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长生殿》审美意象的异质同构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摘 要:《长生殿》中金钗钿盒、《霓裳羽衣曲》、牛郎织女是穿插在剧本中不可或缺的三种不同质的意象。这三种不同质的意象分别隐喻不同的话语立场,有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和审美指向,也承载了不同的情感色彩。在戏曲的结构意义上,它们起到了贯穿场面、联络主角、推动情节的作用,增加了剧本的结构穿插之美。在意境上,通过这三种意象或平行或交叉的时隐时现的叙述,共同形成了《长生殿》广阔深远的诗意境界。在题旨上,这三种意象体现了洪 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终极思考。

  关键词:审美意象 异质同构 诗意境界

  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语言为媒介形成的存在主体观念中的内心视象。审美意象既体现主观情思又体现客体的审美特征。《长生殿》意象体系最主要的是三种意象:金钗钿盒、《霓裳羽衣曲》、牛郎织女。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对意象的营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有着平行交叉审美关系的同质或异质意象的同构来创造意境;二是围绕焦点性(主题)意象反复咏叹和多方面描绘,形成如音乐般的主题旋律,在一唱三叹中完成作品意境的创造。”{1}如马致远《秋思》就属于第一种情况,“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就是有着平行交叉审美关系的同质或异质的意象同构,产生相对比相映照的审美功能。而《荆钗记》中之荆钗意象、《桃花扇》中之桃花扇意象都是属于第二种情况,是通过对主题意象的反复咏叹完成作品的意境创造。《长生殿》中金钗钿盒、《霓裳羽衣曲》、牛郎织女就是共同穿插在剧本中不可或缺的三种不同质的意象,各自从不同的方面映衬、烘托了《长生殿》的题旨,共同建构了《长生殿》永恒的意境。这三种不同质的意象分别隐喻不同的话语立场,有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和审美指向,也承载了不同的情感色彩。

  一、金钗钿盒意象

  吴舒凫在《重圆》一处批道:“钗盒自定情后,凡八见:翠阁交收,固宠也;马嵬殉葬,志恨也;墓门夜玩,写怨也;仙山携带,守情也;璇宫呈示,求缘也;道士寄将,征信也;至此重圆结案。”其实在《长生殿》中钗钿意象出现的次数并不是吴舒凫说的八次,而是十次(以一出为一次),包括《定情》《絮阁》《埋玉》《情悔》《尸解》《仙忆》《补恨》《寄情》《得信》《重圆》。没有出现但剧中人物提到的有八次:《传概》《密誓》《冥追》《哭像》《神诉》《弹词》《见月》《改葬》。

  在第二出《定情》中,李隆基将金钗钿盒赠予杨玉环,说:“朕与妃子偕老之盟,今夕伊始。”杨玉环也表示:“惟愿取情似坚金,钗不单分盒永完。”可见金钗钿盒出现伊始便是作为情比金坚、白头偕老的爱情象征。此后金钗钿盒在剧中反复出现,随情节的变化发展由合而分,由分而合,抒写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精诚不散、生死不渝”的情爱。

  第十九出《絮阁》中李隆基宿在梅妃处,杨玉环大闹之余要把金钗钿盒退还给李隆基,此一出说明他们的爱情并不风平浪静。第二十二出《密誓》中二人情缘进一步加固,杨玉环拜告双星:“愿钗盒情缘长久订。”第二十五出《埋玉》中杨玉环临死前将钗盒交给高力士,吩咐他将其殉葬。第二十七出《冥追》中杨玉环的鬼魂在游荡之际仍念念不忘钗盒。第三十出《情悔》中杨玉环的鬼魂在月夜拿出钗盒把玩:此处出现的钗盒代表杨玉环对过去纵情的追悔。第三十二出《哭像》中李隆基哭杨玉环像,“只为我金钗钿盒辜负,致使你白练黄泉恨渺茫,向此际捶胸想,好似刀裁了肺腑,火烙了肝肠。”第三十三出《神诉》写马嵬坡土地向织女诉说杨玉环难忘钗盒情缘,于是引出织女的同情,决定帮助杨玉环复归仙籍。第三十七出《尸解》中杨玉环尸解成仙,不忘带上钗盒,表明杨玉环对爱情的坚守。第三十八出《弹词》中李龟年提到钗盒,回忆二人情缘是“弛了朝纲,占了情场”。第四十出《仙忆》中杨玉环在蓬莱仙山拿出钗盒,仍在渴望着与李隆基的重逢。第四十一出《见月》中李隆基面对荒坟思念妃子,提及钗盒。第四十三出《改葬》中李隆基重新改葬贵妃,却发现殉葬的钗盒不见了,不由伤心欲绝。第四十七出《补恨》中杨玉环把钗盒拿给织女看,织女感于二人真情,决定成全。第四十八出《寄情》中杨玉环分金钗钿盒各一半,托道士给李隆基,表明自己坚守的心意。第四十九出《得信》中李隆基见到道士带来的半个钗盒,被告知中秋夜二人可月宫相见。第五十出《重圆》中钗盒重圆,玉帝感于二人的情深,命他们永为夫妇,钗盒情缘终于有了圆满结局。

