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用火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1
,不管任何一个考古学家,都没有摆脱人类用火自熟肉始这个观点的影响。我们可以想象,在原始人生活的最初年代,一场火灾烧死的仅仅只是几只动物吗?而大面积的森林和自然植被遭受破坏而残余下来的能够被人们食用的东西是少量的吗?各种植物的果实和根块,经火烧烤后所散发的香气难道原始人就不知道去品尝吗?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里曾经说过:“自有人类以后,智力便成为一个更加突出的因素。人类很可能从极早的时代起就把动物列入其食物项目之内。从生理结构上看,人类是一种杂食动物,但在很古老的时代,他们实际上以果实为主要食物”⒅。众所周知:采摘植物的果实,挖刨植物的根块,比追捕动物容易得多。而在原始社会之初,猿人怎么不优先架火烧烤那些随手可得的植物果实与根块,而一定要追捕那些不易获得的动物呢?熟肉固然好吃,但猿人在第一堆野火上加放柴草燃烧时,所烤的食品绝不可能是动物的躯体,而有极大可能是某种植物的坚果或根块。那么,猿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熟肉的呢?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这个问题,即以狩猎工具的出现为标志。但我们如此强调人类熟食的对象是植物的果实和根块,而不是动物的躯体,这是不是意味着要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到人类本身历史之前——即提到人类制造工具之前呢?否!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石器,是1968~1972年肯尼亚博物馆考察队在肯尼亚卢多尔夫湖东部地区几处石器文化地点所发现的51件砾石工具,其年代在261万年±26万年以前⒆。贾兰坡先生指出“现在世界上所有已发现的石器都没有代表最早人类首创的资格。人类的第一把石刀还得到更古老的地层中去找。”他还说:“如果有人问我人类的文化到底有多久,我建议到300万年的地层中去寻找。”⒇可以推测,最早的工具是仿照比较合用的天然物造出来的,而且是一种万能工具,砍、砸、切、削都靠它。而这种万能工具在我们的考古学家手里还没有得到。因此,这种万能工具与人类用火的关系我们也还没有弄清。笔者曾经为人类第一次用火立过一个标志:即第一个猿人寄希望于他们面前的野火永远不灭。在即将熄灭的野火堆上加放第一把柴草,这便是人类用火的开始。如果说猿人起初只知道在一堆似灭未灭的热灰中烧烤食物,而从未在这堆野火炭灰中加放过柴草,那么,这并不能算作人类用火的真正开始!

话再说回来,人类用火与人类制造工具究竟有什么关系?刚才我们提到人类制造的最早工具是一种万能工具,既能砍砸,也能切削。人们为什么要制造这种万能工具呢?它与人类用火的开始有没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大家认为,人类用火,起初主要是用以熟食,既要熟食,就要燃料,人类的第一把石刀恐怕就是为砍剁柴草而制造出来的。所以说人类用火是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的。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制造工具,“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制造过一把哪怕是最粗笨的石刀。”也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只猿手曾经在即将熄灭的野火堆上加放过一把柴草。人类用火实际是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的。

