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一词,在古汉语中指"经世济俗"、"治国平天下",但传入日本后,则意义变得狭窄起来,被专用来指财务经营、财政措施。再如"自然"这个词,在古汉语中指不依赖人力,或人对之无能为力的现象,但在传入日本后,却具有了"偶然"、"万一"、"意外"这几种意思。
还有的词,在汉语中原本只被用于一种很具象的场合,并不具有明显的抽象意义,但在传入日本后,词义则渐渐向抽象的方向发展。例如,现代汉语中的"社会"这个词, 已是一个抽象名词, 是日语"外来语"中的一个。这是日本学人对西方"society"的翻译。但"社会"在古汉语中,基本上是一个具象名词,特指每年春秋两季乡村学塾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集会。《辞海》上举《东京梦华录·秋社》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词:"八月秋社……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以致雇倩祗应、白席、歌唱之人。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但这个词传入日本后,渐渐别有所指。据日本学者铃木修次考证,在江户末期,日本已将以教会为中心的教团、教派称作"社会",这就已经使这个词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意义
三
对日本近代学人用汉语词译西文概念的过程,我一直很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种种权衡、取舍,有迟迟找不到一个合适译语的苦恼,也有绞尽脑汁后终于"吟安"一个译话的欣喜,当然,也可能有不得不姑且用一个并不很合适的译语时的遗憾。由于资料的限制,对这个过程,我尚不能知道得很多。但可以断定的是,日本近代学人在译西文概念时,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仍是向中国学习。从时序上说,中国接触西方文化远比日本早。早在7世纪的时候,就有基督教僧侣来中国传教。此后,13世纪的马可·波罗,16世纪的利玛窦,是广为人知的西方文化在古代的使者。在利玛窦的时候,西方汉译的工作已开始。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这是人所共知的。1870年,新教传教士莫里逊来到中国。他把《新约》译成汉语,全版《新约》于1814年出版。更重要的是,他还编了一本汉英词典,词典第一卷于1817年印行,整部词典四开本,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共六卷,4595页,于1823年出齐。传教士与中国合作者所从事的西方汉译的工作,尤其是汉英词典的编纂,为近代日本学人翻译西文概念提供了借鉴。他们也许并没有过多地袭用传教士和中国合作者的译法,但他们无疑会从这类西文东译的先行者那里得到不少启发。日本现代学者在论及本国近代的翻译工作时,往往不忘提及利玛窦、徐光启。莫里逊这些先行者所提供的参考。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有些名词、术语,正是当初在中国的传教士和中国的合作者共同创造的译法。对这类译语进行全面的列举是一件难事,但据日本学者考证,至少"数学"、"理论"、"银行"、"保险"、"批评"、"电气"这数例,属日本近代学人对中国已有译法的袭用。在人们谈到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时,这些往往也被包括在内,这是不正确的。
第二种方式,是对汉语词的原意加以改造,使之适合于作西文概念的译语。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译语很多。例如革命、艺术、文化、文明、文学、封建、阶级、国家、演说、民主、自由、经济、社会,等等,都属这一类。上文说到,有些汉语词输入日本后,意义已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例如"经济"、"社会"等。日本学人在选定这种汉语词来译"economy"、"society等相应的西文概念时,该不会有过多的犹豫。而更多的时候,日本学人必须对汉语词的原意进行有意识的加工,才能为某个西文概念选定一个大体合适的译语。将汉语词的语意抽象化,是日本学人改造汉语词意的一种途径。例如"阶级"一词,汉语原意指台阶和官位俸给的等级,不具多少抽象的意义,当日本学人把"阶级"作为西文"class"的译语后,便将这个词大大抽象化 另一种途径则是将汉语词的原意缩小,即取其原意中的一部分,来译西文概念。例如"文学"这个词,汉语原意十分宽泛,一切文字形态的书籍文献,都属"文学"之列,在汉唐,"文学"还是一种官职。而当日本学人用"文学"来译西文的"literature"时,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含义。还有一种途径,便是对汉语词仅仅假其字而完全不取其义,甚至赋予一种与汉语原意完全相反的意义。例如"民主"这个词,汉语原意指"庶民之主宰",而当日本学人用以译西文的"democracy"时,便令其表达了一种与汉语原意截然对立的意义。
第三种方式,是新造汉语词。面对西文概念,在现有汉语词汇中实在找不到相应的词可作译语时,日本学人便利用汉字组成新的词。以这种方式产生的西文译语也颇不少。在具象名词中,上文所说的"电话"便属这种类型。在抽象名词中,个人、民族、宗教、科学、技术、哲学、美学等等,都属日本学人生造的汉语词。例如"哲学"一词,为在西文东译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西周所造,用以译西文的"philosophy" ; "美学"则为有"东洋卢梭"之誉的中江兆民所造,用以译西文的"aesthetics"。