  无疑,金钗钿盒这一意象贯穿了李杨二人爱情的开始、发展、波折、巩固、深化,他们的情爱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祛除贪欲、不断进行净化提升,逐渐合理化的过程。钗盒意象在剧中连接了爱情,促进了情节的发展,加强了全剧的抒情气氛和诗意境界。

  二、霓裳意象

  霓裳意象即《霓裳羽衣曲》,在剧本中出现或被提及共有二十出,也是《长生殿》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在《闻乐》《制谱》《偷曲》《舞盘》《骂贼》《弹词》《重圆》等七出中以演奏的方式出现过。在《传概》《合围》《窥浴》《惊变》《情悔》《神诉》《私祭》《仙忆》《改葬》《觅魂》《补恨》《寄情》《得信》等十三出是通过人物之口提及过。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中法曲的精品,是唐代音乐的代表作,乐调优美,构思精妙,在唐宫廷中备受青睐,在开元、天宝年间曾盛行一时,天宝之乱后,宫廷就再没有演出了。随着唐王朝的衰落,一代名曲《霓裳羽衣曲》竟然也寂然不传矣。可见从历史来看,《霓裳羽衣曲》这一物象本身就有一种历史的盛衰兴亡之感。霓裳意象在剧中主要隐含着历史与人事的变迁、兴衰荣辱。

  在第一出《传概》中提到:“月宫会,霓裳遗事,流播词场。”可见作者是把霓裳意象与李杨爱情的变迁、大唐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第十一出《闻乐》写嫦娥派人召玉环梦魂听《霓裳羽衣曲》,“使其醒来记忆,谱入管弦。竟将天上仙音,留作人间佳话。”在这一出戏中,《霓裳羽衣曲》把天上事与人间事串联在一起,使全剧在结构上严丝合缝。此后,《霓裳羽衣曲》由天宫来到人间。第十二出《制谱》写杨玉环根据回忆谱成霓裳新曲,《霓裳羽衣曲》成为杨玉环赢取爱情的一个砝码,成为李杨二人爱情甜蜜的见证。第十四出《偷曲》写李暮慕名偷曲,以华清宫的豪华以及月下歌舞的婉妙显示大唐盛世的欢乐祥和景象。第十六出《舞盘》写贵妃祝寿,李龟年领梨园子弟按谱奏乐《霓裳羽衣曲》。此一出意味深长,一方面显示了大唐的隆盛气象,另一方面写出李隆基通过杨玉环的曲中妙舞对她更加宠爱,表现了李隆基由情不专到专一的过程。

  第十七出《合围》中安禄山讥笑唐天子:“等不的宴华清《霓裳》法曲终,早看俺闹鼓鼙渔阳骁将反。”于是有了第二十四出《惊变》,李杨二人正无限温情之际,“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霓裳意象见证了他们的甜蜜爱情和盛世景象的轰然倒塌。李隆基被迫仓皇出逃幸蜀。第二十八出《骂贼》写安禄山当权,唤梨园子弟吹奏旧日《霓裳》曲,此时的《霓裳》又见证了叛贼的猖狂得志。这其间无疑包含了浓重的兴亡荣辱的伤痛和感喟。第三十八出《弹词》写李龟年在“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以卖唱为生,他“把霓裳御谱沿门卖”,自月宫传下的仙曲,如今竟沦落到街头卖唱小曲,可怜可叹。在李龟年的弹词里,唱出了李杨二人“弛了朝纲,占了情场”,揭示了动乱的原因是李杨二人的过于纵情纵欲。

