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4年国内区域旅游研究发展知识图谱*—基于Citeace的科学计量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4-27

      (4)深化期(2010年至今)。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界定区域旅游产业的贡献、衡量其竞争力状况显得十分必要。李山对区域旅游业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计算,并以长三角城市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王兆峰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张河清以广东省21市为例阐释了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绩效。丁建军对我国省市旅游产业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马晓龙以省域为研究单位,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王学峰[13]以西部十二省区为例,建构了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此外,冯立新从交通设施入手,分析了其对区域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研究方法更倾向于定量化研究,研究角度更新颖、细化。
      3讨论从区域旅游研究的源起、发展、繁荣到深化,研究热点不断转向、变迁,但基本是沿着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路径,从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区域旅游竞争转向区域旅游合作、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等重大问题,研究由宏观转向微观、由整体转向内部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多元化道路发展。尽管30多年来,区域旅游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从研究现状来看,前期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并重发展,尤其《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一书对青年学者的影响重大。但自21世纪初期以来,区域旅游的研究普遍重实证轻理论,且往往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理论创新少。从研究内容来看,选题狭窄,一个研究热点往往吸引众多研究者趋之若鹜,从而忽略了对其他问题的研究。对学术研究而言不应是一支独秀,而应是百花齐放。分析2004-2008年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节点文献发现,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硕果累累,而其他问题的研究成果则显得暗淡无光。此外,有些研究处于低水平的重复状态,缺乏创新性。对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多数学者从产业角度展开,而国外Dw-yer    [14]学者则从价格角度进行了研究,可谓独辟蹊径。从研究方法来看,近年来很多学者一味地追求将复杂的数学计量模型应用于区域旅游研究中,过分强调数学模型的作用,尤其到区域旅游研究深化阶段表现尤为明显。数学模型作为工具,能够解释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但绝不是万能利器。因此,区域旅游研究方法应该回归到理性中来。
      4结论研究利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ace,绘制了区域旅游学者知识图谱和文献共被引知识图谱。这些知识图谱清晰地记录了30多年来对区域旅游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及重要节点文献。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区域旅游研究的基本发展情况:
      (1)区域旅游研究的不同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学者,大多数来自地理学领域,从旅游地理学专家陈传康、郭来喜到吴必虎、保继刚再到吴泓、马晓龙等无一不是地理学科出身,其中吴必虎和保继刚是区域旅游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虽然,区域旅游研究领域人才济济但学术共同体却寥寥无几。(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区域旅游研究跟随着实践发展的节拍,研究热点不断转向、变迁,从旅游资源开发到区域旅游规划、竞争到区域旅游合作、空间结构、区域旅游产业等,研究逐步从成长走向繁荣走向深化阶段。
      (3)区域旅游研究应继续与社会实践发展保持同一性。区域旅游研究已经从"如何开发"的技术层面转向"如何发展"的结构层面,今后将继续在这一问题下进行探索。交通格局的改变导致区域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的重构研究将继续深入展开。2015年2月25日,国家旅游局印发《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水平指数工作方案》,及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服务水平要求的提高,都将促成区域旅游服务质量研究的展开。
      参考文献
      [1]朱翠兰.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综述与展望[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3):103-107.
      [2]史春云,张捷,沈正平,钟静.区域旅游竞合研究进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5):85-89.
      [3]杨新军,马晓龙.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2004,19(1):76-81.
      [4]韩宾娜,张俊娇.国外区域旅游差异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14,29(2):21-28.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