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北京郊区型农业的变迁状况(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29

  总之,在天灾人祸背景下,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生态,农民都没有安全的耕种环境,郊区型农业难以发展。最终,明清时期已经有所发展的京郊"郊区型农业"落得一个为了实现粮食自给的生存型农业的结果。这是战乱和掠夺导致的农业发展水平的倒退,也是近代以来中国普通民众倍受军阀、帝国主义折磨和欺凌的表现。

  四、结语

  本文以北平西北郊区典型村落为例,从耕地类型、资本、劳动力、土地所有情况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对民国北平郊区农业做了梳理。笔者认为在明清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京郊某些农地的经营方式形成了典型的"郊区型农业".其一,城乡互动,互为依存。京郊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例如蔬菜、水稻、水果、花卉等直接供给城市。郊区农业所需肥料大多源自城市的排泄物、废弃物,是城乡生态循环的一部分。其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这是通过半自耕农的经营性农场来实现的。京郊的园田和水田均具有这种集约化经营的特点,即采用雇工经营,高投入高产出,是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其三,不在村地主。这是商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城市在不断转变郊区农民的固有观念。其四,社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一方面,农工的来源广泛,很多来自其他省份;另一方面,郊区农民子弟努力融入城市生活,力图摆脱农业劳作。

  "郊区型农业"更具专业性质,有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城乡良性互动。郊区的大农专注于农业生产,人工更被视为成本,因此他们更愿意享受工业化带来的福利。例如,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农民出售小麦而购入面粉的现象越来越多,"因为买洋面可以省人工,比较起来较自磨还便宜".[13](P74-75)生产的社会分工显然有利于城乡-工农的协调发展。

  然而,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影响中国的民国期间,京郊的"郊区型农业"反而有回归自给自足农业的现象。因为,农业本身是投入大、产出慢的行业,没有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便难以进步。第一,政治环境不稳定。北平国都地位不在,消费需求下降,郊区型农业的市场缩小。民国政府无暇致力于农田水利建设,即便有些社会团体所办之凿井、贷款等合作措施,也因战争中辍。日伪政府和内战时的国民政府,更是以服务战争为目的,不断搜刮农村资源,农业生态惨遭破坏。第二,经济环境不稳定。物价变动巨大,加大了实业投资风险,使得工商业难以吸收过剩农业人口,也很难投资于土地改良和技术革新。

  货币贬值限制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在40年代"有价无市"成为普遍现象。第三,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不稳定加重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郊区农业在粮荒的背景下退回到了力图自给自足的生存型农业。在民众趋于贫困的动乱年代,小自耕农和无地农民只有通过增加兼职的"勤劳革命"来维持生存,形成农民在城乡之间的"候鸟式"移动。城市的工商业不仅没有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反而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郊区农村时刻受到被城市吞噬的压力,形成了从乡到城的单向资源流动。

  可见,政治稳定和城市经济发展是发展好郊区型农业的前提。一方面城市的消费需求是农业的市场,历史上京郊农业的发展即得益于明清北京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工商业的发达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家庭的城市化,而不是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剥夺。第三,发达的城市经济和科技反哺农村,由工商业带动农业现代化。此外,农业自身也应该寻找自主性发展的出路。利用本地自然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抑制剪刀差。只有为郊区型农业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市场环境和自然环境,才能形成城乡的良性互动。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