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禮》附簡末字
此字略作“
”形,形近字又見上博(二)《從政》甲5、12,原釋文釋為“敦”,分別是“從政,敦五德”,“敦行不倦,持善不厭”。何琳儀先生以為誤,隷定為“墉”:“敦”左下從“羊”,與“墉”有別。按,簡文“墉”當讀“庸”。《說文》“庸,用也。”下文12簡“庸行不倦,持善不厭。”其中“庸”與“持”對文見義。[1]就字形而論,《從政》之考釋未必誤,從“
”形從心旁之字又見郭店簡《窮達以時》簡15:“故君子於反己”,顏世鉉先生認為:,讀作“惇”。《說文》:“惇,厚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云:“經傳皆以敦爲之,《左僖廿七傳》:‘說禮、樂而敦《詩》、《書》’,……《漢書·鮑宣傳》:‘敦外親小童’,注謂‘厚重也’。”又《漢書·成帝紀》詔曰:“敦任仁人,退遠殘賊。”顏師古《注》:“惇,厚也。遠,離也。”惇有崇尚、重視之意,簡文“君子惇於反己”,意為:君子特別著重内在自我反省的功夫。《論語·學而》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即曾子“反己”的功夫。[2]李零先生釋為“敦” [3]。黃人二先生指出:,惇也。《漢書·五行志》“盡力莫如惇篤”,《左傳·成公十三年》作“盡力莫如敦篤”;《汗簡》卷四心部“敦”字古文……正“惇”字也。末句意如《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4]此外,池田知久釋為“故君子淳於返己”[5],或釋爲“勇”[6],恐皆不若“敦”字合適。《申鋻·雜言上》:“君子何敦夫學?”“敦夫學”即是“敦於學”,句式近於簡文的“敦於反己”,“敦”之義為勤勉。此處“ ”字“亯”形之下省訛,難以斷定確實從“羊”。又有從“,則其”疑當讀為“浸”。《易·遯》彖傳“浸而長也”《正義》:“浸者,漸進之名”。其下一字或可釋為“淳”。[7]諸家皆從裘先生說。
又有從“
”形從土之字,見郭店《六德》簡21、22:“子也者,會長材以事上,謂之義”,李零先生讀為“埻”:字同“凖”(見《周禮·天官·司裘》)[8]。諸家多從此說,劉釗先生進一步讀為“最”[9]。此外還多有從“
”形之字,如包山簡217中釋為“祝融”的“融”字即從“”形從二虫,但是將此字讀為“融”,是從蟲省聲而來,而不是從“墉”聲。王國維先生在《邾公鈡跋》中曾經認為同形之字是從“墉”聲,讀為“螽(終)”,李學勤先生指出“墉”古音在東部,“螽”字在冬部,是有差別的[10]。不過,《說文》中,“墉”字古文與“”字(讀若庸)與之也相關,在戰國文字中因為形近省訛等原因,其關係更為複雜。因此,考釋這些文字時,當考慮上下文意。
就文意而言,筆者同意《從政》篇甲簡5、12皆讀為“庸”之說。雖然粗略看來,此處讀為“敦”也可行,但是根據傳世文獻中可資佐証的材料,讀為“庸”似乎更好。如從《說文》將“庸”解釋為“用”,“用德”在古籍中極為常見,而“庸德”則見於古文《尚書·咸有一德》:“夏王弗克庸德。”因此簡文說“庸五德”很自然。將“庸”解釋為“常”,“庸行”,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古書多見,如《逸周書·大戒》:“庸行信貳”,《易·乾·文言》也有:“庸言之信,庸行之謹”。《荀子·不苟》的:“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與《乾·文言》之語相關。楊倞注:“庸,常也。謂言常信,行常慎。”[11]簡文的“庸行不倦,持善不厭”,可以順此解釋。
郭店簡《成之聞之》簡4的“
”字,也可以讀為“庸”。《爾雅·釋詁下》:“庸,勞也。”《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車服以庸”,杜預注:“庸,功也。”“君子之於教也,其導民也不浸,則其 也弗深矣”,就是說君子如果導民不浸,作用就很淺,功勞會很小。郭店簡《六德》簡21、22的“
”字,也可以認為從“庸”,假借為“同”[12],“會同”一詞,古書習見。“會長材以事上”,即會同長材以事上。或說從劉釗之説而讀為“撮”,“會撮”本指人之發髻,見《莊子·人間世》,此用引申義,即是薈萃。但似不若讀為“會同”好,因爲這裏是“子也者,會長材以事上”,讀為“會同”,強調了“子”的親自參與。此外,郭店簡《語叢四》簡2有從“
”形從爿之字,多讀為“墻”:“墻有耳”,裘錫圭先生舉《管子·君臣下》的“墻有耳”為証。但是裘錫圭先生也在注中指出簡文與《詩·小雅·小弁》的:“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句意相同。按《集韻·鐘韻》:“墉,《說文》:‘城垣也’。或作。”此處也不妨讀為“墉”。上博四李朝遠先生隷定為“”,考釋為“準”。筆者疑當視爲“墉”字古文而讀為“庸”,其上下文是“然後奉之以中庸”,也就是說“以中庸奉之”。若然,此處出現了“中庸”,很有思想史意義。《內禮》篇所謂“君子曰”之語,與曾子相關,但是本簡為附簡,“編綫不整”,還有待進一步考察。
--------------------------------------------------------------------------------
[1] 何琳儀:《滬簡二冊選釋》,簡帛研究網2003年1月14日。
[2] 顏世鉉:《郭店楚簡淺釋》,《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387——388頁,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1月。
[3]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494頁,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99年8月。
[4] 黃人二:《郭店竹簡〈窮達以時〉考釋》,《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133頁,臺北:1999年10月。
[5] 池田知久:《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上)》,《古今論衡》第4期,61頁,臺北:中央研究院,2000年。
[6] 在一次交流中,朱淵清先生曾有此意見。
[7] 《郭店楚墓竹簡》,168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8]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519頁。
[9] 劉釗:《郭店楚簡校釋》,114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10] 李學勤:《論包山簡中一楚先祖名》,《文物》1988年第8期。按戰國古文字中雙聲字很多,此處古音“東”、“冬”之別,或因方言而異,尚待考。
[11] 王先謙:《荀子集解》,50頁,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9月。
[12] “庸”從“用”得聲,“迵”從“同”得聲,“用”與“迵”古通,參高亨、董治安:《古字通假會典》,9頁,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7月。
讀上博四札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