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这部小说,除了对人生的虚无、价值丧失以及荒唐堕落进行深刻地呈现和反思,更多还表现出人类自身绝望、软弱的人性特征,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围城》中的文化底蕴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钱钟书的《围城》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这与《围城》里的深刻文化底蕴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围绕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围城中的人想要逃出来,围城外的人想要冲进去”的文化讽喻,从小说中的人生文化困境、人性软弱的文化呈现以及小说的讽喻文化三个方面,对《围城》这部小说当中的文化底蕴进行解读和探索。
关键词:钱钟书 《围城》 人性 封建主义
伟大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层面上对阅读的人产生影响,更能够从其他方面,如:文化、意识形态等层面产生重大的影响。钱钟书先生所创作的小说《围城》,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将中国和西方的文化进行结合,基恩瑞让这部《围城》当中的文化底蕴更为丰富,在精神和哲学的领域产生更深刻的批判力量,进而显示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魅力。
一、钱钟书《围城》的文化梗概
钱钟书的《围城》主要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进行思考。在中国近现代的知识分子中,所面对的中国变幻莫测,而中国知识分子则从封闭的单一儒家文明中走出来,和外国的文化相互交接,因此其时代的使命和能力也都有所不同,需要更新的中心文化视野,来看待整个新的中国文化。
《围城》以方鸿渐作为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其所缺乏责任感,也正是这个时代很多中国知识分子所缺乏的。方鸿渐在中国与西方文化互相交融的局面中,流露出一种文化的自卑情绪,也流露出自己对传统封建主义文化的执着,在这个情况下,《围城》以幽默辛辣的批判,提出文化的自卑或者自大都是不可取的,中国的知识分子应该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责任,坚定地走下去。
《围城》近乎哲学一般地讲述了“围城中的人想跳出来,围城外的人则想走进去”的一种互相矛盾的文化心理状态,而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喜交加,一方面是由于现实世界的丑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自身的局限。所以,《围城》中所表现的就是一种文化、知识分子,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文化关系等。所以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值得细细思考品读的。
二、《围城》中的人生文化困境
《围城》注重以具体的知识分子命运作为实例,以此对人生的悲喜命运的文化根源进行探索,更多还是对人所面对的文化困境进行判断和呈现,这样一种具有哲学深度的探究方式,也是《围城》深刻文化内涵之所在,更多的富有形而上学的意味。
《围城》小说的那个钟,并没有催人泪下的情节,也没有任何重大的历史背景,所表现的就是普通生活中的人物,他们有着自己灵魂深处的悲凉,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孤寂,面对命运的无奈。现实世界在《围城》中是一个充斥着丑恶、虚伪、无聊还有荒唐的世界,这种带着谎言还有很多荒唐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小说中,不管是封建主义的乡绅方豚翁以及身后的大家族,还是生活在上海这个光怪陆离的大都会中的方鸿渐以及他深厚那个挂名岳父所有的商人银行中,亦或是书香门楼中苏文纨的待客厅,还有众多高级的知识分子所集结的三闾大学的校园之中,都充斥着现实世界当中的虚伪谎言以及无聊自私。这种已经沦落到庸俗的世界,让人无法真正去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没有办法摆脱这种无可奈何的人生文化困境。
在人类的社会之中,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是最为重要的,每个人自身的价值以及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和别人相对应的关系中得到体现的。而在《围城》中的每一个悲欢共举的生活具体场景之中,都透析着人和人之间的不和谐的关系,貌似两只保持着距离的刺猬,一旦抱得很紧取暖,往往会刺痛对方身上的肉。在《围城》中,便致力对这种人与人的文化隔阂进行刻画,无论是亲密的父子、夫妇还是朋友同事,乃至于情人之间,都流露着一种无法踏破的隔阂,主人公方鸿渐正是有着这样的人生隔阂和痛苦,即使面对的是唐晓芙,他也有无法逾越的隔阂。
所以,方鸿渐对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很是苦恼,他认为自己无法容纳的东西,可以通过排泄或是消化自行解决,但是唯独情绪要和别人一起分享。而在这过程中,方鸿渐发现这样容易因为自己的语言或者行为得罪人、冒犯人,所以方鸿渐深深觉得,人和人本来都是孤独,每一个人要各归各路。方鸿渐希望能够走出旧式的婚姻模式,但是方鸿渐的父亲却没有办法认同他、理解他,当方鸿渐希望收获美好、纯洁的爱情时,却没有办法去获得他深深爱着的人,同时也是相爱的人对他的接受和谅解。当方鸿渐非常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为了事业的成功不断付出自己的辛劳之时,却身不由己地面对着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最终在同事们的诬陷以及排挤中,丢掉了自己的饭碗。而方鸿渐最终希望能够获得最为圆满的婚姻,希望能够在家庭的港湾中得到身体和灵魂的归宿与寄托,但到最后只能和自己的妻子格格不入。在多次波折、希望和失望的恶性循环中,方鸿渐以全部的失败告别了自己的人生探索,而一切的人生希望,最终归于幻灭。
