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与政治间的海德格尔(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的的尊严。同时它也失去了对存在的开放性。经济上,技术上,种族上的全体动员的结果是「世界之暗蔽」[Verduesterung der Welt],对此海德格尔作了十分形象的表述﹕「诸神逃离,大地之破坏,人的群体化,对一切创造性和自由的仇恨猜疑」。(同上,第二十九页)

海德格尔所描述的这幅阴暗的图景,也是一九三五年德国现实的写照。一九三三年起义之精神已经受到威胁。在外部受到美国(=技术总动员)和俄国(=经济总动员)的威胁。「这个欧洲总是盲目跃进,自寻灭亡。如今处在来自俄国和美国的两方面的压迫之下。形而上学地看,美国和俄国完全是一回事。同样都是脱缳的技术化和组织化,是对正常人的无根的组织。当技术占领了地球上的最后一个角落、可以对之在经济上任意盘剥之时,当在随便甚么地方、随便甚么时间里发生的任何一件事件,都可以任意快捷地为我们通达......如果时间只剩下了快速,瞬息和同时,而一切来自民族的所有人生此在的、作为历史的时间销声匿?之时,如果成千上万的人集中就形成了胜利凯旋的话--然后又会怎么样呢﹖在这光怪陆离,躁动喧嚣之外,仍然有一个问题像幽灵一样徘徊﹕为了何故﹖--何所往﹖--然后又如何呢﹖」(同上,第二九页)

但起义之精神还受到来自内部的威胁,那就是种族主义的威胁(「一个民族的生命群体和种族的有组织性导向」)。

在纳綷\主义革命中,海德格尔看到抵御无可救药的现代发展的一种力量。对他来说,这正是这个「运动的伟大和内在真理之所在」。(同上,一五二页)但一九三五年他看到一种危险,有着最佳的推动力的运动有满盘皆输的危险,有成为「被脱缳的技术化和组织化,对正常人的无根的组织。」的牺牲品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位哲学家挺身而出,捍卫革命暴动的原初真理。他必须耐心的武装自己。「哲学本质上就是不迎合时代之要求的。因它属于那为数不多的事物的一群,它们的命运就是从来在所在时代的那个今天里(自己所处的时代,从来就)找不到直接的共鸣,也从来不应找到。」

他只字不提自己刚刚放弃的尝试﹕企图在当时代寻求直接的共鸣的努力。在哲学抓权失败之后,海德格尔又回到孤独的哲学之中。如荷尔德林的榜样一般,哲学欲以个人的苦斗来防止世界晦暗的时代危险。从自己的政治上的短途旅行的失误中他学习到﹕为真实东西的所作的准备工作,非朝夕之事。虽则「亲身存在之启示」[Offenbarwerden des Seyns] 已偶或生发于哲学中 -- 于他的哲学中,但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这个事变才会辐射到整个社会里去,并从根本上改构这个社会。因此,这段时间只能是贫困的时代。思想者,无论是荷尔德林还是海德格尔,都必须在这个形而上学的艰难之处坚持忍耐,保持坚记未竟之业。

海德格尔对他的哲学幻想坚定不移,但他却开始把这种幻想从同纳綷\主义的牵扯中解脱出来。

对海德格尔来说,实在地存在的纳綷\主义曾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革命,是在民族共同体的根基上的一种「亲身存在的启示」 [Offenbarwerden des Seyns] 。如今在他看来,它却越来越滑向一种被出卖了的革命的体系。因此真正的纳綷\主义者--海德格尔一直觉得自己与它有认同感--必须变成贫困时代的思想家。

海德格尔把他的任校长的失败变成了好东西,在他的存在历史中,他把自己描述为先驱。只不过他来得过早,因此陷入被时代碾碎抛弃的危险之中。他成为了荷尔德林难兄难弟。



 

 

注释
1. 编者注:本文节录自 Safranski :《一位来自德国的大师》(Ein Meister aus Deutschland), Muenchen 1994。第十六章 ,文中 [ ] 号内的文字一律为编者的增补。
2 H. Arendt, Vom Leben des Geistes. Das Denken. Muechen, 1989. S. 196.
3 编者注:Todtnauberg是位于黑森林内的一个村区,为海德格的小舍之所在地,《存有与时间》即于该处成书。
4. Nietzsche, Wille zur Macht, Frankfurt a.M., 1992. S. 297f.
5 编者按:\"Nationalsozialismus\" 在本文统译为「纳綷\主义」,转为形容词时则按文理译为「纳綷\的」或「纳綷\主义的」。\"Nationalsozialismus\" 一词之直译为「国家社会主义」,「纳綷\主义」是据简写 \"Nazi\" 音译而成。
6V. Farias, Heidegger und der Nationalsozialismus, Frankfurt a.M. 1987. S. 273, 274
7 同上,276
8 同上,278
9 K. Loewith, Mein Leben in Deutschland vor und nach 1933. Ein Bericht, Frankfurt a.M. 1989. S. 58
10E. Salin, Hoelderlin im Georgekreis, Godesberg 1950. S. 13
11M. Kommerell, Der Dichter als Fuehrer in der deutschen Klassik, Frankfurt a.M. 1942. S. 5
12F. Hoelderlin, Saemtliche Werke und Briefe. Hg. von G. Mieth. Muenchen 1970. Bd, 2, S. 94
13R.M. Rilke, Werke. 6 Bde. Frankfurt a.M. 1987. Bd. 2, 94
14F. Hoelderlin, Hyperion, Werke Bd. 1.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