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山对话的历史逻辑(4)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4-16)“那日黑暗没有光明”(摩5:18)。从这些预言可以看出:上帝作为时间的主宰,其隐微的存在决定着末世终结的隐微特征。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启示了他的公义与慈爱的本性,但他把公义审判开始的时日即基督再临的时间隐藏了,因为只有当历史上的耶稣回到了他所来的地方成为信仰的基督的时候,只有当他再来的时候,作为时点的末世时间才被显明出来。难怪耶稣对尼哥底母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上帝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上帝独生子的名。”(约3:16-18)
耶稣告诉门徒:地上的人、天上的使者乃至人子,都不可能确知基督再临时作为时点的时间。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人也就只能生活在恐惧与颤栗中。不过,基督信仰的上帝还是一位慈爱的上帝。他借助耶稣的言说把末世的迹象向人表明出来,使信徒不再诚惶诚恐地生活。橄榄山对话,关于基督再临的隐微时间观念,由此具有它显白的教训:门徒必须随时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太25:13)对于人的理智而言是不可计算的,人不可能知道。而《马可福音》13章1-37节中,耶稣反复提醒门徒要警醒,经文有七处(13:5-“耶稣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13:9-“但你们要谨慎。” 13:23-“你们要谨慎,看哪,凡事我都预先告诉你们了。” 13:33-“你们要谨慎,警醒祈祷,因为你们不晓得那日期几时来到。” 13:34-“这事正如一个人离开本家,寄居外邦,把权柄交给仆人,分派各人当作的工,又吩咐看门的警醒。” 13:35-“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 13:37-“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是对众人说:要警醒。”)
在末世论的意义上,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差别在于:他必须在一生中随时想起基督将来的再临。甚至,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为此而预备。耶稣把人子再临事件比作挪亚洪水,这旨在强调不信的世人对再临的态度。“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部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太24:37-39)人子显现的日子,“又好像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灭了。”(路17:28-29)他希望门徒做“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太24:45-46)他即使在主人不在的时候,也依然对其托付的事情忠心耿耿,不要像那恶仆以为主人反正会迟到;他教导门徒做“聪明的拿着灯,又豫备油在器皿里”的童女(太25:4),迎接新郎。因为,主人和新郎的到来,是在他们“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太24:50)。否则,主人就不再是主人,新郎也不再是新郎,如果他们不能决定自己所来的时间的话。
上帝对于时间的绝对主权,正是他的绝对的全能性的体现。或许是基于这种意义,上帝才向他的受造物隐藏了末世时间的终点,目的是为了让人在敬畏与警醒中度日。
5隐喻的言说观
假如我们承认:时间除了时点和时段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之外,还有现在、过去、未来三因素。它们标明时间的相对刻度。其实,只要不是现在中的现在,就可能是过去或未来。过去是呈现过的肯定性的现在,未来是还未到来的否定性的现在,现在是在呈现着的现在。现在,不是一个时点而是一个时段,一个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时段。过去和未来都以现在为基点,过去远离现在而去,未来面向现在而来,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此得出时间的向度是从未来经由现在到达过去的,因为没有到来的未来和正在过去的过去,既无起点又无终点。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离不开现在。只有现在在我们中。我们也借着现在之在去深入过去与未来。