  第三十九出《私祭》写永新、念奴、李龟年和李暮在动乱之后偶然相遇聚到一起,他们都是《霓裳》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永新、念奴大发感慨:“《霓裳》一曲到得流传,不想制曲之人已归地下。连我每演曲的也都流落他乡,好伤感人也。”正是一曲《霓裳》把几人的身世之感、家国之感与兴亡之感融为一体,寄寓了作者“乐极哀来,垂戒后世”的寓意。第四十出《仙忆》写月主娘娘向杨玉环索取《霓裳》新谱,而杨玉环提起《霓裳》竟潸然泪下,此处的《霓裳》包含着杨玉环无限的思念、哀伤和无奈。第四十七出《补恨》、第四十八出《寄情》、第四十九出《得信》都一再提到说:“八月十五,月中大会,奏演《霓裳》,二人可相会。”此处的《霓裳》充满了李杨二人无限的憧憬与期盼。第五十出《重圆》写李杨二人终得团圆,月宫中奏起《霓裳》,二人在《霓裳》曲中实现了他们永恒的爱情。

  可见,霓裳意象贯穿全剧始终,在今昔对比、天上人间的对比中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与人事变迁、美好易逝的感慨和悲凉。《长生殿》中的历史兴亡之感,其实“并非是具体地对于明王朝遗民式的追忆和感叹,而是跨越历史时空,对于沧海桑田、人世变换的感伤和慨叹”{2},所以,霓裳意象所传达的历史兴亡之感,是跨越历史时空的深刻感悟,包含了历史的虚幻无常,又包含了人生的峰回路转。

  三、牛郎织女意象

  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最早产生于西周时代,至汉代已初具规模,至魏晋南北朝时广为流传,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牛郎织女神话以浪漫的情调、幻想的意境、超现实的叙述,为人们展示了牛郎织女这一对有情人始终不渝的爱情历程。《长生殿》中牛郎织女双双出现或织女单独出现、被提及有十一次,分别是《传概》《密誓》《神诉》《尸解》《见月》《怂合》《雨梦》《觅魂》《补恨》《寄情》《重圆》。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而在《长生殿》中牛郎织女意象具有更丰富的叙述功能和审美意蕴。首先,牛郎织女意象类似于诗歌中的用典。在剧中,可以看到李杨与牛郎织女两个故事的重合。如果说金钗钿盒意象主要是写实的功能,那么牛郎织女意象则是充分发挥了写意的功能,从而使作品在写实与写意之间自由转换,有了更深广的叙事空间。其次,牛郎织女意象在《长生殿》中反复出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随着情节的发展赋予了牛郎织女更丰富的意蕴,那就是牛郎织女不再仅仅是忠贞爱情的象征,而且牛郎织女也是二人爱情的见证者,是二人爱情的促成者,没有牛郎织女也就没有李杨二人最后的团圆。

  在第一出《传概》中写道:“证合天孙,情传羽客,钿盒金钗重寄将。”在这一出就直言天孙(也即织女)是李杨爱情的见证者,是他们爱情的重续者。牛郎织女意象是与金钗钿盒情缘不可分割的,是自始至终结为一体的。在《密誓》中牛郎织女意象第一次正式出现。李杨二人双双设誓:“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此后,牛郎织女或双双出现或织女单独出现,每次出现都见证李杨爱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历程。在《密誓》中,牛郎织女对李杨的爱情是抱着观望态度的:“若果后来不背今盟,决当为之绾合。”而在《神诉》中,织女听闻土地诉说杨玉环的痴情与悔过之意,于是打算助她归仙班,但对于李杨的重续情缘却仍在考虑观望之中。《尸解》中织女传旨给杨玉环,准许她复归仙位,居蓬莱仙山,为二人的重合打下了基础。《怂合》中牛郎织女双双出现,二人争论,织女认为李隆基薄情,不愿成全二人情缘,但在牛郎辩解之下,织女最终同意:“他若果有悔心,再为证完前缘便了。”《觅魂》中李隆基派道士上天入地去寻找杨玉环的魂魄,织女感于李隆基的一番真情,为道士指明杨玉环之所在。《补恨》中织女方知二人彼此情深意厚,于是有了《重圆》,织女捧玉旨而来:“准天孙所奏,鉴尔情深,命居仞利天宫,永为夫妇。”

  牛郎织女意象实际上整体见证了他们的情定、情专、情悔、情思、情圆的过程,正是由于织女的帮助,他们才得以重续前缘,永为夫妇,在此意义上,牛郎织女意象、钗盒情缘、李杨爱情三者成为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