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3
2.3 药物治疗方法。
2.3.1 辨证分型治疗:根据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一般可将慢性胃炎分为5个证型,即脾胃虚弱型(含虚寒)、脾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但各地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又有不同的认识。陈瑜等[14]治疗胃癌前病变45例,分5型论治:①脾胃虚弱型治以香砂六君子汤;②脾胃不和型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③脾胃湿热型治以藿朴夏苓汤;④胃络瘀血型治以丹参饮;⑤胃阴不足型治以一贯煎。结果:临床有效率91.12%,胃镜有效率77.78%。袁红霞等[15]治疗胃癌前病变122例,将其分为脾虚湿蕴,脾虚气滞,气阴两虚3型。分别予善胃冲剂I号(党参、枳壳、砂仁等)、Ⅱ号(人参、丹参、防风、佩兰等)、Ⅲ号(太子参、花粉、蚤休等)治疗,总有效率93.44%;Hp阳性率治疗前后分别为72.13%,34.43%,提示疗效可能与抑杀Hp有关。杨炳奎[16]治疗胃癌前病变80例,将其分为脾胃虚寒、肝气犯胃两型,分别用理中汤加味,芍药甘草汤加味进行治疗,总有效率88.7%,胃镜检查有效率82.5%,病理组织检查有效率68.1%,同时可降低患者血液粘稠度,增加胃酸的分泌。
2.3.2 基本方加减治疗:
通过修复与保护胃壁屏障结构与功能,是健脾法防治胃癌癌前病变的重要作用环节。脾虚胃壁屏障功能的减弱是导致胃癌癌前病变发生的重要条件,所以通过保护胃壁屏障可防止其发生与进展。临床研究显示,健脾补气在提高胃壁屏障防御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效逆转粘膜的萎缩、IM与Dys,有效防治胃癌癌前病变。李志民等[17]将本病分为中虚气滞、湿夹寒热、阴虚胃热3型,冶以补、消、温、清、和5法并用,自拟消痞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总有效率为97.14%。胃镜及病理有效率分别为71.4% 和74.2%,Hp清除率为95.3%。李顺民等[18]以中药复方“复胃汤”治疗胃粘膜肠化与异型增生,结果冶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3.3%,病理检查萎缩、肠化、异型增生有效率分别为88.6%,86.6%,84.0%,Hp清除率为72.4%,与维酶素、三九胃泰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王璐琳[12]等认为治疗中尤应着重于健脾益气活血消痞,这是阻断和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关键。曾志群[10]以健脾益肾,扶正固元;化瘀行气,消滞散结;清热化湿,解毒祛邪法组方芪连舒痞颗粒。药选黄芪、女贞子、莪术、半枝莲等。
2.3.3 固定方治疗:陆为民等[19,20]用自制的胃舒胶囊(由蒲公英、黄芪、黄连、元胡、人参等药组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45例,结果冶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对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的有效率分别为64%、67%、65%,并能降低其积分值,与胃宁冲剂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舒胶囊对肠化亚型和CEA、PCNA的表达也有明显的改善和阻抑作用。动物实验结果亦表明胃舒胶囊可抑制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促进其正常分化和成熟,对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防治作用优于维甲酸对照组。姚保泰等[21]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加减,自制萎缩康冲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50例,3个月为1疗程,结果显效42例,总有效率达90%,胃镜、病理、HP疗效均显著优于维酶素对照组。实验研究表明,萎缩康冲剂能明显减低实验大鼠炎细胞浸润和CAG、IM、Dys的发生率,促进上皮细胞的新生和修复;冶疗组细胞DNA含量二倍体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造模组,而异倍体细胞百分比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及造模组。王志坤等[22]自制小归芍颗粒(组方:黄连6g,半夏12g,瓜萎30g,当归12g,白芍药20g,川芎10g,茯苓20g,白术15g,泽泻6g。)治疗胃癌前病变患者90例并与胃复春作对照,治疗组、对照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62.65%;治疗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为61.11%,对照组为38.55%;治疗组病理疗效总有效率为62.22%,对照组为43.37%。陈桂芳等[23]用养阴清热法治疗阴虚有热型胃癌前病变患者30例,观察组用自拟方善胃二号中药(天花粉、玉竹、女贞子、麦冬、黄精、赤芍、蚤休、蒲公英、夏枯草),每次10g,3次/天,3个月为1个疗程,共服药2个疗程,对照组用猴头菌片,每次口服4片,3次/天,疗程同观察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0.00%。
2.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以中医辨证、西医辨病为主要模式,主要集中在虚、滞、瘀、毒的虚实夹杂辨证上;治疗方法有以基础方辨证加减或固定专方的不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药物可通过对肿瘤细胞基因表达的特异性调控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尽管已知药物对肿瘤已突变的DNA修复的可能性很小,但对其相关基因的复制、转录、翻译进行干涉、调控以提高机体抑癌基因或自身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却是完全可能的,且中药成分的复杂性是一种优势,在同时有多个基因需要调节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方面比单一成分的药物更优越;这与中医中药治疗注重整体调节以达到治疗目的的观点相合。张渊[24]等治疗胃癌前病变50例,用三联疗法根除Hp,用中药抗萎化汤,增强胃粘膜生理功能,改善胃粘膜微循环,增加血流灌注,促使已萎缩、IM的细胞逆转,以制止胃癌前病变向胃癌发展,三联用药连服3周为1个疗程;中药自拟抗萎化汤(党参、黄芪、炒白芍、炒白术、蒲公英、姜半夏、九香虫、元胡、徐长卿、砂仁、马勃、白花蛇舌草),1剂/d,分2次煎服,每次250~300ml,连服3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3.21%。陈士军等[25]治疗胃癌前病变158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Hp阳性加阿莫仙、甲硝唑、枸橼酸铋钾服2周;胃粘膜萎缩、胃酸减少加维生素C;溃疡加奥美拉唑;6周为1疗程。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中医辨证施治,治疗以宣畅气机、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及清解热毒为大法。分为脾胃虚寒型(66例)予参苓自术散加减(含炒白术15g,炙黄芪20g,党参15g,
茯苓20g,香附10g,山楂15g,良姜6g等)益气健脾理血和胃;脾胃湿热型(43例)予开郁化湿汤(含丹参15g,香附10g,白芍15g,神曲15g,扁豆10g,薏苡仁20g等)加减清热和胃化湿祛瘀,湿重者厚朴、黄连;肝胃气滞型(21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含丹参15g,柴胡10g,茯苓20g,香附10g,黄芩15g,白术15g,佛手10g等)疏肝和胃理气祛瘀;胃阴不足型(28例)予麦门冬汤加减(含麦门冬各20g,沙参15g 石斛15g,玉竹10g,山楂15g,丹参10g,玄参15g等)养阴生津和胃理血。服药6周后临床症状改善观察组为87.97%。对照组为77.24%;内镜象改善观察组86.07%,对照组为76.55%;病理改变比较IM及ATP改善情况观察组87.34%,对照组为74.48%。
上一篇:“学校恐怖症”的社会工作介入
下一篇:浅论对慢性肝病的认识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