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倾销看中国彩电企业海外经营的战略选择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2

  论文关键词:反倾销  中国彩电企业 海外经营  战略选择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中国出t2'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屡屡受到反倾销诉讼,并且屡屡败诉,.,t;-g-以近期彩电反倾销败诉最为触目惊心,使中国彩电企业蒙受到巨大的损失。为此,中国彩电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目标区域市场.作出不同的战略选择。同时,政府应积极在法律法规、税收政策、投融资政策年口建立管理机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运转环境。

    2003年5月2日美国五河电子公司、国际电子业工人兄弟会以及国际电子产品、家具和通讯工会联合对原产于中国的彩电提起反倾销诉讼。2004年4月13日23时,美国商务部(DOC)正式公布了该案的终裁结果:接受了美国政府单独调查的四家企业,如长虹,TCL、康佳、厦华被认定的倾销税率分别是24.48% ,22.36%,11.36%和4.35% ;海尔、海信等积极应诉但朱接受单独调查的彩电企业获得了21.49%的平均倾销税率,而其它朱应诉的企业被统一定为78.45%的倾销税率。2004年5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TC)终裁投票,认定中国彩电企业对美国彩电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存在实质侵害的威胁”—对美倾销成立。

    欧盟自1988年对中国的彩电企业展开反倾销立案调查以后,也分别于1991年、1995年、1998年和2000年对中国的彩电征收高达40%以上的倾销税率,意图把中国彩电企业逼出欧盟市场。

    中国的彩电企业似乎面临风声鹤吹、草木皆兵的境地。这一系列反倾销案败诉对中国彩电企业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我国的彩电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1反倾销案败诉对中国彩电企业的影响

    近些年来,美国、欧盟,甚至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号,滥用反倾销措施,使之成为了贸易保护的一种手段。对中国彩电企业实施的反倾销诉讼以及中国彩电企业的败诉,给中国彩电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1我方企业蒙受了损失巨大

    首先表现为涉案数量和金额大。美国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件中,涉案金额达4.86亿美元,反倾销调查期2002年下半年内出口金额为3.21亿美元,远远大于其它国家立案、涉案金额的总和。其次是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反倾销过程漫长而复杂,在征收反倾销税之前要进行包括立案、调查、初步裁定和最终裁定的程序,只有美国商务部(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都作出肯定的裁决后,才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之后出口商不断要求期中复审、‘旧落”复审等程序,时间最长可达397天。时间拖得越长,耗去我方的机会成本就会越大。此外,在审理过程中,我方应诉企业必须支付咨询费、律师费、反倾销税保证金等费用,并且案件的最终结果是我方难以预料的。

    1.2对我方企业的反倾销诉讼主体变广

    从1979年欧共体对华发起的第一件反倾销案以来,欧盟作为始作俑者仍然对华进行着包括彩电在内的反倾销,此外还有美国等发达国家,现在也有发展中国家对华进行的反倾销。1995年一2001年期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例数已经占到同期全部对华反倾销案的62.5%.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