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记忆,积累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的学习记忆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背诵,这并不是要求学生要死记硬背,而是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背诵。比如,在学习《兰亭集序》的时候,就是要求学生全文背诵的,这是提高学生文言文素养的方法,也是督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途径。从小学开始我们就接触文言文,我们能记住的可能是“停车坐爱枫林晚”这类我们背诵过的文言文,那些我们只是了解熟悉的文言文内容并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种在我们头脑中没有记忆的文言文,对我们之后的学习也没有太多的帮助作用。而这些背诵过的句子,例如“坐”的含义,在之后文言文的学习中可能还会用到,就会对文言文的学习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是其他学习方法不能达到的效果。背诵是很多学生不愿意接触的方式,但是,这却是学习文言文必须采用的方式。从古人的考试学习来看,很多文言文都是需要背诵的,这样才能提高古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内涵。我们今天虽然不需要文言文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但是,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我们了解一些文献资料、古代典籍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系统总结,构建文言文知识框架
文言文的学习是庞杂的系统,文言文中包含不同的文化内容,学习文言文不仅要会读课文、会背课文、了解作者、了解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了解文言文中包含的知识,学会之前的那些只是得到了“鱼”而学习之后的知识和方法却是得到了“渔”。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自己总结文言文的知识框架,将文言文放在一个系统中去了解。比如,在对通假字的学习的时候,学生要自己去观察通假字的特点。比如,有些通假字是读音相同的通假,“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其中的“庭”就是通假字,通“廷”,是朝廷上的意思。还有一些是声母相同的通假,一些是韵母相同的通假,更有一些是完全不同但是在写作上可能有些相似的通假。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然后在之后的学习中学生就有可能马上看到哪些字是通假字,代表的可能是什么意思,这对通读全文、理解全文都是十分有帮助的。从这一方面来看,学生要全面地掌握理解文言文,就应该在学习中自己学会总结,将相同用法、相同句法的词句加以总结,让自己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字词在不同文章中的意思,使得学生不仅可以自己读懂这一篇文章更要让学生自己学会读懂其他文言文。所以,这是文言文学习策略中学生应该很好采用的,主动学习主动构建,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再之后的学习中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意在对比中记忆
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宾语前置、状语前置等都是存在的,这些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的文言文需要通过对比才能更好地记忆其不同之处。比如,判断句“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这是文言文的说法,而转换成现代汉语就是我说菊花是一种隐逸的花,“者也”就提前到“菊”字之后,与原来的表述很不相同。再比如状语后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翻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我本是一介布衣,在南阳地区耕种,很明显在原文中“于南阳”是后置的。在文言文中,这样类似的特殊句式还有很多,而且文言文创作时间距离现在越远,这种特殊性表现得就越明显。在记忆这些与现在明显不同的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与现代汉语内容对比学习,通过对比强化对文言文特殊内容的记忆,深化对这种句式词语的理解。这是文言文学习中应该注意使用的方式,通过对比突出一方,在突出的基础上着重记忆。文言文与我们平时的用语有很大不同,所以,对文言文的学习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了笔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学习文言文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强化记忆才能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转变自己固有的思想而接受文言语法;系统总结非常重要,通假、词性转变这些都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只有能够总结才能在学习中形成系统积累;对比记忆是通过与现实的对比去发现不同,通过对比可以促进有意识记,更利于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积累也需要方法,只有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文言文的学习才能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