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与《性自命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有许多以“心”为形符的字,如“德”、“仁”、“义”之类,这种现象也存在于其他简文中,所以有学者联系大约同时代的“平山三器”也有类似的情况,认为在这个时代的前后,出现了一个重“心”的时代。(余治平《哲学本体视野下心、性、情、敬探究》,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名出版社,2000年)这种重“心”的思想是战国以来礼乐崩坏益发不可收拾的情况下,人对自身进行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在《性》中,“心”仍然是现象世界中实体存在,是感性认识开始的地方,因而不具备本体的意义。惟其如此,心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并因此而对“性”、“情”产生影响。心与性:“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人之虽有性,心弗取不出”,“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可见,与生俱来的“性”,由于受到人心的影响,在后天的时候发生了变化而具有形态各异的表现,心使得先天的性转化为真实的性,心对性的决定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所以性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心的培养,养心就是养性。心与情:简文贵真情,情生于心,然而“虽能其事,不能其心”,如果“求其心有伪也,弗得之矣”,因而“学者求其心为难”。可见,求真情也就是求真心。简文的下篇着重论述如何求真心,“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人虽然会刻意伪装,但终究不能永远伪装下去,“其过十举,其心必在焉,察其见者,情焉失哉?”心中所想,在行动中必有所表现,所以“君子身以为主心”。
正因为心与情、性有如此重要的关系,尤其是心与性的关系,所以如何使人心有定志就是简文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人心有好恶,容易受到外物的诱惑而产生喜怒哀乐之情,心成为沟通人情、性与外物的桥梁。于是《性》提出了“心术”这一观念。在先秦传世文献中,“心术”见于《墨子·非儒》、《墨子·号令》、《管子·七法》、《管子·心术》、《荀子·非相》、《荀子·解蔽》、《鹖冠子·度万》,由于《韩诗外传》与《淮南子》、《说苑》中的材料多采自先秦,所以它们中对“心术”的论述也可以看作是先秦的材料。心术者,心之所由也,也就是人心交接外物的方式,它直接关系到人对道的体验与把握,关系到人道德本心的构建,所以《性》认为“凡道,心术为主”。《管子·七法》云:“实也,诚也,原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这是从正面来界定心术,《礼记·乐论》云:“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这是从反面说的,所谓“治心术,则不妄喜怒”。
如何治心术呢?《性》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即礼乐和敬。“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又说“礼作于情”,所以“道”即是礼乐。(连劭名《论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的“道”》,《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求心以音乐为速,何哉?“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听乐有感,咏思动心,久而久之便可以生德于人的心中。但礼为节文,其生于外,其所治者为人情,而要节制人性,则又需要“敬”。“义,敬之方也;敬,物之节也。”敬是人与外物交接的准则,尤其重要的是,敬所体现的是主体在道德约束下的自律,是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礼以治外,敬以主内;礼以节情,敬以导性。惟其如此,人才能心有定志,身为心主,情性合一,从而不诱于外物,不妄生喜怒而臻于至道。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性》与子游的关系。首先,子游的“性”论直承孔子为自然人性论,论述已具上文,这与《性》的人性论主张是一致的。其次,子游贵情,这一点见诸《礼记·檀弓》,有人以子游有“直情而径行,戎狄之道”之论,遂以为与《性》论情不同,其实不然,二者都强调“礼生于情”,主张以礼节情。不仅子游如此,儒家言情,莫不如此。而且传世的先秦文献来看,孔门弟子,只有子游有较为完整的“情”论,可以认为子游于孔门最为重情。这一点也与《性》一致。其次,我认为孔门心学一派是由子游开创的,这与子游对礼所谓的构建及道的弘扬分不开。《礼运》篇子游曾言及心与人情好恶、心与礼的关系,“故欲恶者,人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情性藏于人心,治心需以礼,这种思想与《性》也是一致的。孔门之中,子游以“文学”著名,他的礼乐治民思想以及为礼以敬的思想分别见诸《论语·为政》及《论语·阳货》。所以,就《性》所表现的思想而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出自子游。
现在学界已普遍认为《性》中的“善不善,性也”,与性有善恶论无关。而把它与世硕、漆雕开、宓子贱联系起来,已不大可能。另外一个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公孙尼子有可能是《性》的作者,因为《性》的许多表述与传为公孙尼子所作的《乐记》多有重合之处。果真如此吗?我们可不厌其烦,做一个详细的比较。比较所依据的主要材料有赵建伟《郭店竹简〈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笺》(《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刘昕岚《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笺释》(《北京大学研究生杂志》1999年第1期)、刘昕岚《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笺释》(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中的《性自命出》部分(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李天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
相同的表述主要见于《乐记》。以人生而有性则又见于《中庸》、《孟子·告子上》。《礼运》以“欲恶”为心之“大端”,强调外物动性,也有“心无定志”的含义。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
相似的表述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运》、《乐记》、《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与《逸周书·官人解》同)、《孟子·公孙丑上》。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相似表述见于《中庸》、《孔子家语·本命》。
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运》、《乐记》、《庄子·天运》。
始者近情,终者近义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运》、《乐记》,《诗大序》“发乎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止乎礼义”与之同。
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运》、《乐记》。
