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易学,因其过于执泥象数而逐渐陷入穿凿附会、繁杂琐碎之误区,至汉末的虞翻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虞翻又是一位易学领域的创造性哲学诠释学家,在诠释的形式下,他赋予《周易》以全新的学术生命和思想内涵,从而推出了别具一格的“周易虞氏学”。“周易虞氏学”无疑是一座亟待深入开掘的哲学宝藏。在这座宝藏中,旁通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即拟专就虞翻此一学说的哲理内涵作一番探析。
一
六十四卦中,凡所有同位之爻的爻性皆相反的一对卦,就构成旁通关系。例如乾卦与坤卦、屯卦与鼎卦、比卦与大有卦等即是。 “旁通”一词,首见于《乾卦.文言传》:“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旁”谓广、遍。《传》意,作为符号形态的乾卦,其六爻发生变化,就会广泛通达于天人宇宙间的各种情势。虞翻则赋予“旁通”以全新的思想内涵,从而创立了旁通说。
通观今存于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以及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虞氏《易注》,我们认为,虞翻的旁通说,其所彰显的,首先是一种阴阳相互涵摄、卦爻之象相互涵摄的深刻思想。
卦由阴阳两种爻画重叠所成。三画所成称经卦,六画所成称别卦。在虞翻的视野下,一个别卦卦体中,除自身而外,尚含有如下数卦:一下一上的两个经卦,二至四爻、三至五爻互体所成的两个经卦,初至四爻、二至五爻、三至上爻以四爻连互方式所成的三个别卦,初至五爻、二至上爻以五爻连互方式所成的两个别卦。
阴与阳相对待,互为旁通关系的两卦间,它们的所有同位之爻、整个卦体、下卦及上卦、内中的互体连互之象间,皆呈两两相对待之势。只是在虞翻看来,旁通卦间的这种对待关系,并非一种截然互斥、不可并立的关系,恰恰相反,却主要是一种一显一隐、相互涵摄的关系!依他之见,阴中涵摄着阳,阳中潜伏着阴。而两种爻画是阴阳的表征符号,卦爻画又表征着各种物象及物象状态。因此,他认为,互为旁通关系的两卦间,一卦任一爻位上的阳或阴,涵摄着另一卦同一爻位上的阴或阳;一卦的卦爻之象(涵盖所有爻象、总体卦象、下上二体之象及所有互体连互之象,下同),涵摄着与其相对应的另一卦的卦爻之象。
其次,互为旁通关系的两卦之间,在虞翻看来,还存在如下关系,即,一卦透过爻之变化,最终即可变为、通向另一卦。例如,大畜卦与萃卦相旁通,前者自初爻始依次向上变去,变至上爻,即可成为后者;反之亦然。
虞翻所发明的旁通说,其基本易理内涵,主要就包括以上两个方面。虞翻正是基于该学说这两个方面的基本易理内涵,运用其来诠《易》、论《易》的。借此,虞翻几乎通透地诠显了每一卦所表征的当下之所是、原本之所是、及其可能的将来之所是,诠显了卦与卦所表征的当下之所是间的密切关联,由此而几乎通透地诠显了大宇宙和社会人生中各种事象间一显一隐、相互对待、相互涵摄、变化互通的密切关系。
二
借助旁通说,虞翻所首先诠显的,是大宇宙中的阴阳消息之妙义,以及一幅完整而奇妙的总体宇宙阴阳消息图景。
消谓消退,息谓息长。立足于一种宏大的总体宇宙视野,汉代的儒者,确立起了本天道以立人道、法天道以开人文的天人关系基本理念。易学是一种高度哲学性的天人之学,这一理念,自然成了包括虞翻易学在内的汉代易学的基本理念。在虞翻看来,天道首要地就具体展现于阴阳二气的消息之中。因此,明了阴阳二气之消息,就成了把握天道的关键环节。正是基于把握天道、贯彻和实现上述基本理念这一终极性学术关怀,他才通过旁通说,深入揭示了宇宙的阴阳消息之义。
虞翻五世家传西汉孟喜易学。孟喜易学的核心内容,是一种视六十四卦的符号系列表征年复一年阴阳二气之消息、节气物候之变化的卦气说。在此学说中,有十二辟卦,又称十二消息卦: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遁、否、观、剥、坤;它们分别对应于从仲冬十一月子至孟冬十月亥的十二个月,表征着各月阴阳二气消息的基本情状。基于卦气说的学术理解视野,通过旁通说,虞翻又进一步揭示了十二消息卦所表征的阴阳二气,其动态的一息一消、一显一隐、相互涵摄、变化互通之妙义,借此以彰显天道。
