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挑战中的德国经济(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许运走。中间贮存不用于最终贮存的目的。
7、放射防护
放射保护规定和X射线规定在原子能法的基础上调节安全使用离子射线;严格的规定保护人员、货物以及环境不受损害。这方面的原则是将放射危害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约有340000名因职业受到放射的人员,其中大约240000人在医疗领域工作。对这些人员要检查其被放射危害的情况。这方面登记下的微小数值表明了德国在放射保护方面的高度水准。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后,颁布了放射保护预防法,并在全联邦范围内建立了一个早期警告和监视系统。为此建立的测量网络每天提供关于在环境中存在的放射的数据,从而随时可以使人了解德国放射的大致情况。
从1997年起,还通过电磁场规定(电烟雾法规)来保护不受非离子射线的危害。该法规规定了在低频和高频区域里某些固定在一个地方的设备的极限值。
8、保护自然和持续地利用自然
对自然保护和保存生物多样性领域里的持续发展来说,重要的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的带有不仅保护和保住,而且也要持续地利用生态多样性这个双重目的的关于生态多样性的国际协定。随着这个公约在德国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遏制了特别在最近50年内出现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种类及其生存空间的减退,以及动植物基因资源的损失。
自然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住尚存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地区,如有困难则通过自然化措施恢复此类地区,将它们联成一片并减少有害物质损害的影响。目前在德国大约有5000处自然保护区,占德国面积的1.8%左右和6000多处风景保护区,约占德国面积的25%。此外还有约占总面积2%的13座国家公园,其中占北海和波罗的海浅滩和水域的80%。以面积而论较自然保护区更重要的是风景保护区,其中几个已联合成为67个大面积的自然公园。和在自然保护区中的情况不同的是,在这里从事农业以及用于休闲目的都有规定。
在欧洲联盟动植物区系栖息地方针的框架内,规定了开创全欧范围内的群落生境混合体系(2000天然计划),它也将使各保护区之间有可能进行遗传学方面的交换。在联邦德国各州正在谋求生态方面重要地区的联合,它大约占面积的10%。除此之外,德国积极参与国际自然保护协议的签订、落实与进一步发展。
9、废料经济与土地保护
1994年制定的,1996年10月生效的循环经济法与废料法取代了到那时为止有效的废料法。循环经济法意味着从清除废料的路子回归循环经济,其结果是原料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废料少的产品得到了开发,从长期来看,消费和生产系统将从而被改造成为一个循环经济。
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里的一切对废料经济重要的过程被纳入这个扩大的废料概念,并确定了对避免产生、在原料和能源的利用和进行环境可承受的清除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这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是着眼于对产品承担责任的肇事者原则。经济界的主观能动性应通过联合会以及自治团体接受废料处理任务、实施方案及进行总结的责任制和通过清除废料的专业单位来得到加强。这方面所需的法律规定与循环经济法以及废料法同时生效。从现在起也必须为环境能承受的废料利用制定规章。
通过商品包装条例,产品责任原则首次在法律上被确定下来。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商品包装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义务收回和利用使用过的产品。经济界于1992年为商品包装废料建立了私人经济组织的德国二元系统(DSD绿点)。该系统的任务是从消费者那里收集使用过的包装材料,并作为再生材料使用。费用打入商品价格。
联邦政府认为,负责生产的单位自愿地承担义务是可以补充法律规定可能性的一个手段。例如,1996年汽车工业以及其他参与的经济部门向联邦政府允诺承担从旧汽车废料中产生的要清除的废料至2002年从现在的重量百分比25%最多减少到15,到2015年最多减少到5。同时将为德国的小汽车建设一个涉及面广的回收和利用系统。此外,生产商和进口商还允诺无偿地回收至少已使用过12年以上的旧车。作为对这个自我允诺的补充,旧车条例于1998年4月1日生效,其中确定了使用旧汽车的企业的环保标准。
此外,生物废料的回收和加工有了蓬勃发展。1990年单独收集的生物废料不到100万吨,1996年此类材料的回收已经超过600万吨。
联邦政府1985年的土地保护方案第一次对保护土地这个环境介质拟定了要求。随着1998年联邦土地保护法草案的产生,为有效的土地保护创造了前提条件。该法律在全联邦范围内提出的这些统一要求构成了官方采取的有效行动的基础。其宗旨是,持续地或重新恢复保持土地的功能效果,并明确地将这一功能称为动物、植物以及土壤微生物的生活基础和生存空间。为此必须采取防止和消除危险的措施以及预防未来对土壤有不良作用的措施。这样,土壤作为环境介质不仅间接地,而且也直接地-像空气和水一样-受到一项联邦法律的特别保护。
