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与《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及《黄帝四經》,屬于《黄帝四經》的前身。 



[1]簡帛網,2006年3月22日首發。

[2]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

[3] 讀作“晦”,採用了晏昌貴《〈三德〉四札》(簡帛網,2006年3月7日)的觀點。

[4]讀作“次”,採用了陳偉《上博五〈三德〉初讀》(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的觀點。

[5] 在“逸安”下斷句,採用了何有祖《上博五〈三德〉試讀》(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的觀點,但不贊成他將“安”讀爲“焉”。

[6]讀爲“疏達之次”, 是採用了陳偉《上博五〈三德〉初讀》(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的觀點。

[7] 讀作“夭”,採用了李天虹《上博(五)零識三則》(簡帛網,2006年2月26日)的觀點。

[8] 讀爲“關”,採用了范常喜《〈上博五·三德〉札記三則》(簡帛網,2006年2月24日)的觀點。

[9] 讀爲“親”,採用了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的觀點。

[10] 讀爲“度”,採用了陳偉《上博五〈三德〉初讀》(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的觀點。

[11]讀爲“吕”或“膂”,採用了陳偉《上博五〈三德〉初讀》(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的觀點。

[12] 讀爲“期度”,意爲“終極”或“窮盡”,採用了孟蓬生《〈三德〉零詁二則》(簡帛網,2006年2月28日)的觀點。

[13] 在《札記(一)》中,筆者列擧了大量《三德》和《黄帝四經》相似的文句,但仍有遺漏。“宫室過度,皇天之所惡,雖成弗居”就和《黄帝四經·稱》的“宮室過度,上帝所惡。為者弗居,雖居必路。”幾乎完全一致。這同時也證明在《三德》中“皇天”和“上帝”是完全對等的。

[14]陳劍《三德竹簡編聯的一處補正》(簡帛網,2006年4月1日)認為,簡6應該和簡17相聯,讀爲“民人乃落”。理由有二,其一,是簡文中的“是謂”未必都擠得很緊。但依據筆者的編聯,這些“是謂”的確密集分布於1→2→3→4→5,22→6→7→8這兩組中。其二,陳劍先生認為,如果簡6簡7相聯,變成“土地乃坼,民人乃喪”的話,有不押韻的問題,這的確値得考慮,但接下來的問題是簡7怎麼辦,放到哪里去,陳劍先生並未指明。筆者以爲,從文意上看,從“是謂”句的反復出現看,簡6簡7相聯是穏妥的。筆者進而認為,簡8和簡17,即第一部分第二組和第三組可以相聯,讀爲“邦家不茖(路?露?)”。簡17最後部分已看不清楚,是李零先生據舊稿録出,如果四字爲句,加入“不”字是完全可能的。“茖”、“路”、“露”,都在鐸部,可以通假。《管子·四時》有“不知四時,乃失國之基。不知五穀之故,國家乃路。”《荀子·富國》有“都邑露”。“路”、“露”均破敗之意。

[15] 从弓从巨的字,《字彙補》認為是“古文張字”。如果此字讀“張”,可能指地的“開闊”,那麼前面那個从五从攵的字,可能與天之“高”相關。簡10“毋□敔”的“敔”當與此字有關,可能也是“高”的意思。但敬天之“高”尚可理解,興地之“闊”難解其意。

[16] 讀爲“慮”,採用了陳偉《上博五〈三德〉初讀》(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的觀點。

[17]“奪民時以土攻,是謂稽,不絕憂恤,必喪其佖(粃)。奪民時以水事,是謂

《三德》与《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

,喪怠(以)係(繼)樂,四方來囂。奪民時以兵事,是……”這幾句話,范常喜《〈上博五·三德〉札記三則》(簡帛網,2006年2月24日)已指出,和《呂氏春秋·上農》“奪之以土功,是謂稽,不絕憂唯,必喪其粃。奪之以水事,是謂籥,喪以繼樂,四鄰來虐。奪之以兵事,是謂厲,禍因胥歲,不舉銍艾。數奪民時,大饑乃來”相近。魏宜輝《試析古文字中的“激”字》(簡帛網,2006年3月29日)、陳斯鵬《讀〈上博竹書(五)〉小記》(簡帛網,2006年4月1日)認為,從用韻看,與《呂氏春秋·上農》“籥”字相當的“

《三德》与《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

”不當讀爲“順”,魏宜輝先生讀爲“激”,意爲“阻碍”。 陳斯鵬先生讀爲“潮”,通“淖”,意爲“沉溺于污泥之中”。

[18]“謂厲。禍因胥歳,不擧銍艾。”據《呂氏春秋·上農》補。

[19]不用説,這是黄老思想的典型思路,這個問題在今後分析思想内容的論文中再作展開。

[20] 日本中國出土資料學會2003年度第一次例會報告(成城大學,2003年7月12日),又見《中國古代“名”的政治思想史研究》(東京大学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下編第四章。

[21] 同上。

[22]簡18最後部分爲“順天之時,起地之……”,這里應該是“順天之時,起地之〔材,□民之□。〕……”。

[23] 讀爲“絞”並在“絞”下斷句,從陳偉《上博五〈三德〉初讀》(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

[24]隷作“

《三德》与《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

”、讀爲“害”,採用了季旭昇《上博五刍議(下)》(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的觀點。

[25] 這個殘缺字,陳劍認為有可能是“改”,參考陳劍《三德竹簡編聯的一處補正》(簡帛網,2006年4月1日)。

[26] 讀爲“煩姑嫂”,採用了劉国勝《上博(五)零札(六則)》(簡帛網,2006年3月31日)的觀點。

[27] 李零讀爲“岸”的字,也可能讀“淵”或“澗”,參照何有祖《上博五〈三德〉試讀(二)》(簡帛網,2006年2月21日)。

[28] 隷定爲“俈”,採用了何有祖《上博五〈三德〉試讀(二)》(簡帛網,2006年2月21日)的觀點。

[29] 讀爲“哀”,採用了季旭昇《上博五刍議(下)》(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的觀點。

[30]隷定爲“

《三德》与《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

”(賕),採用了季旭昇《上博五刍議(下)》(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的觀點。但其文意,還是應從李零讀爲“喜”,與“憂”相對。

[31] 讀爲“卑”,採用了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的觀點。

[32]讀爲“牆”,採用了季旭昇《上博五刍議(下)》(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的觀點。

[33] 讀爲“晦”,採用了劉信芳《上博藏五試解七則》(簡帛網(2006年3月1日)的觀點。

[34]從“……諒”到“天無不從”爲止的斷句,及通假字認定,均從陳劍《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簡帛網,2006年2月19日)。

[35] “

《三德》与《黄帝四經》對比研究札記(二)――兼論《三德》的竹簡編聯

”字的隷定,從季旭昇《上博五刍議(下)》(簡帛網,2006年2月18日)。

[36]魏啓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黄帝書〉箋證》(中華書局,2004年12月)138頁~139頁。 

參考文獻:

同《札記(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