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论文3篇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10-15

  篇一:谈谈我国的酒文化

  论文摘要

  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研究酒的起源、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探讨酒文化的影响和意义,同时展望一下酒文化产业的前景,从而激发大家对酒文化更深层次的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酒文化。

  关键词

  酒文化;历史;发展;意义。

  酒在人类的日常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俗语说:“无酒不成席”【1】,无论是节日庆典、亲朋聚会,还是国家领导相见,似乎都离不开酒。可以说,古今中外,酒已经渗透到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饮食、养生等各方面在内的社会生活中。由此可见,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酒文化。

  一、酒的起源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类文化”[2] 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生活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那么就出现了众说纷纭的造酒说。1.杜康造酒说。历史上杜康确有其人,字仲宇,相传为鼯康家卫人,“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绪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代,不由奇方。”即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魏武帝曹操乐府诗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2. 上天造酒说。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晋书》中有关于酒旗星座的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3】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十七颗星,其中十二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入颗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仔细在天空中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这种说法我感觉很荒谬,历来也是很少有人觉得有根据的。“但是上天造酒说文学渲染过于夸张,属于文人在酒后渲泻想象力的结果。”3. 猿猴造酒说。酒是一种发酵食品,它是由一种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糖类产生的。含糖的

  水果,是猿猴的重要食品。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这是即合乎逻辑又合乎情理的事情。明代文人李日华在他的著述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当然,猿猴从最初尝到发酵的野果到"酝酿成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究竟漫长到多少年代,那就是谁也无法说清楚的事情了。4. 仪狄造酒说。据《战国策·魏策二》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狱,绝旨酒??”另一种说法是“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意思是说,自上古三皇五帝的时候,就有各种各样的造酒的方法流行于民间,是仪狄将这些造酒的方法归纳总结起来,始之流传于后世的。比起杜康来,古籍中关于仪狄的记载比较一致。例如《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中部认为他是夏禹时代的人。但仪狄并不一定是酿酒的“始祖”,此说自古看法就不一致,例如孔子八世孙孔驸,说帝尧、帝舜都是饮酒量很大的君王。黄帝、尧、舜,都早于夏禹,早于夏禹的尧舜部善饮酒,他们饮的酒并不是由仪狄造的,可见,说夏禹的臣属仪狄“始作酒醪”并不确切。事实上用粮食酿酒是件程序、工艺都很难的事,单凭一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5. 黄帝造酒说。考古发现: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但也有说酒是由尧造的,“尧由龙所化,对灵气特为敏感。受滴水潭灵气所吸引,将大家带至此地安居,并借此地灵气发展农业,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为感谢上苍,并祈福未来,尧会精选出最好的粮食,并用滴水潭水浸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百姓为感恩于尧,将祈福之水取名曰华尧”即酒。但我更倾向于仪狄造酒说,尧舜禹的远古时代是文明起步的时候,那时的人类基本上能够从事各种基本的劳动,用来造酒的粮食是有的,辛勤的中国人从古至今就一直在从事着生产活动,因此,于情于理都是比较合理的。

  二、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无酒不成文,无酒不成乐。天乐地乐,山乐水乐,皆因为有酒。我国酒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等,都表明我国酒之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拥有五千年的酒文化。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情。在古人眼里,酒是圣物,中国的饮酒艺术更是庄严的、神圣的,有着一整套远古酒事活动的俗尚和风格。随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物,也逐渐成为人们思想文化的观照。虽然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

  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而“酒文化 ”一词直 到 20世纪80年代才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教授首次提出来。萧家成撰文提出酒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酒文化是以酒为特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因此,可以发现“在中国文化的总范畴里,确实存在着一个相对独立、蕴涵丰富、完 整而系统的酒文化体系。从本质上说,酒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酒文化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更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即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心理,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4】

