水的新官却还没有消息。


十多天之后,几乎谁都说大臣的确要到了,因为有人出去捞浮草,亲眼看见过官船;他还指着头上一块乌青的疙瘩,说是为了回避得太慢一点了,吃了一下官兵的飞石:这就是大臣确已到来的证据。……一大阵独木大舟的到来,是在头上打出疙瘩的大约二十多天之后。
这是一种乡愚式的时间感,是一种与官方的正统的历史观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与历史观,后者反映的是以当权者的政治行为为中心与尺度建立起来的历史叙述框架与规则,而前者则是以乡间愚民近身的日常、俗世的生活为中心与尺度,对之的取用意味着对于官方历史叙述规则的一种调侃与消解。
三、谣言与传说
与乡愚式的时间感受相适应,在鲁迅的作品中,历史经常被谣言化与传说化,或是与传说与谣言不分彼此地混在一起——历史被乡愚演绎叙述为谣言与传说。
于是,我们看到,在乡民们的口中、眼中或者想象中,辛亥革命的革命党,是“一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有意思的是,这种装束的“革命党”,不仅活跃于乡民们的传说中,似乎还为小说人物(阿Q)“亲眼所见(?)”:“阿Q……躄出路角,仔细的听,似乎有些嚷嚷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