以上几种方式,日本现代学者都曾提到。但我还发现另一种情形,即被日本近代学人从汉籍中选取用作西文译语的词,在汉语中原本并不构成一个词。例如"主义" 这个词, 在古汉语中并不存在。日本现代学者在考证"主义"语源时,却说"主义"一词原为汉籍中所有,并举了《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敢犯颜色以达主义"一语为证,意谓日本近代学人仍是从汉籍中找到"主义"这个现存的同去译英文的词尾"ism"。但太史公这句话中的"主"指主上,也就是汉文帝,全句本意是说敢于犯颜强谏,致皇上于义。所谓"达主义",不是说自己要坚持实现某种信念,而是说使主上抵达义的境界。在这句话中,"主义"根本不构成一个独立的语言成分。有趣的是,日本出版的《大汉和词典》中,也举《太史公自序》中的这句话为"主义"一词的汉文出典。日本近代学人有可能是将汉籍中的"主义"误读成一个词,并作了望文生义的理解,再以译西文的"ism"。不过,日本近代学人汉文程度都很高,也可能池们根本没有误解汉文,"主义"不过是他们新造的一个词,与"以达主义"这种汉文中的"主义"无关。而误解误读的,只是后来的考证者。
值得一说的是,今天在中日两国被广泛使用的那些作为西文译语的名词、概念,也并非一开始便在日本被普遍承认的。在日本近代开始大量译介西方著作的时候,往往同一个西文名词、概念,有数种译法,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数种译法并存,而最终站住了脚的那种译法, 也是在与其他译法的争斗中才存活下来的。 例如,"literature"这个西文词,一开始在日本至少有"文章学"和"文学"两种译法,最后"文章学"被淘汰,"文学"被普遍认可。但直到本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冈崎义惠还对"文学"这一译名表示疑义,他认为"文学"这一概念包含着诗文和诗文之学两种意思,词义暧昧不明,建议将"文学"这一说法废弃,分别用"文艺"来指称诗文, 用"文艺学" 来指称诗文之学。当然,这种疑义大概已不可能动摇"文学"这个概念的地位 再如"art"这个概念,一开始有"艺术"、"美术"、"文学技艺"等数种译语并行,直到本世纪初年,"艺术"才最终战胜其他译法而取得牢固地位。有的译语的产生、定型,所经历的过程十分艰难曲折。例如"个人"这个概念,今天在中日两国被使用的频率都很高。这是西文"individual"的译语。汉语中原没有"个人"这个词,据日本现代学者考证,"个人"这个译语的选取,本是对汉语"一个人"的省略。在一开始,也曾直接用"一个人"来译"individual",而且在很长时期内,这个西文概念在日本有多种译法并存,"各殊之人身"、"独一者"、"人"、"独一个人"、"私人"等译语都曾被使用,"个人"这种译法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但却最终获
还有的词,在汉语中原本只被用于一种很具象的场合,并不具有明显的抽象意义,但在传入日本后,词义则渐渐向抽象的方向发展。例如,现代汉语中的"社会"这个词, 已是一个抽象名词, 是日语"外来语"中的一个。这是日本学人对西方"society"的翻译。但"社会"在古汉语中,基本上是一个具象名词,特指每年春秋两季乡村学塾举行的祭祀土地神的集会。《辞海》上举《东京梦华录·秋社》中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词:"八月秋社……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以致雇倩祗应、白席、歌唱之人。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但这个词传入日本后,渐渐别有所指。据日本学者铃木修次考证,在江户末期,日本已将以教会为中心的教团、教派称作"社会",这就已经使这个词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意义
三
对日本近代学人用汉语词译西文概念的过程,我一直很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种种权衡、取舍,有迟迟找不到一个合适译语的苦恼,也有绞尽脑汁后终于"吟安"一个译话的欣喜,当然,也可能有不得不姑且用一个并不很合适的译语时的遗憾。由于资料的限制,对这个过程,我尚不能知道得很多。但可以断定的是,日本近代学人在译西文概念时,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仍是向中国学习。从时序上说,中国接触西方文化远比日本早。早在7世纪的时候,就有基督教僧侣来中国传教。此后,13世纪的马可·波罗,16世纪的利玛窦,是广为人知的西方文化在古代的使者。在利玛窦的时候,西方汉译的工作已开始。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这是人所共知的。1870年,新教传教士莫里逊来到中国。他把《新约》译成汉语,全版《新约》于1814年出版。更重要的是,他还编了一本汉英词典,词典第一卷于1817年印行,整部词典四开本,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共六卷,4595页,于1823年出齐。传教士与中国合作者所从事的西方汉译的工作,尤其是汉英词典的编纂,为近代日本学人翻译西文概念提供了借鉴。他们也许并没有过多地袭用传教士和中国合作者的译法,但他们无疑会从这类西文东译的先行者那里得到不少启发。日本现代学者在论及本国近代的翻译工作时,往往不忘提及利玛窦、徐光启。莫里逊这些先行者所提供的参考。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有些名词、术语,正是当初在中国的传教士和中国的合作者共同创造的译法。对这类译语进行全面的列举是一件难事,但据日本学者考证,至少"数学"、"理论"、"银行"、"保险"、"批评"、"电气"这数例,属日本近代学人对中国已有译法的袭用。在人们谈到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时,这些往往也被包括在内,这是不正确的。
