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理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4

  (二)中小公司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结论
  根据交易成本观点,Kathare(1997)和Hansen(1988)研究表明:增发新股后公司的股权结构进一步分散,交易量明显扩大;而配股后公司的股权结构更加集中,交易量没有明显变化。对大型企业而言,如果采用配股方式发行新股,由股票流动性降低而引起的股票价值下降要比小企业严重;而持股比例比较集中的小公司,其投资者多为长期投资者,通过配股筹集资金可以有效降低直接发行成本,减少集团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而,股权分散的大企业倾向于选择增发新股的方式发行股票,而股权集中的中小公司倾向于选择配股的方式发行新股。根据逆向选择成本观点Eekbo and Masulis(1992)认为,规模较小且持股集中的公司使用配股方式的频率较高。根据控制权观点,公司如果是由拥有控制权的股东和非控制权的小股东组成,拥有控制权的股东又是公司的管理者的话,通常对选择新股发行方法会有很大的自主权。为了不稀释控制权,该类型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或中小企业会不愿意选择承销配股和增发新股的分式发行新股,因为这些方式可能威胁到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而采取非承销配股方式。因此,从以上股权再融资“发行方式之谜”的交易成本、逆向选择和控制权理论假设分析看,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应该多选择配股特别是非承销配股的方式,而非增发新股方式。
  
  二、中小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负面效应理论综述
  Stigler(1964)等研究发现,SEO公司的股票在发行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低谜表现,即价格行为表现为向下的走势,但该问题直到1986年后才得到系统研究。大多数国家都发现公司股权再融资SEO后有明显的负效应,包括公告期有负的非正常收益和短期价格负效应,并且长期经营业绩恶化,长期的非正常股票收益显著为负,股价下跌。如Louhran T、J,Ritter(1995)和D,Katherine Spiess等(1995)研究发现美国SEO的长期负的非正常超常收益;Cai and Loughran(1998)和Ferris等(1997),也研究发现日本市场上SEO类似的结果。各国学者分别从机会之窗、价格压力、资本结构变化、信号假设等方面给出了该负面效应的理论支持与解释,如下将分别从股权再融资不利和有利消息论方面进行归纳阐述。
  (一)股权再融资负面效应理论解释
  股权再融资负面效应理论主要有股权再融资利空消息论和利好消息论两种解释。股权再融资的利空消息论存在以下观点:
  (1)机会之窗假设。该解释是由Loughran and Ritter(1997)提出的,认为公司管理层具有特殊的信息优势,能够预测到股票市场 上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在何时出现,当公司的价值被高估的时候,公司会抓住这一机会发行新股票,即公司利用了这个“机会之窗”。在机会之窗即企业价值高估的前提下,公司不再遵循“融资顺序理论”,发行新股票变成公司筹资的第一选择,这在公司初次公开发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ice,IPO)中也很盛行。公司利用新发行股票的资金扩大资本支出,可能投资于一些净现金流量为负的项目,导致过度投资或滥用投资,使得SEO公司的长期业绩下滑,股价下跌。
  (2)价格压力假设。Scholes(1972)等人提出股价压力假设,认为股权出售增加股票供给量,从而引起股价的下跌,该假设可分为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假设和交易成本假设两类。价格压力假设认为由于不完全市场上不存在完全替代品,因此股票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上市公司股权出售将增加股票的供给,引起股价下跌,其下跌是用于补偿投资者为了吸收增加的股票,而调整其投资组合所发生的交易成本。而且认为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主要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如何使用从股市筹得的资金的看法和承销商发行新股的效率两个方面。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