  不断发展的酒文化也体现出了民族性。总的来说,中国56个少数民族中,除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一般不饮酒外,没有不饮酒的,只是饮酒者在民族人口中占的比例、饮酒场合的多少及耗酒量的大小不同而已。换言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且从体总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葡萄酒是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内地后,才开始在国内广泛引种的。烧酒原本是阿拉伯人创造的,元代经西域民族地区传入中原,成为中国人传统的主要的烈性饮料。奶酒又称乳酒,是中国北方蒙古、哈萨克等牧业(过去主要是游牧)民族的传统饮料,以马、牛、羊的乳汁发酵加工而成。据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马奶酒确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在元代,马奶酒已成为宫廷国宴的饮料,至现代,蒙古族男女老幼皆喜饮马奶酒。由此可见,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在地域上和民族之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局限。

  三、酒文化的影响

  从现存的文字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酒”在古代就有深远影响,个人和国家也不例外。其中,纵情肆欲:殷纣王荒淫无道,“喜作长夜之饮”,“以酒为池”,县(悬)为肉林,使男女倮(裸)相逐其间;身无羁绊,放浪形骸:晋朝名士刘伶嗜洒如命,经常乘一辆小车,提一壶酒,让仆人扛着铁锹跟在后面,叮嘱仆人,如果我死去,就地随便埋掉;饮酒为文,才思奔涌:“李白斗酒诗百篇”,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浅斟细酌,交谊叙旧:“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寂寥落寞,有酒无朋:“无人竭浮蚁,有得至昏鸦”。古人的种种表现,都是受到了酒的影响。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甲骨文就已有了“酒”字,写法是“中间是个酒瓶,两侧曲线表示酒溢出”,显然在甲骨文以前酒就出现了。酒文化对政治也有一些影响,即酒政,是国家对酒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而制定实施的制度政策的总和。

  据载: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王朝各代统治者大都喜欢饮酒,尤其夏朝末代帝王桀,每天只知和宫女、侏儒等喝酒玩乐。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王朝,西周的统治者以商纣王酗酒亡国之事为戒,开始实行酒禁政策。当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祭祀、会盟用洒和各阶层人们饮酒的礼仪规格与限制越来越松。两汉施行酒禁政策,虽说汉代统治者一再下令禁酒,但远比不上秦代严格。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对酒产生了特殊的兴趣。虽说时有酒禁,但是总起来看是放纵饮酒的。隋唐的统一,农业的持续发展,为酿酒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唐代各阶层人们均喜欢饮酒。及至宋代,内忧外患,宋人不再具有唐代人的豪情壮志,他们转而在酒色之乡寻求安慰,及时行乐。于是统治者对酒采取暗中鼓励的政策,借以多征收酒税以充实国库,所以宋代酒禁是松弛的,除了官僚士大夫外,市民饮酒之风也兴盛起来,各种酒肆在全国城乡普遍设立。古代人做官不仅仅以科举谋仕,在宦海沉浮中,酒文化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同时,酒文化也广泛地渗透到民俗事项中,比如:朋友相聚、红白喜事、乔迁、庆功、过诞辰、造房、打基、占卜、祭天祭祖、重大节日等。其中酒文化带来很多节日习俗。春节:王安石在《元旦》一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屠苏”原是草庵之名。相传古时有一人住在屠苏庵中,每年除夕夜里,他给邻里一包药,让人们将药放在水中浸泡,到元旦时,再用这井水对酒,合家欢饮,使全家人一年中都不会染上瘟疫。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端午节: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据文献记载:唐代光启年间(885—888年),即有饮“菖蒲酒”事例。中秋节: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已有悠久历史,2300年前的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有些文人也善酿此酒,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就说刘禹锡酿制桂花酒的高手。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习俗。菊花酒,历代人们逢重九就要登高、赏菊、饮酒,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记载道常饮菊花酒可“治头风,明耳目,去痿,消百病。”除夕:人们有别岁、守岁的习俗。“屠苏酒”“椒柏酒” 这原是正月初一的饮用酒品,后来改为在除夕饮用。宋代苏轼在《除日》一诗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来年七十岁”。除夕午夜,全家聚餐又名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