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人事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博弈分析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15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人才地位的擢升,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外资企业、甚至中资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项目之一。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属于外来学科,对于外来事物的进入,传统中国人事部门的存在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究竟是完全取缔,还是融合更新,则需要进一步地探讨。从中国人事部诞生发展以及制度制定出发,结合西方人力资源部进行对比,进而得出结论:只有因地制宜、相互融合才能将人力资源管理功效发挥到极致。

    论文关键词:力资源;人事部;人力资源部

  1人事部与人力资源部的起源

  在古代,有一个部门称为“吏部”,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东汉改尚书常侍曹为吏曹,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为吏部。随后,清政府的责任内阁设立制诰、铨叙等局,吏部遂撤。而近代中国将对于具有人事职能管理的部门都统称为人事部。人力资源部这一概念来自于上世纪末的美国,它是将企业中各类人员形成的资源(即把人作为资源)进行管理的部门。为什么在这里要提到人事部与人力资源部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看似相近的两个词却代表了不同的或者说是职能上大小关系的两种部门。

  2人事部的特点

  对于人事部来讲,其工作内容上主要以一下三个特点为重:
  (1)对企业各类人员在组织结构上进行管理(比如:人员的组织关系变化等);
  (2)管辖范围:主要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
  (3)规章制度的制定。

  3人力资源部的特点

  人力资源部则有以下七个特点:
  (1)对企业中各类人员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进行管理(比如:除了组织关系外还涉及到结果内人员的适宜性等);
  (2)管理范围:企业中所有的员工;
  (3)规章制度的制订、执行和监督;
  (4)资源识别(或再识别)和配置(比如:对人员能力和性格的评定;结合岗位的要求,填入适宜的人员等);
  (5)企业文化的识别和建设(比如:本企业文化属于何种类型和特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需要时如何进行重塑?等);
  (6)管理模式的确定(如:根据企业文化特征,制定合适的管理模式,包括影星的规章制度和软性的价值导向等);
  (7)其他:培训、考核、意识等管理。
  不难看出,人力资源部在其职能范围上远远大于人事部,他不仅仅需要做到人事管理所需要的基本事宜,还要考虑到很多所述的衍生职能,将其推向企业开拓与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地位。

  4人力资源部的失效性

  先进的西方管理技术,在来到中国的同时,也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有时这些问题和导向足以导致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失灵,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们感觉到非常的困惑和苦恼,并且给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更为企业的发展扩张带来相当大的阻碍和隐患。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4.1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不足
  很多外企,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还是存在用亲人而不是用强人,因人设岗而不是因事设岗,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由于公司的足够壮大而没有更多地关注这样的小问题,导致企业的内部凝聚力的削弱,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而部分的平庸之辈占据着关键岗位,阻碍了人才的脱颖而出,优秀的员工晋升机会不大,晋升周期过长,这将造成大量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流失。

  4.2人力资源引进和培训制度不合理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同样存在限制了人力资本的供应范围的问题,在关键的岗位上,外来人员无法涉足,人力资本在封闭的圈子里循环,缺乏外来新鲜血液的输入,造成人力资源质量的递减。其次由于招聘范围狭窄,人力资本增长模式采用近亲繁殖方式,但是亲情关系也难以避免纷争这样导致人力资源的内耗。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