那么,现在之在在何处呢?现在从何处获取自己的在性呢?此问,把我们引向时间与历史的关系的言说上。如果在一段时段中只有在呈现着的现在而无作为个别事件的历史的介入,我们如何区别现在的现在与过去的现在或未来的现在呢?历史在词源上的“探究”涵义表明:历史是借着探究者在时间中出场的,而探究者的终极信仰,正好成为时间中的现在呈现的根本内容和保证。终极信仰在现在中呈现于不同的对象,生成时间历史论中的不同的时段。这种呈现本身所生成的事件,乃是历史性的。所以,历史和时间,实质上在相互给出一种刻度。它们彼此为对方承诺个别性的标志。我们能够利用公元时间观来为世界的历史给出有序化的过程,恰恰是因为:这种时间观,最为本质地同终极个别性的耶稣基督的言成肉身和肉身成言的事件相联系,同他的独特的灵生、爱道、受死、复活、升天、再临、审判相联系。这七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都同在上的上帝与在历史中的人绝对地相关。从公元时间观与耶稣基督的相关性中,我们从根本上发现了时间和历史在个别性上的内在相关性。
基督再临的末世论事件,是一个要在历史时间中发生的事件。这个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是耶稣本人,它的间接参与者是在上的上帝本身。上帝的隐秘存在,决定了他对基督再临的时间性的隐微的规定,同时决定着耶稣在谈论末世论事件时的话语方式――隐喻的言说方式。耶稣的橄榄山对话,尽管是对话,但言说者一直在言说,而倾听者始终在倾听。它的语言,除了隐喻外,便是劝告和预言,甚至在隐喻里也内含劝告和预言。这段对话,是以隐喻为主导的关于圣殿的毁灭、基督再临和末世审判的言说。
隐喻属于比喻的一种,它把某事物比拟为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隐喻的事物和被隐喻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这样的相似性,或许只有处于隐喻情景中的倾听者才能理解。这恰好是耶稣在他的言说中大量使用隐喻――通过描述某种具体情景来阐明一个抽象的真理――的原因。橄榄山对话里,耶稣用十个童女迎接新郎的故事来比喻人们对待天国的态度,用主人托付仆人的故事来比喻天国的奖赏原则,用牧人分别绵羊、山羊的故事来比喻人子的审判。这些比喻里,既有比喻的事物,又有被比喻的事物;在比喻的事物里,按照天国的正义原则,把童女分为聪明的与愚拙的、把仆人分为良善忠心的与又恶又懒的、把受审判的万民分为坐在王右边的由绵羊象征的义人与坐在王左边的由山羊象征的不义之人;而被比喻的事物表达的是基督再临的突然性和人子审判的公义性。这被区分的两者,和被比喻的事物形成一种正反关系。一个符合童女的新郎、仆人的主人、羊群的牧人的要求,一个不符合。联系到耶稣在言述了“撒种的比喻”后曾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太13:12)仆人受托比喻中耶稣有同样的结论,这表明:该比喻所指的观念,是人们对待福音的不同态度将有不同的回报。当然,它也可以用来指人子再临时对以色列人的审判。
不过,耶稣为什么要用比喻来言说基督再临呢?因为,基督的再临,一方面和隐秘的上帝相关,另一方面和人心的态度相关。对观福音中,耶稣在讲了撒种的比喻后,他的门徒寻问他为什么这样言说天国的奥秘?(太13:10-18,可4:9-13,路8:9-11)他的回答是:他是为了只让门徒知道而用比喻向不信的人隐藏“天国的奥秘”,这“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太13:13)他们“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得医治。(太13:15)他们拒绝上帝的赦免
耶稣告诉门徒:地上的人、天上的使者乃至人子,都不可能确知基督再临时作为时点的时间。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人也就只能生活在恐惧与颤栗中。不过,基督信仰的上帝还是一位慈爱的上帝。他借助耶稣的言说把末世的迹象向人表明出来,使信徒不再诚惶诚恐地生活。橄榄山对话,关于基督再临的隐微时间观念,由此具有它显白的教训:门徒必须随时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太25:13)对于人的理智而言是不可计算的,人不可能知道。而《马可福音》13章1-37节中,耶稣反复提醒门徒要警醒,经文有七处(13:5-“耶稣说,你们要谨慎,免得有人迷惑你们。”13:9-“但你们要谨慎。” 13:23-“你们要谨慎,看哪,凡事我都预先告诉你们了。” 13:33-“你们要谨慎,警醒祈祷,因为你们不晓得那日期几时来到。” 13:34-“这事正如一个人离开本家,寄居外邦,把权柄交给仆人,分派各人当作的工,又吩咐看门的警醒。” 13:35-“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 13:37-“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是对众人说:要警醒。”)
在末世论的意义上,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差别在于:他必须在一生中随时想起基督将来的再临。甚至,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为此而预备。耶稣把人子再临事件比作挪亚洪水,这旨在强调不信的世人对再临的态度。“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部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太24:37-39)人子显现的日子,“又好像罗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买又卖,又耕种又盖造。到罗得出所多玛的那日,就有火与硫磺从天上降下来,把他们全灭了。”(路17:28-29)他希望门徒做“忠心有见识的仆人,为主人所派,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太24:45-46)他即使在主人不在的时候,也依然对其托付的事情忠心耿耿,不要像那恶仆以为主人反正会迟到;他教导门徒做“聪明的拿着灯,又豫备油在器皿里”的童女(太25:4),迎接新郎。因为,主人和新郎的到来,是在他们“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太24:50)。否则,主人就不再是主人,新郎也不再是新郎,如果他们不能决定自己所来的时间的话。