八、能源经济与原料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缺乏原料的国家。在原料和能源供应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德国所需的天然能的2/3须进口。在矿物原料方面对外国的依赖也很大。因此,为了保证供应的安全,长期以来德国获取原料和能源的来源很广。德国的矿石和石油储藏量少。天然气需求量的1/4可在国内满足,而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却很丰富,还可提供几十年的储备。地质和气候条件限制了可再生的能源的有经济价值的潜力。
1、能源供应状况
1997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消耗了14509千瓦焦耳天然能,是世界上最大能源消耗国之一。节省与合理使用能源的努力卓有成效。70年代初以来,特殊的能源消耗,即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所需的能源投入,下降了大约1/3。
褐煤在德国国内的载能体中居首位。它不仅在德国西部,而且在德国东部也无补助地开采。最大的褐煤贮量在莱茵兰、勃兰登堡南部和萨克森。此外,萨克森-安哈特和下萨克森州东部的煤田也很重要。保证可开采的贮量估计为430亿吨。
褐煤开采量的85%以上用于发电。除了硬煤和核能外,褐煤是联邦德国电力供应的三大支柱之一。1997年它在电力市场上的比重约占26%,在原始能源消耗中占11%左右。
在民德,褐煤占能源的70%以上,是主要的载能体。但是,片面依靠褐煤提供能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德国统一后,由于经济结构改革以及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在新联邦州的褐煤开采至1997年底减少了大约70%(从1990年的2.49亿吨到1997年的7400万吨)。尽管如此,褐煤在电力市场上作为领先的载能体-虽然是在较低水平上-保住了自己的地位。降低开采量、现代化以及新建的发电站园区和得到国家资助的褐煤旧堆积场的整顿工作在最近几年内大大地减轻了环境受到的危害。
最重要的硬煤矿是莱茵-威斯特法伦的硬煤区和萨尔煤田。被列入保证可开采的硬煤贮量估计为240亿吨。但是,它们已不能有竞争力地开采。
1950年硬煤在原联邦地区的原始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为73%。1997年这个比重降至14.1%。矿物油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也由于70年代的石油价格暴涨而下降。它从1973年的55%(在1950年的恰好5%之后)下降至80年代末的将近40%。1997年它达到39.6%。
1996年底,联邦德国的天然气贮量估计约达3820亿立方米。天然气进口来源分布很广,可保证今后10年之久的消耗量。1997年联邦共和国消耗的天然气占原始能消耗总量的20.6%。
1980年底开始,联邦德国已不再开采铀。用于核电站运转的浓缩铀从国外进口,并由德国矿业联合会在外国的矿山参股的收入加以保证。1997年核能源占电力生产的大约35%,为公共发电站的电力生产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核能的比例将特别由于缺乏社会的认可而逐步减少直至最后被取代。
2、能源政策
稳定的能源供应是现代化经济效能的基
7、放射防护
放射保护规定和X射线规定在原子能法的基础上调节安全使用离子射线;严格的规定保护人员、货物以及环境不受损害。这方面的原则是将放射危害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约有340000名因职业受到放射的人员,其中大约240000人在医疗领域工作。对这些人员要检查其被放射危害的情况。这方面登记下的微小数值表明了德国在放射保护方面的高度水准。
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后,颁布了放射保护预防法,并在全联邦范围内建立了一个早期警告和监视系统。为此建立的测量网络每天提供关于在环境中存在的放射的数据,从而随时可以使人了解德国放射的大致情况。
从1997年起,还通过电磁场规定(电烟雾法规)来保护不受非离子射线的危害。该法规规定了在低频和高频区域里某些固定在一个地方的设备的极限值。
8、保护自然和持续地利用自然
对自然保护和保存生物多样性领域里的持续发展来说,重要的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通过的带有不仅保护和保住,而且也要持续地利用生态多样性这个双重目的的关于生态多样性的国际协定。随着这个公约在德国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遏制了特别在最近50年内出现的野生动物和植物种类及其生存空间的减退,以及动植物基因资源的损失。
自然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住尚存的自然或接近自然的地区,如有困难则通过自然化措施恢复此类地区,将它们联成一片并减少有害物质损害的影响。目前在德国大约有5000处自然保护区,占德国面积的1.8%左右和6000多处风景保护区,约占德国面积的25%。此外还有约占总面积2%的13座国家公园,其中占北海和波罗的海浅滩和水域的80%。以面积而论较自然保护区更重要的是风景保护区,其中几个已联合成为67个大面积的自然公园。和在自然保护区中的情况不同的是,在这里从事农业以及用于休闲目的都有规定。
在欧洲联盟动植物区系栖息地方针的框架内,规定了开创全欧范围内的群落生境混合体系(2000天然计划),它也将使各保护区之间有可能进行遗传学方面的交换。在联邦德国各州正在谋求生态方面重要地区的联合,它大约占面积的10%。除此之外,德国积极参与国际自然保护协议的签订、落实与进一步发展。
9、废料经济与土地保护
1994年制定的,1996年10月生效的循环经济法与废料法取代了到那时为止有效的废料法。循环经济法意味着从清除废料的路子回归循环经济,其结果是原料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废料少的产品得到了开发,从长期来看,消费和生产系统将从而被改造成为一个循环经济。
