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长江下游与上述中国下,长江下游文化发展的总体过程是一种非连续性进化的模式特征,与中原地区呈现的我国古代文化和文明连续性演进模式,有本质的区别。
这种断链模式与遗址所在的地理环境变化息息相关。在长江下游,尽管存在着地貌多态性,也不乏区域内的东西差别,但地势等“硬环境”对社会文化进程的制约,远不如气候和水患等“软环境”表现得那样突出,特别是崧泽中期起直至良渚晚期的气候变异波动期间尤为明显。所以,东部以太湖为中心的三角洲平原文化多呈“连续”中的“断裂”模式,相对比较稳定,向外辐射的能力强;而西部苏皖丘陵平原和江北里下河湖沼淤积区的文化则呈“断裂”中的“连续”模式,是中原、江汉和三角洲文化区之间交流的通道,文化面貌经常变异,人群你来我往,呈“漩涡”状或潮退浪进态势。[20]因此可以说,长江下游的环境景观并不是单向而是经过自然动力和人为动力双向合力共同构建起来的,二者互为因果。
长江下游的人地关系演化历程在中国各区域人地关系中是否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当然并不是本文的研究所能解决的,然而有两个并非偶然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一个是本文所属崧泽中期的距今5300年前后的人地关系转型事件,另一个是在良渚晚期开始的距今4000年前后,中原地区以外的周边各文化圈普遍地出现了文化发展的断链相。它们是否与环境上的大幅度降温事件相密合,还需要实证。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长江下游的人地关系演化轨迹与中原地区大相径庭,中原地区是连续发展模式,长江下游则是断续演变模式。也就是说,长江下游地区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乃至文明起源过程中,扮演过不同于中原地区的重要角色并有自身发展模式,该地区在“多元一体”的中国文化或文明格局中,具有一般性过程与特殊性规律的双重特征。
因此,就中国的文明化进程而言,美籍华人学者张光直先生那教科书式的中国提供给世界的“连续性发展模式”说,[21]实质上只是就中国的中心区域所提取的蓝本,并不能、也难以涵盖中国全境。换言之,犹如文化关系的“多元一体”结构一样,“断续相伴”才可能是中国文明化进程的基本模式。再言之,如果确实是距今4000年前后的环境变异事件造成了中原以外各区域的文化发展断裂,那么,中原地区何以能脱颖而出并持续性地得到继往开来式的发展,则是本文提出和今后需要努力研究的人地关系课题了。这就是说,多学科交叉的实践与探索,尽管已经使我们对长江下游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过程不再是所知甚微,并且也初步管窥到这一特定区域内的人地关系发展概貌,但我们离详细了解其更多的变化细节和互动机制仍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本文的研究还不能说是全面和彻底的,而只能说还是粗线条的。换言之,在不少关键性结论上,本文与其说是解决了问题,还不如说只是发现和提出了问题。
[参考文献]
[1]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三联书店,1999.
[2] 潘家华、庄贵阳.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应该联手——合作开展全球变化科学的研究[J].可持续发展研究,2002(1).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球变化: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等,1998.
[4] 宋豫秦.考古学与“全球变化研究”[J].中原文物,2002(4).
[5] 王妙发.考古地理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C].中国考古学跨世纪的回顾与前瞻——1999年西陵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6] 张忠培、马淑琴.浅述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C].科技考古论丛——全国第二届科技考古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
[7] 潘碧华、黄颖、高蒙河.三峡考古中引入的两项科技考古手段[A].重庆2001三峡文物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8] 严文明.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J].文物,1987(3).
[9] 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迁原因探讨[J].考古,2004(1).
[10] 葛剑雄.中华文明:“多源”与“一元”不矛盾[N].文汇报,2001年12月1日.
[11] 许宏.“连续”中的“断裂”——关于中国文明与早期国家形成过程的思考[J].文物,2001(2).
[12] 高蒙河.长江下游早期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R].待刊.张正权、潘碧华、高蒙河等.南河浜遗址出土崧泽文化陶片成分的 PIXE分析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待出版.
[13] 宋豫秦等.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4] 刘东生、吴文祥.全新世中期气候转变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可能作用[R].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3期,2002.
[15] 表中的环境要素主要参照以下文章整理而成:杨怀仁等.中国东部近20000年来的气候波动与海面升降运动[A].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第二辑)[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年.Zhongyuan Chen,D.J.Stanley:Rising Sca Level on Eastem ChinaYangtze Delta,Joumal of Coastal Research,1998,14(1).陈杰.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环境[R].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毕业论文,2002年.潘凤英等.全新世以来苏南地区的海侵和古地理演变[A].中国第四纪海岸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蔡保全.气候变化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A].岭南考古论文集(1)[C].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
[16] 高蒙河.长江下游早期遗址的高分辨率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7期,2004,高蒙河、孙林,马家浜文化区的地理景观[R].华夏考古,2005,待刊.
[17] 高蒙河、冯小妮.良渚时期长江下游遗址的量值分析[C].良渚文化论坛,北京: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18] 高蒙河.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新观察[J].历史教学问题,2003(3).
[19] 黄颖、李辉、高蒙河.百越族群古DNA研究的新证据[C].东南考古研究,第三辑,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广富林遗址考古队.广富林遗存的发现与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0年9月13日.
[20] 高蒙河.试论“漩涡地带”的考古学文化研究[J].东南文化,1989(1).
[21] 张光直.连续与破裂:一个文明起源新说的草稿[J].九州学刊,总1期,1986.
The Ecological 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Abstract: Under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background of "Global Change Study",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o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terms of archaeological se- quence within a range of 500 years. It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vicissitudes of the "Liangzhu Cultu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cultural diffu- sion and migration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It reaches a conclusion that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t di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whose unique pattern differed tremendously from other re- gions of the country.
Key words: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rchaeological sequenc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 and envi- ronment; sustained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