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之中华文化本体(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肆意践踏,入侵掠夺杀戮之能事了呢?
中华文化的异化导致了中国人的异化。千百年以来的国耻,让中国人变成了怨妇和奴才,却不曾有理性的思考。中华文化的精神之光被遮住了,一切都变得暗淡无光,生灵涂炭,万马齐喑,斯文扫地,中华文化精髓和真谛被丢弃,压榨和剥削,草菅人命,战争和掠夺,杀戮和毁灭等等,造成了中华文化的弱化和或缺,中国文化的发展停滞了,中国人的发展也停滞了。
中华文化的危机四伏。理性地考察和分析的结果,实在令人汗颜而难以接受。首先,中国文化缺位的现实,事实上,是由于政治腐败和异族统治造成的。政治腐败,国力衰弱,列强侵略,烧杀抢掠,民不聊生。第二,中国文化的缺位,造成了中国人的缺位,中国人的缺位,直接导致了没有人的现实。第三,人已经异化和非人化。在没有人的社会里,按照人的方式建造人的世界,完全是一种奢谈。即使经济再发展,也都是无济于事的。没有了人,社会经济是不可能真正地可持续地发展的,即使有所发展也是破坏性大于建设性的。人们为了金钱,只顾眼前利益,导致了文化安全的各种问题。
中华文化的危机直接地导致了中国人的奴性的死亡自由。在世界一体化的新时代,文化全球化是最核心的和最本质的内容,文化成了当今世界的一切事务,包括国家间的交往和联合国,世界文明秩序、战争与和平等的基础、内容、试金石和指示器。正如亨廷顿所说,文化不仅成为和平亲缘性和战争的分界线,还成为核心国家的归属,改变了以往的核心国家绝对主导的性质。③但是,由于中华文化的缺位,以及由此导致的中国人的缺位,造成了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是缺位的严峻现实。无论在战略上看,还是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抑或是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构过程中,中国都将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在西方的文化战略中,以文化冲突论和中国威胁论为基础,美欧等国联合起来,对付中国和东方国家,如果没有自觉的中华文化的振兴和创新,就不能有自觉的西方文化帝国主义挑战的应对,就会在全球文化战略中失利,如果不能与西方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作殊死的斗争,中国就会在文化全球化的新殖民时代彻底失败,中华文化就会被彻底压制和抛弃。其死亡的前景均来自于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不重视、不认同、不自觉和不保护。到了那时候,中华民族的“球籍”将不保,中国人将不复存在。中华文化不能发挥作用,全人类的发展都要受到阻碍。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我们对中华文化应有的文化心理态度 如何看中华文化?如何完成中华文化的振兴和发展等各项任务?这要在我们的文化认识方法和文化态度上,实现彻底地改变。超越以往的框框和局限,改变封闭自守的方式,采用辩证的和科学的态度,在文化哲学和人学的立场上,从“人—文”互创加互动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上,形成我们的文化态度。特别要强调指出的是,中华文化是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中国人只有义务维护她和保护她,更好地让中华文化这一全人类的伟大精神财富发挥作用和不断地创造性地发展;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和任何的资格压制她或者忽视她!因此,作为中国人,我们的文化态度是,在反对全盘西化的时候,不是复古主义的态度;在强调中国人的文化本体的时候,不是陷于以往的“中体西用”之中;在我们突出地提出振兴中华文化的时候,决不是拒绝对各国文化的学习和吸取先进的优秀成果的。也决不是停止现有的各种进程的而是要调整我们的态度和增进我们的文化认识,使我们有更加坚实的根基本体和更加伟大的发展平台。
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振兴和创新中华文化的同时,让中华文化精神思想的普照之光更加灿烂辉煌,让中国人真正地成长为人。我们在人—文相关一致的基础上,以中国人和世界公民的双重身份来维护中华文化的。一定要避免:1,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忽视中华文化精神,缺乏独立的和扎实的创新心态;缺乏独立、坚定而强盛的精神思想信念。2,把中西文化对立起来,仅用求异方法,以固守的心态来看待文化;将体用分离,要么中体西用,要么西体中用。3,文化知识普及和创新的程度受限,特别是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水平不够理想,使得文化创新基础欠牢,根基不深,人的素质和创造力均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4,把传统与现代分离和对立,纠缠于不正确的古今观念,难以调整坚持与创新的关系,超越不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问题,造成文化创新的桎梏。5,权威以专断的方式压制知识和知识的创新;权力本位、物质金钱至上等等盛行,使得知识无正当的地位,也严重地压抑了知识创建者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6,绝对的单一的主体,僵化的偏激和进取,在现代化建设活动中缺乏价值评价和长远的眼光,导致自食其恶果的结局。由此使人的存在呈现异化状态,限制了人的素质和创造力的提升,更压制了现代化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挥和确证。这些障碍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的。
进一步说,首先,我们是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中考察中国人的中华文化本体问题的;其次,我们是在文化的主体性基础上,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别,振兴和开创中华文化新世纪的;再次,我们是在发展的进程中,实现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立足之本、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的;第四,我们是以全人类和全中国人的更广阔的文化位势和文化态度,考察如何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一体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①李燕《文化释义》(前言),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②李燕《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0期。
③塞缪尔·亨廷顿《文化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新华出版社1997年出版。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