上帝对于时间的绝对主权,正是他的绝对的全能性的体现。或许是基于这种意义,上帝才向他的受造物隐藏了末世时间的终点,目的是为了让人在敬畏与警醒中度日。
5隐喻的言说观
假如我们承认:时间除了时点和时段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之外,还有现在、过去、未来三因素。它们标明时间的相对刻度。其实,只要不是现在中的现在,就可能是过去或未来。过去是呈现过的肯定性的现在,未来是还未到来的否定性的现在,现在是在呈现着的现在。现在,不是一个时点而是一个时段,一个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的时段。过去和未来都以现在为基点,过去远离现在而去,未来面向现在而来,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此得出时间的向度是从未来经由现在到达过去的,因为没有到来的未来和正在过去的过去,既无起点又无终点。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离不开现在。只有现在在我们中。我们也借着现在之在去深入过去与未来。
那么,现在之在在何处呢?现在从何处获取自己的在性呢?此问,把我们引向时间与历史的关系的言说上。如果在一段时段中只有在呈现着的现在而无作为个别事件的历史的介入,我们如何区别现在的现在与过去的现在或未来的现在呢?历史在词源上的“探究”涵义表明:历史是借着探究者在时间中出场的,而探究者的终极信仰,正好成为时间中的现在呈现的根本内容和保证。终极信仰在现在中呈现于不同的对象,生成时间历史论中的不同的时段。这种呈现本身所生成的事件,乃是历史性的。所以,历史和时间,实质上在相互给出一种刻度。它们彼此为对方承诺个别性的标志。我们能够利用公元时间观来为世界的历史给出有序化的过程,恰恰是因为:这种时间观,最为本质地同终极个别性的耶稣基督的言成肉身和肉身成言的事件相联系,同他的独特的灵生、爱道、受死、复活、升天、再临、审判相联系。这七个方面的每一个方面,都同在上的上帝与在历史中的人绝对地相关。从公元时间观与耶稣基督的相关性中,我们从根本上发现了时间和历史在个别性上的内在相关性。
基督再临的末世论事件,是一个要在历史时间中发生的事件。这个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是耶稣本人,它的间接参与者是在上的上帝本身。上帝的隐秘存在,决定了他对基督再临的时间性的隐微的规定,同时决定着耶稣在谈论末世论事件时的话语方式――隐喻的言说方式。耶稣的橄榄山对话,尽管是对话,但言说者一直在言说,而倾听者始终在倾听。它的语言,除了隐喻外,便是劝告和预言,甚至在隐喻里也内含劝告和预言。这段对话,是以隐喻为主导的关于圣殿的毁灭、基督再临和末世审判的言说。
隐喻属于比喻的一种,它把某事物比拟为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事物。隐喻的事物和被隐喻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似性。这样的相似性,或许只有处于隐喻情景中的倾听者才能理解。这恰好是耶稣在他的言说中大量使用隐喻――通过描述某种具体情景来阐明一个抽象的真理――的原因。橄榄山对话里,耶稣用十个童女迎接新郎的故事来比喻人们对待天国的态度,用主人托付仆人的故事来比喻天国的奖赏原则,用牧人分别绵羊、山羊的故事来比喻人子的审判。这些比喻里,既有比喻的事物,又有被比喻的事物;在比喻的事物里,按照天国的正义原则,把童女分为聪明的与愚拙的、把仆人分为良善忠心的与又恶又懒的、把受审判的万民分为坐在王右边的由绵羊象征的义人与坐在王左边的由山羊象征的不义之人;而被比喻的事物表达的是基督再临的突然性和人子审判的公义性。这被区分的两者,和被比喻的事物形成一种正反关系。一个符合童女的新郎、仆人的主人、羊群的牧人的要求,一个不符合。联系到耶稣在言述了“撒种的比喻”后曾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太13:12)仆人受托比喻中耶稣有同样的结论,这表明:该比喻所指的观念,是人们对待福音的不同态度将有不同的回报。当然,它也可以用来指人子再临时对以色列人的审判。
不过,耶稣为什么要用比喻来言说基督再临呢?因为,基督的再临,一方面和隐秘的上帝相关,另一方面和人心的态度相关。对观福音中,耶稣在讲了撒种的比喻后,他的门徒寻问他为什么这样言说天国的奥秘?(太13:10-18,可4:9-13,路8:9-11)他的回答是:他是为了只让门徒知道而用比喻向不信的人隐藏“天国的奥秘”,这“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太13:13)他们“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得医治。(太13:15)他们拒绝上帝的赦免
上一篇:黑格尔的现代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