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理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论文关键词:中小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发行方式 负面效应
  论文摘要: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中小企业上市后股权融资的后续过程,研究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性质与特点,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公司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和长期负效应两个方面着手,回顾并归纳了西方经典理论对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之“谜”,以及股权再融资负面效应即长期业绩恶化、长期非正常股票收益显著为负现象的解释。并结合中小上市公司的特点,提出了中小公司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和长期负效应方面的结论。

  
  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中小企业上市后股权融资的后续融资过程,研究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性质与特点,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与壮大具有重要作用。对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研究最早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特别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股权再融资的发行方式之谜:公司在SEO时为何不选择发行成本最低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在各种SEO的发行方式中,不同的企业是如何作出选择的,而中小上市公司跟大的上市公司比较又有何特点;另一方面是股权再融资的长期业绩之谜:SEO公司的长期业绩为何会下滑,不同规模的公司长期业绩是否有差异,中小公司是否负效应更严重等。
  
  一、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理论综述
  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发行方式主要有两种:向现有股东配股融资和向市场增发新股,配股又可以分为非承销配股(即企业自己发行)和承销配股(由投资银行或者证券商承销)。Eckboand Masulis(1992)在研究美国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时发现,承销配股的发行成本比非承销配股高,私募增发的发行成本比承销配股高。按照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观点看,企业应当采用非承销配股的方式发行新股。而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企业股权再融资的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和日本公司倾向于选择融资成本较高的增发方式;在加拿大、欧洲和亚洲地区,配股依然是最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Smith(1977)研究发现并提出了SEO的发行之谜,西方学界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不同理论解释。
  (一)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之谜的理论解释
  目前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代理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西方国家公司中,通常有相当比例的董事会成员来自投资银行,这些董事可以通过游说或者施加压力,使公司采用增发新股的方式进行融资。投资银行在承销发行股票时可以向公司管理层输送利益,双方都通过此股权融资方式获得特殊利益。二是控制权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公司是由拥有控制权的股东和非控制权的小股东组成,拥有控制权的股东对再融资发行方法就会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两种股东在公司中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控制股东会利用其拥有的控制权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而不是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同时一些上市公司特别是家族企业为了不稀释控制权,不愿意选择承销配股和增发新股的方式发行新股,因为这些方式可能威胁到家族对公司的控制。三是信息不对称理论。该理论包括两种信息不对称观点:一种是强调承销商在发行中的证明作用,认为内部管理者拥有的信息远远多于外部投资者,投资者会对管理者新股发行的动机产生疑惑。为了减轻信息不对称,企业通过承销商发行股票,使投资者相信承销商已经恰当评价了企业发展前景和股票价格,以保证股票发行的成功;另一种是依据于企业的不同质量特征,认为低质量的企业采用增发新股方式,而高质量的企业采用配股方式发行新股,在配股的这组企业中,高质量的企业会通过雇佣高质量的承销商。四是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在配股方式下发行新股,那些放弃配股权的投资者需要通过证券市场出售其配股权,这样就产生了交易成本。同时认为通过增发股票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投资者因为改变投资组合所发生的成本,因而增发新股可以避免配股方式下不利的交易成本。而且,配股降低了股票的流动性,而增发新股提高了股票的流动性,因而股权分散的大型企业倾向于选择增发新股的方式发行股票,而股权集中的中小公司倾向于选择配股方式发行新股。五是逆向选择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否进行投资取决于三个重要参数:投资的未来盈利能力、筹资的直接发行成本和可能发生的从现有投资者向新投资者的财富转移成本,并预测规模较小且持股集中的公司使用配股方式的频率较高。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