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2
[论文关键词] 纳洛酮;肺性脑病;临床观察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5例给予纳洛酮0.8 mg+生理盐水20 ml静注,然后用纳洛酮2 mg+5%葡萄糖液500 ml持续静脉点滴,直至患者清醒。对照组25例加用可拉明1.875 g+5%葡萄糖液500 ml持续静脉点滴,两组进行临床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7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无副作用发生。结论: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安全、经济、实用,未发生副作用,是值得在缺少机械通气的基层医院推广的应用方法。
肺性脑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危重症,发病急,病死率高,在缺少机械通气条件的基层医院或拒绝机械通气的患者治疗上颇为艰难,已往的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为了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收治肺性脑病50例,应用纳洛酮治疗25例,取得较好疗效,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诊断依据按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指南的标准及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肺脑诊断和分级标准[1,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肺性脑病患者50例,病程5~30年,所有病例均拒绝使用机械通气。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轻、中型肺脑18例,重型7例,伴有心律失常者10例;男16例,女9例,年龄56~88岁。对照组25例,轻、中型肺脑19例,重型6例,伴有心律失常者8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5~86岁。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全部病例的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地咳嗽、脓痰、痰多而不易咳出、喘憋、呼吸困难、头痛、烦躁、多汗、嗜睡、谵妄、意识障碍。体温37.2~39.5℃,血压100~160/60~115 mmHg,脉搏98~136次/min,呼吸22~38次/min,球结膜水肿,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口周发绀,颈静脉充盈,两肺广泛喘鸣音及湿啰音,心率98~136次/min,肝大,双下肢水肿,四肢末梢循环差。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持续低流量吸氧(给氧浓度为30%~40%,氧流量为1~3 L/min,鼻导管给氧法)、抗感染、解痉、祛痰、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在保持气道通畅的前提下,治疗组25例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纳洛酮0.8 mg+生理盐水20 ml静注,然后用纳洛酮2 mg+5%葡萄糖液500 ml持续静脉点滴,直至患者清醒。对照组2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可拉明1.875 g+5%葡萄糖液500 ml持续静脉点滴。观察神志,呼吸频率、幅度、节律,球结膜水肿及神经系统体征等情况,并监测血气分析((PaO2,PaCO2)。观察药物副作用,若用药后呼吸困难加重,血PaCO2无明显减低者则停用。
1.3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咳、痰、喘症状明显改善,意识状态在24 h内由谵妄、躁动、昏迷转为清醒;有效:治疗后咳、痰、喘症状有改善,意识状态在24~48 h内转为清醒;无效:治疗后咳、痰、喘症状,意识状态及动脉血气分析((PaO2, PaCO2)没有改善甚至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上一篇:中药处方调剂中影响疗效的常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