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与述位之间的区别是以说话者为导向的,它以说话者想要以什么作为其话语的开端和想要对其说些什么为基础,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韩礼德视角下结构因素对语篇翻译影响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分句作为信息可以从两种结构进行分析:主题结构和信息结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韩礼德的方法,他将主题与信息结构看做是分开的两种结构,这两种结构基本上是彼此区分,没有交集的;第二种是布拉格学派的方法,他将两种结构合并起来,放在同一种描述之中。这两种方法经常彼此对立,并且对同一个分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分析结果。下面本文将从韩礼德的角度来探讨结构因素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1主题结构:主位与述位
有一种解释语句间相互作用的方法,认为一个分句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叫做主位。主位指该分句说的是谁或什么。它有两个作用:
①它作为一个方向,将句子后面的成分与前面的成分相连接,保证观点的连贯性;②与第一个方向相反,它将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为后面内容的发展铺路。
例1 In Ptolemy's model provided a reasona-bly accurate system for predicting the positions ofheavenly bodies in the sky.[1]156这句话中,主位是“Ptolemy's model”,说明该分句说的是什么。在分句层面,说话者通过主位表明该信息的主题,将主位放在分句最开始的位置。
分句的第二部分叫做述位。述位指说话者对于主位说了些什么。它是整个篇章的目的。是分句作为信息在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是说话者想要传递给听话者最重要的信息。其实正是述位满足了话语交际的目的。在上面的例子中,述位是“pro-vided a reasonably accurate system for predictingthe positions of heavenly bodies in the sky”,这部分是作者对于主位“Ptolemy's model”需要说的话。
可见,分句基本上有这样一种结构:(分句的)内容说的是什么(主位)的什么(述位)。
1.1主题结构:语法性与可接受性
不同于主谓结构,在给定语境的给定话语中,主位和述位可以体现整个文本的可接受性(而非语法性)。主位和述位并不是语法概念,它们与一句话是否符合语法并无关联。语法性的语句是语言抽象系统的一部分。
[2]93在语境中,语法性并不能保证该句同时具有可接受性或者连贯性。下面这段话在语法上符合逻辑,但从主题的角度看则不然。
例2 Now comes the President here.It's thewindow he's stepping through to wave to thecrowd.On his victory his opponent congratulateshim.“Gentlemen and ladies.That you are confi-dent in me honours me...”
符合语法性的语句如“On his victory his oppo-nent congratulates him”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方法进行重组,且不会影响该句的内容。作者可以选择这样的语句,如“His opponent congratulates him onhis victory或者He is congratulated on his victoryby his opponent”。在给定语境中,语言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它是否符合文本的语言环境。从上面这段话我们很难找到主位之间的关系,连上一个述位和下一个主位之间的关系也很难找到。其结果就是造成这段话给人的感觉是彼此脱节的,缺乏方向性。单个分句在语法上都没有问题,但是放在一起,作为一个语篇,它是不被接受的。
1.2主题结构:文本的组织与发展
在文本分析这个层面,译者一般会面临三种主要的可能性[3]51:
1)可以维持原文的主题形式,但不会扭曲译文,如果原文本中主位位置的元素可以被轻而易举且非常自然地放置到译文的主位位置,那么说明这两种文本发展的方式是相同或者是非常相似的。
2)要想不扭曲译文,却无法维持原文的主题形式。在翻译中有很多因素制约着译者的选择和主位的顺序。这些因素也许是语法性的,如在英语中将动词放在主位位置是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虽然这1阿拉伯语中主位位置放置独立代词的限制性规定不是语法性的。单个独立代词被放置在主位位置有时是为了强调,但如果主位位置出现一连串的独立代词就会非常不自然。
3)韩礼德的主题分析模式并不能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或者无法在一些语句形式中得到应用。
在给定语言中运用韩礼德主题分析模式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在给定情境中原文本的主题形式是否得到重建,有一点是肯定的:译者一定不能低估在翻译文本过程中主题选择的累积效应。
1.3主题结构:有标记与无标记语序
主题选择包括选择一个分句元素作为主位。主要的分句元素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和修饰语。
在韩礼德模式中,主题选择通过在分句中最开始的位置放置其中一种元素来表达。主题选择经常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表明了说话者或作者的指向。但是有一些选择相比起来要更有意义,因为它们更富有标记性。
