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学家查尔斯·比尔德(CharlesBeard)曾说“历史客观性是一个高尚但却达不到的梦想”,历来众多史家为靠近这一梦想而跋山涉水、皓首穷经,如今在新的时代里,期待中国史家能迸发出空前的创造力,为无限趋近历史学的最高梦想而努力,建立自己的理论方法体系,以全球史观的理念和史学家应有的气度,从历史人类学(historicalanthropology)、心态史学(Histoiredementalité)、影视史学(historiophoty)等新的视野方法深入研究祖国、民族的历史,并加强国别史研究,书写出能经受住历史检验的扛鼎之作,为当代中国史学的兴盛尽心竭力,为中华文化的繁荣添枝加叶,为世界文明的画卷涂抹更多中国色彩。
参考文献
〔1〕〔2〕〔6〕〔10〕洪治纲主编.梁启超经典文存[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199-202,233,208,208-209.
〔3〕蒋大椿主编.史学探渊[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1053.
〔4〕蒋梦麟.历史教授革新之研究[J].商务印书馆编.教育杂志,1918,(1).转引自刘俐娜.西方新史学与“五四”史学思潮[J].史学理论研究,1993,(3).
〔5〕政艺通报[N].1904-10-23.
〔7〕李大钊.史观[A].李大钊史学论集[C].北人民出版社,1984.69.
〔8〕李大钊.史学要论[A].李大钊史学论集[C].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201.
〔9〕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J],史学理论研究,1996,(2).
〔1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
〔12〕何炳松.何炳松文集第四卷[C].商务印书馆,1997.14.
〔13〕李大钊.李大钊史学论集[C].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210.
〔14〕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人民出版社,1975,159.
〔15〕蒋大椿.闪光的思想无尽的怀念——回忆黎澍先生[J].史学理论研究,1998,(4).
〔16〕张芝联.当代中国史学的成就与困惑[J].史学理论研究,1994,(4).
〔1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