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难看出,甲乙两卦相旁通,从甲的角度立言,它的诸爻自初爻始顺次发生变化,从而通向乙,乃是一种“往”,这种“往”当下刚刚开始,尚处于将然的展开或实现状态;乙的诸爻自初爻始顺次发生变化,从而通向甲,则是一种“来”,这种“来”当下业已完结,已经成为昔日之陈迹。因此,虞翻立足于旁通关系,通过本卦自初爻始的依次变化来展开诠释,其着眼点,就是一卦将然之“往”,就是一卦将然的向与其相对待的旁通之卦的转化,就是一卦所表征且内在涵摄着的物象,将然的向与其相对待的旁通之卦所表征且内在涵摄着的物象的转化;他的基本诠释理念,就是在这类卦中,作《易》之圣人,具体运用了一卦将然的如上之转化学理,并且透过这种运用,启导人们举一反三,深入契会并了悟万象间将然的奇妙变化互通关系,以便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未来走向。而他同样是立足于旁通关系,通过本卦的旁通之卦自初爻始的依次变化来展开诠释,其着眼点,就是本卦的旁通之卦的已然之“来”,就是本卦的旁通之卦已然的向与其相对待的本卦的转化,就是本卦的旁通之卦所表征且内在涵摄着的物象,已然的向本卦所表征且内在涵摄着的物象的转化;他的基本诠释理念,就是在这类卦中,作《易》之圣人,具体运用了一卦已然的如上何以转化而来的学理,并且同样透过这种运用,启导人们举一反三,深入契会并了悟万象间已然的奇妙变化互通关系,以便更好地明了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并进一步预见事物的未来。尤有进者,在虞翻看来,作《易》之圣人,基于旁通关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通过对一卦将然与已然的转化的揭示,启迪人们将面向未来的前瞻性视野,与反视过去的回溯性视野,有机结合在一起,通透地了悟到天人宇宙万象间,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无限延展中,所存在的往复循环、永无停息的奇妙变化互通关系,通透地了悟到在这种关系下所展现的一幅变化互通的奇妙总体宇宙图景。
综上可见,虞翻的旁通说,其最大的理论建树,即在于,一方面,它从静态上揭示了旁通之卦间阴阳的一显一隐、对待互涵之妙,以及彼此所表征物象间的一显一隐、对待互涵之妙;另一方面,它又从动态上揭示了旁通之卦间阴阳的变化互通的转化之妙,以及彼此所表征物象间变化互通的转化之妙。此一学说告诉人们,在解读一卦的内蕴时,不仅要静态地看待该卦,把握其当下之所是,而且还宜动态地看待该卦,回溯其过去之所是,预断其未来之将是;不仅要看到该卦本身,而且还宜看到与它相对待的另一卦-此另一卦,就静态而言,不在该卦之外,却当下即涵摄于该卦之内;就动态而言,即是该卦所由以变来之卦,抑或该卦所将通向之卦;就静态与动态的有机结合而言,这另一卦与该卦一直处于一显一隐、相互涵摄而又变化互通的状态和过程中。这些识见无疑是相当卓异的。显而易见,虞翻所发明的此一旁通说,其一般性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揭示了,万象的存在与变化,都不是孤立的,任何事物在其存在和变化的每一时点或时段,都同时直下面对着与其相对待的另一方,此相互对待的双方,一则在静态上相互涵摄,一则在动态上相互转化。它指明了,宇宙是一个由对待而又相互涵摄、对待而又变化互通着的万象所构成的普遍联系、永恒流转的奇妙有机整体。这一有机整体,包括其隐而未彰的一面与彰显于外的一面,因万象流转的永恒性与绝对性,而日新又新。在此日新又新的历程中,隐而未彰的一面渐次向彰显于外的一面流转,彰显于外的一面也渐次向隐而未彰的一面转化,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通透地诠显出一幅有显有隐、有明有幽,显与隐、明与幽对待而互涵、对待而流转的日新又新的奇妙总体宇宙图景,为人们更好地把握天道,确立人道,适切地回应大宇宙和社会人生中的一切,开拓理想的社会人生之未来,建立天人之间良性互动之机制,达致天人关系和谐之妙境,提供了可贵的智慧启示。因此,他的此一学说,颇富哲理价值,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学术资源,深值我们开掘与借鉴。
虞翻,《易注》,载李鼎祚《周易集解》和陆德明《经典释文》。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