第二种方式,是对汉语词的原意加以改造,使之适合于作西文概念的译语。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译语很多。例如革命、艺术、文化、文明、文学、封建、阶级、国家、演说、民主、自由、经济、社会,等等,都属这一类。上文说到,有些汉语词输入日本后,意义已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例如"经济"、"社会"等。日本学人在选定这种汉语词来译"economy"、"society等相应的西文概念时,该不会有过多的犹豫。而更多的时候,日本学人必须对汉语词的原意进行有意识的加工,才能为某个西文概念选定一个大体合适的译语。将汉语词的语意抽象化,是日本学人改造汉语词意的一种途径。例如"阶级"一词,汉语原意指台阶和官位俸给的等级,不具多少抽象的意义,当日本学人把"阶级"作为西文"class"的译语后,便将这个词大大抽象化 另一种途径则是将汉语词的原意缩小,即取其原意中的一部分,来译西文概念。例如"文学"这个词,汉语原意十分宽泛,一切文字形态的书籍文献,都属"文学"之列,在汉唐,"文学"还是一种官职。而当日本学人用"文学"来译西文的"literature"时,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含义。还有一种途径,便是对汉语词仅仅假其字而完全不取其义,甚至赋予一种与汉语原意完全相反的意义。例如"民主"这个词,汉语原意指"庶民之主宰",而当日本学人用以译西文的"democracy"时,便令其表达了一种与汉语原意截然对立的意义。
第三种方式,是新造汉语词。面对西文概念,在现有汉语词汇中实在找不到相应的词可作译语时,日本学人便利用汉字组成新的词。以这种方式产生的西文译语也颇不少。在具象名词中,上文所说的"电话"便属这种类型。在抽象名词中,个人、民族、宗教、科学、技术、哲学、美学等等,都属日本学人生造的汉语词。例如"哲学"一词,为在西文东译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西周所造,用以译西文的"philosophy" ; "美学"则为有"东洋卢梭"之誉的中江兆民所造,用以译西文的"aesthetics"。
以上几种方式,日本现代学者都曾提到。但我还发现另一种情形,即被日本近代学人从汉籍中选取用作西文译语的词,在汉语中原本并不构成一个词。例如"主义" 这个词, 在古汉语中并不存在。日本现代学者在考证"主义"语源时,却说"主义"一词原为汉籍中所有,并举了《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敢犯颜色以达主义"一语为证,意谓日本近代学人仍是从汉籍中找到"主义"这个现存的同去译英文的词尾"ism"。但太史公这句话中的"主"指主上,也就是汉文帝,全句本意是说敢于犯颜强谏,致皇上于义。所谓"达主义",不是说自己要坚持实现某种信念,而是说使主上抵达义的境界。在这句话中,"主义"根本不构成一个独立的语言成分。有趣的是,日本出版的《大汉和词典》中,也举《太史公自序》中的这句话为"主义"一词的汉文出典。日本近代学人有可能是将汉籍中的"主义"误读成一个词,并作了望文生义的理解,再以译西文的"ism"。不过,日本近代学人汉文程度都很高,也可能池们根本没有误解汉文,"主义"不过是他们新造的一个词,与"以达主义"这种汉文中的"主义"无关。而误解误读的,只是后来的考证者。
值得一说的是,今天在中日两国被广泛使用的那些作为西文译语的名词、概念,也并非一开始便在日本被普遍承认的。在日本近代开始大量译介西方著作的时候,往往同一个西文名词、概念,有数种译法,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数种译法并存,而最终站住了脚的那种译法, 也是在与其他译法的争斗中才存活下来的。 例如,"literature"这个西文词,一开始在日本至少有"文章学"和"文学"两种译法,最后"文章学"被淘汰,"文学"被普遍认可。但直到本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冈崎义惠还对"文学"这一译名表示疑义,他认为"文学"这一概念包含着诗文和诗文之学两种意思,词义暧昧不明,建议将"文学"这一说法废弃,分别用"文艺"来指称诗文, 用"文艺学" 来指称诗文之学。当然,这种疑义大概已不可能动摇"文学"这个概念的地位 再如"art"这个概念,一开始有"艺术"、"美术"、"文学技艺"等数种译语并行,直到本世纪初年,"艺术"才最终战胜其他译法而取得牢固地位。有的译语的产生、定型,所经历的过程十分艰难曲折。例如"个人"这个概念,今天在中日两国被使用的频率都很高。这是西文"individual"的译语。汉语中原没有"个人"这个词,据日本现代学者考证,"个人"这个译语的选取,本是对汉语"一个人"的省略。在一开始,也曾直接用"一个人"来译"individual",而且在很长时期内,这个西文概念在日本有多种译法并存,"各殊之人身"、"独一者"、"人"、"独一个人"、"私人"等译语都曾被使用,"个人"这种译法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但却最终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