《围城》中以方鸿渐这样特别又普通的人来表现着人和人之间最为普遍的心理隔阂。方鸿渐从追求自己的人生,到一次次的幻想破灭,其根本原因就是人和人无法完全沟通的感情以及人自身所无法真正把持的命运。方鸿渐的无奈,是因为命运,也因为身边环境的恶化,这里表达着人生的无奈以及艰涩。这一点其实是钱钟书希望表达的一种人生哲学的思考,一种生命价值的追求无路可走以及对现实无可奈何的文化困境,人总会同步思考这两个问题,追求和现实,最终往往只能滑落到一个痛苦的不均衡点,这个点表现在方鸿渐这些中国人身上,则是选择现实,舍弃了追求和希冀。
三、《围城》中人性软弱的文化呈现
《围城》这部小说,除了对人生的虚无、价值丧失以及荒唐堕落进行深刻地呈现和反思,更多还表现出人类自身绝望、软弱的人性特征,对此,钱钟书在该小说之中进行了深刻地讽刺。在现实的世界中,价值世界和现实世界产生了二元的割裂,这种割裂,对于普遍的普通人性而言,往往会呈现出绝望,这就是人性的软弱。人类所拥有的价值追求的热情,一个方面是因为客观的环境中有着巨大不可逆转的力量,而另一个方面则是主观上存在的脆弱,这两者都足够扑灭人类追求理想的火焰。 小说中,方鸿渐之所以会赶到幻想破灭以及绝望,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所身处的现实世界是一个无序并且换汤的世界,也不仅仅是因为方鸿渐过着非常动荡而且奔波忙碌的生活,其实还因为方鸿渐有着普通人都有的人格,来自于内心深处的无力以及懦弱。因为自己的人格和现实的两重挤压,导致方鸿渐丧失了追求人生价值的勇气,逐渐在荒唐的世界里变得消沉以及颓唐。方鸿渐经常在嘲笑并且否定世界当中的虚伪、丑恶,但是他也正如他的好朋友赵辛楣所谈到的,全无用处。虽然方鸿渐企图通过讽刺现实来获得自尊,但他仍然无法取得自信。这一点恰恰证明了,方鸿渐最大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多次困窘,很大的原因是他常常陷入到内心的进退两难之中。如小说《围城》中谈到的一个情节,方鸿渐一开始放开了感情,轻易地就被鲍小姐所戏弄,最终面对着心爱乃至相爱的苏小姐,又没有办法对她吐露自己内心当中真实的想法,最后又滑落到孙小姐的心计之中,任由她摆布,没有真正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爱着孙小姐就和她结合。所以,从方鸿渐在小说中的爱情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方鸿渐一次又一次地对人生、对所谓命运屈服,而事实上,是方鸿渐他自己内心懦弱的人格作祟,也是他没有真正勇气去面对的人生最终结果。
方鸿渐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一方面不具备足够的能力以及心智去把自己从困境之中拯救出来,又没有真正的勇气去离开世俗,追寻自己的世外桃源,所以方鸿渐只能够在所谓的围城之中不断奔走挣扎,听凭命运把他的欲望驱赶到世界上的任何的一片地方,而他的追求和灵魂便在这样一种身不由己、言不由衷的抗议抱怨中渐渐萎靡消失。方鸿渐正是在不断地失败以及挫折当中,从追求爱情和自由,到麻木地接受了婚姻的围城。从一开始对唐晓芙的热烈追求,以及在爱情面前无比的坦诚,消除一切误解,到最后变成对这样一种追求的自我否定;从一开始对封建主义传统婚姻的强烈反感,到最后居然滋生出赞叹。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以一句话来讽刺方鸿渐:“现在想想结婚之前把恋爱看得那样郑重,真是幼稚。早知道这样,结婚之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还是老式婚姻最干脆,索性谁也不用认识谁。”这样的内心感叹,又何尝不是对方鸿渐一生最大的讽刺呢?方鸿渐在现实生活中,原本是蔑视着一切庸俗,有着自己的兴趣,追求的人,对于人生有自己想法的人,最终在和现实与自我人格的反抗中,死掉了灵魂。人生的残酷,滋生了人类的软弱,而人类的软弱,纵容了人生的残酷。
四、《围城》中的讽喻文化
《围城》当中有很多幽默的讽刺,这种讽刺不仅仅是对于方鸿渐进行讽喻,更是对所有庸俗人生和人性进行深刻地讽喻。例如,《围城》中“围城”这个比拟,就是一个极其巧妙的讽喻。书中谈到“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个城,其实就是讽刺地比喻每一个现代的人格所面对的每一个选择。当现代的人格如方鸿渐一般,面对着选择但还没选择之前,总会思想前后,充满追求地希望获得自己的理想人生,可是这种希望在进去城里的时候,又转化成为渴望逃离的思想。一次次冲进去,又一次次逃出来,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都会感到疲惫,都会在这种周而复始的痛苦中,感受到永无结局的永恒困境。方鸿渐的人生以“围城”作为讽喻,的确有很深刻的抽象性,让人能很形象地理解方鸿渐身上的文化特征,这一点,也正是钱钟书先生匠心独运之处。
《围城》当中,对于“围城”这个比喻和概念,钱钟书在小说里对“冲进城里”以及“逃出城外”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围城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讽刺,每个人给自己设定了理想人生,例如,方鸿渐给自己定下了理想的人生和向往,他就已经开始修筑着自己的围城,而现实又是另外一部分的围墙,这两个围墙合并到一起,就是一座封闭的圆形围城。所以,方鸿渐一开始便是在围城之外去追求自由、爱情,但是他其实也是在围城另一个围墙里,而方鸿渐从围城的外围,冲进了围城之中,实际也是为了婚姻,为了事业,最终又只能坠落到现实的低谷中。方鸿渐最终忍无可忍,决定再一次跳出这个围城,其实他是否能够走出去,钱钟书先生并没有在小说当中把这一点明确出来。从这一点的处理上,对于方鸿渐这种人生,钱钟书其实是否定的,但是钱钟书并不希望修筑一个思想的围城,而方鸿渐,能否摆脱围城,关键仍在于他自己。正如钱钟书所说,人生虽然是痛苦的,但是并不是悲观的,对于围城里的方鸿渐,钱钟书仍然给他一条出去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