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CT;预后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通过头颅CT和临床检查,回顾性总结分析2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20例均于发病后以CT证实为出血性脑梗死,大面积梗死或多发性梗死11例,原梗死灶出血18例,发生出血性梗死后原有症状加重。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出血性梗死的部位、范围及合并症,出血性脑梗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严重并发症,动态头颅CT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可靠手段,及时诊治可改善预后。
  
    
  出血性脑梗死并非少见,既往多由尸解病理诊断,自CT、MRI检查普及以来,其临床确诊率有了很大提高,我院自2000年以来经CT诊断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2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女6例;年龄59岁以下3例,60岁以上17例。平均年龄61.5岁。有高血压病史者8例,糖尿病史6例,冠心病史2例,风心病并心房纤颤4例。
  1.2 临床表现:20例均发生脑梗死,其中17例在安静状态下发病,3例在活动中发病,从脑梗死发病至发现出血性脑梗死时间为:2~7天6例,8~14天12例,15天以上2例,发生出血性脑梗死时,原有症状加重。
  1.3 CT检查
  1.3.1 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大面积梗死12例,多发性梗死6例,小脑半球大面积梗死2例。出血性表现为不均匀斑片或点状出血者18例,单一血肿2例。经治疗后恢复期复查CT提示:18例出血部位显示低密度影,周围无水肿带,基本吸收。1例血肿吸收好转,1例血肿较原来病灶扩大。
  1.3.2 根据头颅CT表现,分为4型:(1)出血性梗死Ⅰ型,即沿着梗死灶边缘小的斑点状密度增高。(2)出血性梗死Ⅱ型,梗死区内较大的融合的斑点状影,无占位效应。(3)脑实质血肿Ⅰ型,血肿块不超过梗死区的30%,伴有轻度占位效应。(4)脑实质血肿Ⅱ型,高密度的血肿块超过梗死区的30%,伴有明显占位效应。本组属出血性梗死Ⅰ型7例,Ⅱ型12例,脑实质血肿Ⅰ型1例,Ⅱ型1例。
  1.4 治疗和预后:本组患者确诊后立即修改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加用20%甘露醇、速尿、人血白蛋白、抗生素等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