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行为和过程。
文学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中,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将诗歌、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等文学样式所具有的教育价值转化为教育成果的一系列过程和行为。它包括文学语言教育、想象力培养、健全人性养成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和指向。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不爱学习语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其自身人文底蕴、人文价值严重缺失。加强文学教育,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思想品质的健康发展,让语文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让学生爱学、乐学语文,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主动的阅读者,不断唤起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精神,语文课的思想教育也正是渗透于文学的审美过程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的。
二.把文学教育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文学语言,原本就是中小学语文教材基本的语言存在形式;文学教育,自然也应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固有之义。但文学作品不能只是语言教育的工具,文学自身的独特价值要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体现。文学作品的教学要有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注重感悟,强调学生的感受,强调通过形象体验、通过与作者心灵的碰撞实现认识上的升华。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能够让孩子兴致勃发,乐在其中,能够让课堂充满活力,趣味盎然,一如大师们的课堂,儒雅、从容,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为小学生将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文化根基。
三.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为文学教育奠定基础。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文学素养越高的人,所具有的生活、情感、经验就越丰富,观察、理解、表达的能力就越强,对生活的热爱也就越执著。因此,一个具备较高文学修养的老师会更受学生的敬爱。一个不敬爱语文老师的学生很难真正热爱语文,只有敬爱才能生成热爱。所以,充分认识小学语文文学教育内容,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才能为更好地开展文学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小学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是孩子们认识生活的窗口,是一个充满真、善、美的舞台。现行教材更是大大加强了其体系的自主性、开放性和人文性,特别是教材选文,包括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向,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人的特征,给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留下很多的空间。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才能充分挖掘教材深含的意蕴,也才能真正走进文本,与作品之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老师,必须能够充分认识教材自身所包含的文学因素,才能够在文学教育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成为学生热爱的老师,更好地实施文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师理应有责任重视和做好文学教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