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里的一切对废料经济重要的过程被纳入这个扩大的废料概念,并确定了对避免产生、在原料和能源的利用和进行环境可承受的清除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这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是着眼于对产品承担责任的肇事者原则。经济界的主观能动性应通过联合会以及自治团体接受废料处理任务、实施方案及进行总结的责任制和通过清除废料的专业单位来得到加强。这方面所需的法律规定与循环经济法以及废料法同时生效。从现在起也必须为环境能承受的废料利用制定规章。
通过商品包装条例,产品责任原则首次在法律上被确定下来。根据该条例的规定,商品包装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义务收回和利用使用过的产品。经济界于1992年为商品包装废料建立了私人经济组织的德国二元系统(DSD绿点)。该系统的任务是从消费者那里收集使用过的包装材料,并作为再生材料使用。费用打入商品价格。
联邦政府认为,负责生产的单位自愿地承担义务是可以补充法律规定可能性的一个手段。例如,1996年汽车工业以及其他参与的经济部门向联邦政府允诺承担从旧汽车废料中产生的要清除的废料至2002年从现在的重量百分比25%最多减少到15,到2015年最多减少到5。同时将为德国的小汽车建设一个涉及面广的回收和利用系统。此外,生产商和进口商还允诺无偿地回收至少已使用过12年以上的旧车。作为对这个自我允诺的补充,旧车条例于1998年4月1日生效,其中确定了使用旧汽车的企业的环保标准。
此外,生物废料的回收和加工有了蓬勃发展。1990年单独收集的生物废料不到100万吨,1996年此类材料的回收已经超过600万吨。
联邦政府1985年的土地保护方案第一次对保护土地这个环境介质拟定了要求。随着1998年联邦土地保护法草案的产生,为有效的土地保护创造了前提条件。该法律在全联邦范围内提出的这些统一要求构成了官方采取的有效行动的基础。其宗旨是,持续地或重新恢复保持土地的功能效果,并明确地将这一功能称为动物、植物以及土壤微生物的生活基础和生存空间。为此必须采取防止和消除危险的措施以及预防未来对土壤有不良作用的措施。这样,土壤作为环境介质不仅间接地,而且也直接地-像空气和水一样-受到一项联邦法律的特别保护。
八、能源经济与原料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一个缺乏原料的国家。在原料和能源供应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德国所需的天然能的2/3须进口。在矿物原料方面对外国的依赖也很大。因此,为了保证供应的安全,长期以来德国获取原料和能源的来源很广。德国的矿石和石油储藏量少。天然气需求量的1/4可在国内满足,而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却很丰富,还可提供几十年的储备。地质和气候条件限制了可再生的能源的有经济价值的潜力。
1、能源供应状况
1997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消耗了14509千瓦焦耳天然能,是世界上最大能源消耗国之一。节省与合理使用能源的努力卓有成效。70年代初以来,特殊的能源消耗,即生产一个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所需的能源投入,下降了大约1/3。
褐煤在德国国内的载能体中居首位。它不仅在德国西部,而且在德国东部也无补助地开采。最大的褐煤贮量在莱茵兰、勃兰登堡南部和萨克森。此外,萨克森-安哈特和下萨克森州东部的煤田也很重要。保证可开采的贮量估计为430亿吨。
褐煤开采量的85%以上用于发电。除了硬煤和核能外,褐煤是联邦德国电力供应的三大支柱之一。1997年它在电力市场上的比重约占26%,在原始能源消耗中占11%左右。
在民德,褐煤占能源的70%以上,是主要的载能体。但是,片面依靠褐煤提供能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德国统一后,由于经济结构改革以及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在新联邦州的褐煤开采至1997年底减少了大约70%(从1990年的2.49亿吨到1997年的7400万吨)。尽管如此,褐煤在电力市场上作为领先的载能体-虽然是在较低水平上-保住了自己的地位。降低开采量、现代化以及新建的发电站园区和得到国家资助的褐煤旧堆积场的整顿工作在最近几年内大大地减轻了环境受到的危害。
最重要的硬煤矿是莱茵-威斯特法伦的硬煤区和萨尔煤田。被列入保证可开采的硬煤贮量估计为240亿吨。但是,它们已不能有竞争力地开采。
1950年硬煤在原联邦地区的原始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为73%。1997年这个比重降至14.1%。矿物油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也由于70年代的石油价格暴涨而下降。它从1973年的55%(在1950年的恰好5%之后)下降至80年代末的将近40%。1997年它达到39.6%。
1996年底,联邦德国的天然气贮量估计约达3820亿立方米。天然气进口来源分布很广,可保证今后10年之久的消耗量。1997年联邦共和国消耗的天然气占原始能消耗总量的20.6%。
1980年底开始,联邦德国已不再开采铀。用于核电站运转的浓缩铀从国外进口,并由德国矿业联合会在外国的矿山参股的收入加以保证。1997年核能源占电力生产的大约35%,为公共发电站的电力生产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核能的比例将特别由于缺乏社会的认可而逐步减少直至最后被取代。
2、能源政策
稳定的能源供应是现代化经济效能的基
上一篇: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
下一篇: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