从人类开始向第一堆即将熄灭的野火加放柴草开始,到人类开始向第二堆即将熄灭的野火加放柴草,这期间不知道要经过多长时间,因为在某一猿人群活动的地区之内,不可能天天、月月、年年都有自然火灾的发生。因为每次火灾的发生,都是一种偶然现象,这种偶然现象包括两种情况所造成:一是天火;二是地火(天火包括雷电之火与流星之火,地火包括火山之火与磷化之火)。猿人遇火以第一种情况为多。但是天火(主要指雷电之火)有时一年几次,有时几年一次,或者几十年,几百年都不可能发生一次。虽然猿人寄希望于野火不灭,在火堆上加放柴草,但也许一堆野火持续不了几天,便可能被大自然熄灭,甚至在几小时内,一堆熊熊燃烧的烈火也可能被随之即来的暴风雨扑灭。这样,猿人奋力捕捉的动物就失去了烧烤的保证,一些必须经过烧烤,方能食用的植物果实、根块就无法食用。猿人仍然战胜不了大自然的魔力。他们一次又一次就地保存火种,但每次都被暴风雨夺走了。猿人在挣扎中生活,在搏斗中前进!“水火不相容”这个道理大概在猿人之初便懂得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比如:一场暴雨过后,一堆经过雨淋或雨水冲刷的似乎已经熄灭的灰堆,还可以在几小时或几天后从它们燃烧的灰烬堆里冒出缕缕青烟。这是什么原因呢?猿人在探索这一问题时,便可以发现水浇火灭,避水加柴,火种便可以继续燃烧。起初,为了保存火种,一群猿人很可能对野火实行过就地保护,即可能在大雨大风来临之前,在火堆周围堆放石块,或者在火堆上添加较湿的柴草,覆盖树叶等。但是,这样做仍然逃脱不了大自然的魔爪,每次保护,总有保护不住的一次,经过无数次地反复,人们在大自然夺走他们火种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火种可以搬迁,即一场大风可能将一块正在燃烧的小木炭块搬迁几米,几十米、甚至几百米。落地之后,只要那里燃烧的条件成熟,新的火苗便可能从这里窜起。猿人既然希望熟食,就想到了更有利地保存火种,怎样才能更好地保存火种呢?大自然无数次搬迁火种的现象,对猿人也是一个逐渐启发的过程,猿人在获得了搬迁火种的多次失败过程中学会了管理火种。从“北京猿人”的用火水平来看,已经发展到固定用火的高级阶段,即能理想的管理火种。有人对“北京猿人”用火情形作过这样一段描述:“他们把火放在通顶的洞口,使缕缕青烟通到洞外。他们在用火时,加盖干柴,不用时,铺上一层湿土,就象我们封火炉一样”。为了保存火种,由经验丰富的老人看守火种。万一熄灭了,就向临近的原始群体借火。如果我们把人类用火简单地分为几个阶段,那么,第一阶段:猿人开始在野火堆上架放柴草,开始熟食各种植物的果实,根块;第二阶段:猿人开始就地保存火种,遇风雨之前,在火堆周围堆放石块,加盖较湿的柴草、树叶,狩猎的萌芽开始出现;第三阶段:开始火种搬迁;第四阶段:固定用火,猿人能够巧妙地管理火种。从前面我们征引的资料来看,卢多尔夫湖猿人生活的年代属于人类用火的第一阶段;西侯度猿人,元谋猿人生活的年代属于人类用火的第二阶段;埃斯卡尔猿人与蓝田猿人生活的年代,属于人类用火的第三阶段;北京猿人与岩灰洞人、硝灰洞猿人生活的年代属于人类用火的第四阶段。

综上所述,人类用火与人类本身同时起步的论点是正确的。不过,笔者学识浅陋,希望更多的专家及同行共同探讨,以求新见。

 

注释

①⒅参见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新译本,商务印书馆,1977年8月版。

② 参见《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附录”贾兰坡:《北京人的古居》。

③ 吴汝康:《中国古人类学三十年》一文,《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18卷1期,科学出版社1980年1月。

④⒀ 周国兴、张兴永:《火的化石》,《化石》1977年第2期。

⑤—⑨⒁⒇ 参引贾兰坡:《从人类起源问题谈到我国近年来的重大发现》,《史学月刊》1980年第1期。

⑩⑾⑿ 曹泽田:《贵州发现重要古人类化石和用火遗址》,《化石》1976年2期。

⒂ 综合报道:《我国古人类和第四纪研究获新成果》,《化石》1976年第4期。

⒃⒄李炳文、胡波:《人类的继往开来》,《自然辩证法》杂志1975年第4期。

⒆ 陈德珍:《地上最早的人》,《自然辩证法》杂志1974年第1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