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与“醒”的罅隙间——一种精神向度上的鲁迅小说(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解决的矛盾。但接下去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在作品中保留这一矛盾的时候也并非没有作出超越的努力。



四  彷徨中的冷静

鲁迅小说中,具有复调特征的几篇作品最集中反映了鲁迅对“梦”与“醒”的思考。而且,除了复调特征,在比较《故乡》、《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这几个文本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别的共同之处。

这四篇小说都采用了“循环”结构,即它们都利用空间或事件的重合展开叙述,向读者展示的主要是重合之间一个周期性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空间的重合总是与“回归”相联系,《故乡》和《在酒楼上》都从“我”回故乡写起,《伤逝》的开头主人公涓生又回到与子君同居前住的会馆(而且是同一间屋)。至于事件的重合,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孤独者》第一句所点出的,“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另外,《在酒楼上》“我”和吕纬甫的重逢,《故乡》开头和结尾“我”都是在船上赶路(一是回乡,一是离去),也都是循环式的重合。“循环”首先总是带给人“相同”的感受,涓生回到会馆发现:

事情又这么不凑巧,我重来时,偏偏空着的又只有这一间屋。依然是这样的破窗,这样的窗外的半枯的槐树和老紫藤,这样的窗前的方桌,这样的败壁,这样的靠墙的板床。

前面曾经提到鲁迅用循环中的没有变化表达他对沉滞不变的认识,而此处分析的“循环”结构,更主要的却是为突出变化。每一个循环中,“梦”破灭了,失败的“梦”者或颓唐,或死亡。涓生回到与一年前几乎没有变化的地方,但是,在一年之前,这寂静和空虚是并不这样的,常常含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

一年后子君死了,当初的“梦”永不再来。《故乡》中“我”回来时满怀的期望被故乡的现实碰得粉碎;《在酒楼上》与“我”重逢的,竟是一个与过去全然不同的吕纬甫;而《孤独者》中“我”的两次送殓之间,是魏连殳从“梦”到“醒”,从“醒”到死的剧变。其实再没有比重复本身更能衬托对不可重复的绝望了,就象《伤逝》里的阿随,它的归来只会引出涓生“物是人非”的感伤。“循环”结构在这些小说中,烘托出了由“梦”与“醒”的冲突所带来的绝望。

这些循环并没有使小说止于“绝望”,它们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循环结束处又有新的开始。新开始的并不是又一轮从“梦”到“醒”,从希望到绝望的循环,而是对“梦”与“醒”的超越,是进行“绝望的抗战”。《故乡》结尾写“我”又在后辈身上看到新的希望与绝望,小说并未到此为止,而是在“我”的进一步反思中结束于对所谓“希望”的超越认识:“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伤逝》末尾涓生于忏悔之后,也决心“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并“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在酒楼上》与《孤独者》都采用双线结构,在吕纬甫和魏连殳之外,叙述者“我”都被戏剧化为另一主人公,于是在完成了通过“我”的视角叙述的友人故事之后,都由“我”来继续新的道路。两篇小说的结尾“我”结束了对友人故事的“旁观”之后,都在对绝望的形而上体认中获得超越的心境,分别感到了“爽快”与“轻松”。四篇小说的结尾都出现“走”的意象: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故乡》)

他所住的旅馆和我的方向正相反,就在门口分别了。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在酒楼上》)

我的心地就轻松起来,坦然地在潮湿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孤独者》)

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默默地前行……(《伤逝》)

“走”与“前行”不是要继续“做”梦,也不是要服从于“醒”,而是同时否定了这两者的面对绝望的挑战姿态。这种“走”不预示任何未来,甚至没有指出任何出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主人公最后要走的,是一条试图超越“梦”与“醒”的无路之路。  

与鲁迅有着重要的传记性联系的“梦”与“醒”,是鲁迅思考及表现的重要命题。围绕“梦”与“醒”的冲突,小说出现众声齐鸣的复调风格;而鲁迅对“梦”与“醒”的超越,则凭借开放式的循环结构而实现。在作品中,主题内容和诗学特征既互相支持又互相制约,一方面,主题内容的表达要求并决定了最后的诗学特征;另一方面,借助于叙事风格、叙事结构等诗学特征我们才能够准确和充分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因此,应该以一种有机结构式而非单线因果式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在鲁迅小说,“梦”与“醒”为我们提供了把握这种关系极好的线索。

透过鲁迅的杰出小说,历史见证着一个热烈时代中卓绝的冷静者。

注释:

(1)《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页。
(2)《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9页。
(3)《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第4卷,第456页。
(4)《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第512页。
(5)同注(3),第455页。
(6)《书信250411·致赵其文》,《鲁迅全集》第11卷,第442页。
(7)《且介亭杂文末编·我要骗人》,《鲁迅全集》第6卷,第487页。
(8)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无地彷徨》,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400页。
(9)同前注,第393页。
(10)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7月版,第29页。
(11)同前注。
(12)此处及此后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作者”概念沿用了巴赫金的用法,实际上它相当于当今叙事学中的“叙述者”。
(13)《两地书·四》,《鲁迅全集》第11卷,第20-21页。
(14)[美]李欧梵《鲁迅的小说--孤独者与大众》,伍晓明译,《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26-27页。
(15)《两地书·二》,《鲁迅全集》第11卷,第16页。
(16)同注(10),第58页。
(17)[法]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此处译文采用谭立德译《米兰·昆德拉访谈录》中引文,见《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华夏出版社1995年4月版,第444页。
(18)同注(10),第109页。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