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大国,有56个民族守望相助。哈萨克族是新疆少数民族中人口仅次于维吾尔族的民族,同时也是为数不多的跨国民族之一。这种同一民族跨界而居的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作为新疆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都牵动着新疆乃至祖国的命运。新时期,新疆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成为"三股势力"攻击的对象,探索哈萨克族国家认同的命题具有深刻的时代感和价值感。令人欣喜的是学界理论与实践研究得出的普遍结论是哈萨克族的国家认同度较高,而究其原因,这与哈萨克族在历史传统、现代变迁和民族融合中的精神价值追求、文化发展机遇和文化交往融合是密不可分的。
一、哈萨克族与中华其他民族在伦理思想、道德追求、宗教信仰上显现出一致的传统文化价值
哈萨克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哈萨克族是在血缘关系上形成的统一的部落,又以生活风俗习惯、经济生产的需求形成统一的氏族,以地理环境形成统一的部落,又以广袤地域的连接、政治制度和政权管理的需求形成统一的玉兹,最终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民族。"[1](P33)在长期的民族形成史中,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有着广泛的历史交往,或是互相影响的因素,或是文化本源上的一致性,使哈萨克族与中华其他民族在伦理思想、道德追求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显现出了一致的传统文化价值。
(一)哈萨克族宗教演变及民间信仰发展,表现出哈萨克族文化在宗教上与中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态势
哈萨克族历史上曾经信仰过许多宗教,有早期的原始宗教和萨满教,有后期的佛教和基督教、景教。直至穆罕穆德以伊斯兰教统一阿拉伯半岛后,伊斯兰教开始延伸至中亚、河中地区,进而传入哈萨克草原。在伊斯兰教传播的过程中,伊斯兰教思想家亚赛维·阿合买提霍加奠定了近代哈萨克族伊斯兰教的发展方向。他的实践改革使哈萨克族形成了适应自身民族特色的"哈萨克化"的伊斯兰教。由于哈萨克族宗教历程发展的多样性,造就了当前哈萨克族宗教信仰的包容性特点而显现出当代哈萨克族的民间信仰。它主要显现出这样几个特点:首先,适应哈萨克族游牧民族居住的分散性的现状,伊斯兰教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变通。例如,哈萨克族礼拜寺和经文学校较少。这种变通并非毫无原则的简化,哈萨克族遵行伊斯兰教的"五项天命"(念、礼、斋、课、朝),婚俗、忌食等方面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其次,哈萨克族保留着宗法氏族组织。表现在结果上,就是教派纷争很少,对财产和遗产的规定也尽量做到公正和平等。第三,在当代信仰中体现着宗教发展过程中其他宗教的痕迹,从而显现出包容性的特点。例如,哈萨克族还保留着崇拜日月和敬水火的原始信仰特点,以火堆来给得了瘟疫的动物驱邪的萨满教特点,提倡人的忏悔和自我完善的景教特点,以及弃恶扬善、控制欲望的佛教特点。可以肯定的是,"变通"的宗教在哈萨克族的历史发展中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世俗教育和文化传统的职能与作用。
(二)哈萨克族习俗中体现着丰富的伦理思想,与中华其他民族在伦理问题上达到了文化根基上的一致
哈萨克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即关于伦理、道德等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和看法,主要表现在哈萨克族的婚丧嫁娶、家庭关系等方面。这些伦理问题与中华其他民族的历史传统有着惊人的一致。"哈萨克"一词有多种解释,如:避难者、脱离者、勇敢的自由人等。哈萨克族生来就是追求自由、和平、善良、美好的勇敢民族。他们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直接表现在哈萨克族的文学创作之中。哈萨克族传统文学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爱情长诗、英雄史诗、传说、故事、谚语等,题材大多是歌颂为民族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讽刺剥削牧民的巴依老爷,赞美男女之间美好的恋情,描述代代相传的文化,等等。例如,哈萨克谚语"妈妈的好处,得了病你才知道;亲家的好处,多串门你才知道",就明确肯定了哈萨克族妇女的形象及哈萨克族尊重长辈的伦理情怀。
第二,渗透在哈萨克族民众的衣食住行之间。哈萨克族的衣食住行有着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却包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体现了文化的日用而不知的特性。例如,哈萨克族根据"年龄、身份、辈分、亲属关系等区别,将食盘分为上等盘、中等盘、末等盘、亲家盘、女婿盘、女儿盘、儿媳盘等类型"[2],羊耳朵分给年纪最小的孩子,蕴藏着让其听话孝顺等上盘习俗的具体含意中显现出了哈萨克族好客、尊老、爱幼、重家规和亲情等伦理思想。
第三,以各类禁忌的方式维持着哈萨克族社会的伦理关系。哈萨克族社会运行中主要的禁忌有20余种,这些禁忌以制度化的方式规定了哈萨克族自我认同的最低标准,也维系着哈萨克族社会的伦理关系。例如,不能拔草原上的青草(生态伦理),青年人不许当着老人或父母饮酒(家庭伦理),不能把骒马给客人骑(交往伦理),等等[3](P200).这些伦理思想与中华其他民族传统的伦理思想有着同根性。
(三)哈萨克族从封建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过程,与中华其他民族文化现代化嬗变的过程达到了一致