意义、选择和标记性是有内部关联的概念。一个元素越是必须出现的,它的标记性越弱,其意义越弱。如英语里形容词必须放在名词的前面,意味着它们以这样的位置出现并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因为这不是人们有意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如果将时间或地点状语,如“today”或者 “on theshelf”放在分句的句首,这样的成分承载的意义更多,因为这是人们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些状语完全可以放在其他的位置。这是意义、标记性和选择存在关系所体现出来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与人们选择的期望或者不期望的程度有关。选择的期望越低,其标记性越强,其所承载的意义越多;选择的期望值越高,标记性越弱,也就越不重要。在英语分句中,最开始的位置放置补语是可能的,但一般不这么做(如“Beautiful were her eyes”,我们一般说“Her eyes were beautiful”[4]169)。所以在这样的位置,该补语具有很高的标记性,表明说话者或作者在表达其指向的时候,对该部分寄予了特别的关注,凸显了这一特殊成分。它比相同位置出现状语承载着更多的文本意义。选择的标记性越高,人们对其需要的动机越强。1.4韩礼德主题结构处理方法。。
韩礼德主题结构处理方法与其他方法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韩礼德坚持至少在英语中,主位和述位之间的区别是通过分句元素的序列实现的,也就是语序或者位置。主位是说话者放在分句句首的元素,述位是主位后面的内容。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出,韩礼德主位(出现在分句句首位置的元素)观点体现了(a)英语作为一种有着相对固定语序的语言的性质,(b)他对中文的研究,在中文里,“话题”这一 具 有 特 定 范 畴 的 概 念 一 般 出 现 在 分 句 的 句首。
[5]101可以说,汉语的主位基本就是话题,汉语重意的句法结构符合“主位+述位”的结构。如果将视角上升到语篇层级,可以发现主语和主题之间的相互转换是英汉互译的导向之一。
[6]200也就是说,主位述位问题在英汉互译中主要体现在主语和话题的相互转换。
例3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Φ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Φ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话语的精华。(茅盾:《白杨礼赞》)Yellow is the soil—the uncultivated virginsoil.It is the outer covering of the loess plateauaccumulated by Mother Nature several hundredthousand years ago.Green are the wheat fields sig-nifying man's triumph over nature.They become asea of rolling green waves wherever there is a softbreeze.One is here reminded of the Chinese ex-pression mai lang meaning“rippling wheat”andcannot help admiring our forefathers'ingenuity incoining such a happy phrase.It must have been ei-ther the brainwave of a clever scholar,or a linguis-tic gem sanctioned by long usage.(张 培 基译)[7]134-135汉语围绕“黄的”、“绿的”两个话题进行陈述,在以“绿的”为话题展开的语句中,两处标Φ的地方省略了主语。汉语语篇紧跟作者思维,通顺自然,毫无结构缺失之感。这就体现了汉语重意轻形的特点。而英语译文填补了主语“the soil”和“the wheatfields”,并适时地补充了代词“they”、“it”,体现了英语的主谓结构。
例4 One month before my high school grad-uation,my father died of a heart attack.My feel-ing ranged from grief to abandonment,fear and o-verwhelming anger that my dad was missing someof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my life.I becamecompletely uninterested in my upcoming gradua-tion,the senior class play and the prom.But mymother,in the midst of her own grief,would nothear of my skipping any of those things.
再有一个月我就要高中毕业了。偏在这时父亲因心脏病离开人世。我的情绪随之波动起伏,时而悲哀凄凉,自暴自弃,时而又恐惧万分,怨气冲天,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些大事父亲是无缘亲眼目睹了。对于临近的毕业盛典,还有毕业班的演出和舞会,我变得一点兴趣都没有了。母亲虽然自己依然沉浸在悲恸之中,却执意不许我置身于那些活动之外。[8]110-111汉语译文划线部分是话题,两句都是“话题+评论”模式,这与英语的主谓结构截然不同。英语中的主谓结构是基本框架,而汉语与英语既有相似处,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即“话题+评论”结构。
这是译者应在实际翻译过程中注意到并遵循的双语对比规律。在翻译英语的主谓结构时,译者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转换成汉语中类似于英语的主谓结构,二是转换成话题—评论结构。
2 信息结构:已知信息与新信息
主位与述位之间的区别是以说话者为导向的,它以说话者想要以什么作为其话语的开端和想要对其说些什么为基础。在语篇中,更深层次的区别可以在区分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中得到。这种区分是以听话者为导向,以哪部分信息是已知的和哪部分信息是未知的为基础。与主题结构相似,信息结构是语境的一个特点而非语言系统。只有在具体的语篇或语境中才能判断哪部分信息是已知信息,哪部分信息是新信息。比如,同样的信息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已知和未知的不同区分。题进行已知和未知的不同区分。
例5 What's happening tomorrow?We're climbing Ben Nevis.
New例6 What are we doing tomorrow?We'reGivenclimbing Ben Ne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