在虞翻看来,究极言之,天地宇宙间,凡阳气皆本于天,凡阴气皆原于地。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量等而平衡。具体展现天道的、发生于宇宙间的阴阳二气的消息,实际上就是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的消息。六爻纯阳的乾卦和六爻纯阴的坤卦,分别表征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的全部。乾坤而外的另十个消息卦,其阴阳自然也就分别属于乾阳、坤阴。发生于十二消息卦间的阴阳的消息,自然也就意味着乾阳坤阴的消息,自然也就表征着各月中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的消息。
虞翻认为,在阴阳消息说的意义上,由乾坤两卦所分别表征的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的全部,各彻然显现于孟夏四月巳与孟冬十月亥。由这两卦静态上的相互涵摄之旁通义可知,孟夏四月巳,乾成坤隐,六爻纯阳的乾卦所表征的天之阳气盛极而通体彻然显现,此时由坤阴所表征的地之阴气,貌似被阳气消剥净尽而化为乌有,实则是盛极的阳气令其全然进入隐伏潜藏而不显的状态,并涵摄于盛阳之下,而未发生丝毫减损;此时,显的六阳与隐的六阴所分别表征的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的全部,昭示着天地宇宙间的阴阳二气仍完满地存在。孟冬十月亥,坤成乾隐,六爻纯阴的坤卦所表征的地之阴气盛极而通体彻然显现,此时由乾阳所表征的天之阳气,也未被真正消剥净尽,而是在盛极的阴气的迫压下,全然进入隐伏潜藏而不显的状态,并涵摄于盛阴之下,而未发生丝毫减损;此时,显的六阴与隐的六阳所分别表征的地之阴气和天之阳气的全部,同样昭示着天地宇宙间的阴阳二气仍完满地存在。
而由乾坤两卦动态上的变化互通之旁通义可知,乾阳渐次向坤阴变化而去,亦即乾阳消退、坤阴息长,则使纯阳之乾最终通向纯阴之坤;坤阴渐次向乾阳变化而去,亦即坤阴消退、乾阳息长,则使纯阴之坤最终通向纯阳之乾。所以,在诠释《坤卦》初六、六五两爻之《文言传》时,虞翻两次点出“以乾通坤”(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以下所引虞翻《易注》,凡出自该书者,皆不再出注)。
在虞翻看来,十二消息卦中的其他具有旁通关系的五对卦,亦即复与姤、临与遁、泰与否、大壮与观、夬与剥,同样表征着相应的阴阳一息一消、一显一隐、相互涵摄、变化互通之妙义。这里仅举复卦与姤卦所表征的此等阴阳消息之妙义。
《复卦》虞注道:“阳息坤,与姤旁通。”《姤卦》虞注说:“消卦也,与复旁通。”
复与姤分别为仲冬十一月子和仲夏五月午阴阳消息基本情状的表征者。就复卦言之,仲冬十一月子,阴极阳生,一阳息而消一阴,形成复卦所表征的一阳五阴的阴阳消息基本格局。一阳息而显,一阴消而隐,此阴就涵摄于此阳之下,而并未消失。此时,所显者为一阳五阴之格局,所隐者为一阴五阳之格局,此一阴五阳,即涵摄于此一阳五阴之下。因之,此时复卦显,姤卦则隐而涵摄于其下。显的一阳加上隐而涵摄于五阴之下的五阳,与显的五阴加上隐而涵摄于一阳之下的一阴,分别构成天之阳气和地之阴气的全部,意味着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此时仍皆完满地存在,只是或显其一而隐其五、或显其五而隐其一而已。
就姤卦言之,仲夏五月午,阳极阴生,一阴息而消一阳,形成姤卦所表征的一阴五阳的阴阳消息基本格局。一阴息而显、一阳消而隐,此阳就涵摄于此阴之下,而并未消失。此时,所显者为一阴五阳之格局,所隐者为一阳五阴之格局,此一阳五阴,即涵摄于此一阴五阳之下。因之,此时姤卦显,复卦则隐而涵摄于其下。显的一阴加上隐而涵摄于五阳之下的五阴,与显的五阳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