现在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化等多维的变迁已经走入了人们的视野。由于知识的积累和人类对社会反思性的实践,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创意理念、科学反思、设计创新、包装广告的重要参与力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是整个中华民族势在必行的趋势。而哈萨克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也发生了自觉或不自觉的文化嬗变,这说明了哈萨克族与整个中华民族在文化的内在发生机理上有着共同的批判性和发展潜力。哈萨克族传统社会是父系家长制的结构,在家庭中,对母亲、女儿、儿媳等女性角色是相对压抑的,甚至有很多包办婚姻的现象。例如,"继婚制"就使女性丧失了自由婚姻的权利,甚至女性在婆家的地位也是依彩礼多少而定的。仅以重男轻女的思想来看,传统的哈萨克族文化中就有很多封建的成分,是民族文化现代化过程应该予以改革的。而当前的哈萨克族女性的地位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观,处处可见哈萨克族优秀的知识女性,女性在家庭子女教育、社会贡献等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这种现代化的过程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悄然发生的,与中华其他民族文化现代化嬗变的过程达到了文化发展内在要求上的一致。
二、哈萨克族在教育、语言、文字及文化产业等方面出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的趋势
哈萨克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沿革中,与其他民族进行着广泛的社会交往。他们按照不丧失本民族特性和历史传统的原则,在坚持"小传统"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大社会"中,表现出了教育、语言、文字及文化产业等方面突出的文化融合现象。这种文化变迁的现象符合文化发展的一般原则。"每一文化之内,总有一些特别的,没必要为其他类型的社会分享的目的。在对这些目的的服务过程中,每一民族越来越深入地强化着它的经验,并且与这些内驱动力的紧迫性相适应,行为的异质项就会采取愈来愈一致的形式。"[4](P36)
(一)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模式的接轨成就了多元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哈萨克族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草原上的教育,大多是口口相传。这种教育虽然有文化传承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某种局限性,但却非常适合传统哈萨克族社会游牧民族的特点,可谓因地制宜。其二是经文学校的教育。宗教在传统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世俗教育作用和礼法规范功能。但受哈萨克族游牧、分散等特点的制约,这类场所并不是传统教育的主阵地。其三是贵族家庭教育。由于受经济能力和人才储备的限制,这类学校也是偶见于哈萨克族传统教育模式之中。随着辛亥革命打破封建社会束缚以后,以学校为标志的哈萨克族现代教育模式得以启动。民国时期就有哈萨克族的专门学校设立,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萨克族的现代教育呈蓬勃发展之势。可圈可点的当属新疆实行的双语教育,即在少数民族教育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和国家通用语言同时进行。实施双语教育是党中央关于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更是一项重要的民生民心工程。在哈萨克族现代教育模式产生之后,其传统教育模式并未消失而是继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哈萨克族不仅是对本民族文化有着深厚感情并具有忠诚的民族性格的民族,也是有着极强文化适应性、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民族。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模式的接轨而非决裂就很好地证明了哈萨克族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可能性。
(二)多元文化在语言和文字上的互相借鉴描述了多元文化融合的现状
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的广泛交往还伴随着语言与文字上的互相借鉴。语言学家研究表明,哈萨克语的语音、语调都随着其所在地的主体民族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而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也与哈萨克族的语言和文字发生了交互作用。这些交互式融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词汇借贷。例如,定居在新疆奎屯的哈萨克族以河南方言来进行日常沟通的现象。其二,语调变化。哈萨克族的语言会随着所在地区的习惯和特点发生变化,分别定居南北疆的哈萨克族甚至在某些词汇上无法互相理解。而汉族在使用普通话的时候也带上了一些哈萨克族的语音和语调,从而成为"疆普".其三,语言和文字的混用。在新疆,随处可见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的时候同时使用双语甚至三种语言,尤其是现代化的新鲜事物涌入之时,青少年语言和文字混用的机会更多,频率更高。这些语言和文字上出现的相互借鉴表明了文化融合的自觉过程,文化也因其自然而然的生发成为哈萨克族国家认同的深厚底蕴。
(三)文化产业在多个领域中的成功运作显现了经济为导向的文化融合趋势
目前,文化产业这个概念在学界还存在争议,一般学者认为,文化产业更多指向商品的产业化,但是在少数民族中,我们应该使用更加宽泛的概念表达。文化产业既包括向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或服务的行业,也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文化的一系列活动[5](P3).因此,哈萨克族的文化产业主要涉及旅游文化产业、演艺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娱乐文化产业、工艺文化产业等方面。新疆哈萨克族聚居的伊犁、木垒、巴里坤等哈萨克自治地方都有丰富的哈萨克族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哈萨克族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