金石之有声,弗扣不鸣;人之虽有性,心弗取不出。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记·学记》、《庄子·天地》、《墨子·非儒下》、《淮南子·诠言训》。
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变之也。
相似的表述见于《荀子·劝学》。其下的一大段简文都是强调学的重要性,很多话见诸《荀子》。孔子好学,也重视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凡道,心术为主。
关于“心术”,上文有论,于此不赘。
礼作于情,或兴之也。当事因方而制之,其先后之序则义道也。有序为之节,则文也。致容貌所以文,节也。
“礼作于情”是当时的共识,《礼运》、《礼器》、《乐记》等都有相同的表述。此外这段还详细的交代了制礼所应考虑的因素、原则、顺序等,对此讨论最详细的当所《礼器》。
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记·哀公问》、《礼器》。
笑,礼之浅泽也;乐,礼之深泽也。
重乐是儒家思想的共性,《论语》、《礼记》多相关记载。子游为武城宰,大力提倡乐教,认为“小人学道则易使,君子学道则爱人”,也正是以“礼”泽为深的思想反映。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性》着重谈乐之感人以及古乐益(淫)乐的对人
正因为心与情、性有如此重要的关系,尤其是心与性的关系,所以如何使人心有定志就是简文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人心有好恶,容易受到外物的诱惑而产生喜怒哀乐之情,心成为沟通人情、性与外物的桥梁。于是《性》提出了“心术”这一观念。在先秦传世文献中,“心术”见于《墨子·非儒》、《墨子·号令》、《管子·七法》、《管子·心术》、《荀子·非相》、《荀子·解蔽》、《鹖冠子·度万》,由于《韩诗外传》与《淮南子》、《说苑》中的材料多采自先秦,所以它们中对“心术”的论述也可以看作是先秦的材料。心术者,心之所由也,也就是人心交接外物的方式,它直接关系到人对道的体验与把握,关系到人道德本心的构建,所以《性》认为“凡道,心术为主”。《管子·七法》云:“实也,诚也,原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这是从正面来界定心术,《礼记·乐论》云:“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这是从反面说的,所谓“治心术,则不妄喜怒”。
如何治心术呢?《性》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即礼乐和敬。“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又说“礼作于情”,所以“道”即是礼乐。(连劭名《论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的“道”》,《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4期)求心以音乐为速,何哉?“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听乐有感,咏思动心,久而久之便可以生德于人的心中。但礼为节文,其生于外,其所治者为人情,而要节制人性,则又需要“敬”。“义,敬之方也;敬,物之节也。”敬是人与外物交接的准则,尤其重要的是,敬所体现的是主体在道德约束下的自律,是主体的一种自觉行为,“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礼以治外,敬以主内;礼以节情,敬以导性。惟其如此,人才能心有定志,身为心主,情性合一,从而不诱于外物,不妄生喜怒而臻于至道。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性》与子游的关系。首先,子游的“性”论直承孔子为自然人性论,论述已具上文,这与《性》的人性论主张是一致的。其次,子游贵情,这一点见诸《礼记·檀弓》,有人以子游有“直情而径行,戎狄之道”之论,遂以为与《性》论情不同,其实不然,二者都强调“礼生于情”,主张以礼节情。不仅子游如此,儒家言情,莫不如此。而且传世的先秦文献来看,孔门弟子,只有子游有较为完整的“情”论,可以认为子游于孔门最为重情。这一点也与《性》一致。其次,我认为孔门心学一派是由子游开创的,这与子游对礼所谓的构建及道的弘扬分不开。《礼运》篇子游曾言及心与人情好恶、心与礼的关系,“故欲恶者,人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情性藏于人心,治心需以礼,这种思想与《性》也是一致的。孔门之中,子游以“文学”著名,他的礼乐治民思想以及为礼以敬的思想分别见诸《论语·为政》及《论语·阳货》。所以,就《性》所表现的思想而言,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出自子游。
现在学界已普遍认为《性》中的“善不善,性也”,与性有善恶论无关。而把它与世硕、漆雕开、宓子贱联系起来,已不大可能。另外一个较为主流的观点认为公孙尼子有可能是《性》的作者,因为《性》的许多表述与传为公孙尼子所作的《乐记》多有重合之处。果真如此吗?我们可不厌其烦,做一个详细的比较。比较所依据的主要材料有赵建伟《郭店竹简〈忠信之道〉〈性自命出〉校笺》(《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2期)、刘昕岚《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笺释》(《北京大学研究生杂志》1999年第1期)、刘昕岚《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笺释》(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丁原植《郭店楚简儒家佚籍四种释析》中的《性自命出》部分(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李天虹《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
相同的表述主要见于《乐记》。以人生而有性则又见于《中庸》、《孟子·告子上》。《礼运》以“欲恶”为心之“大端”,强调外物动性,也有“心无定志”的含义。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
相似的表述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运》、《乐记》、《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与《逸周书·官人解》同)、《孟子·公孙丑上》。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相似表述见于《中庸》、《孔子家语·本命》。
道始于情,情生于性。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运》、《乐记》、《庄子·天运》。
始者近情,终者近义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运》、《乐记》,《诗大序》“发乎情,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止乎礼义”与之同。
好恶,性也;所好所恶,物也。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运》、《乐记》。
金石之有声,弗扣不鸣;人之虽有性,心弗取不出。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记·学记》、《庄子·天地》、《墨子·非儒下》、《淮南子·诠言训》。
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变之也。
相似的表述见于《荀子·劝学》。其下的一大段简文都是强调学的重要性,很多话见诸《荀子》。孔子好学,也重视学,“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凡道,心术为主。
关于“心术”,上文有论,于此不赘。
礼作于情,或兴之也。当事因方而制之,其先后之序则义道也。有序为之节,则文也。致容貌所以文,节也。
“礼作于情”是当时的共识,《礼运》、《礼器》、《乐记》等都有相同的表述。此外这段还详细的交代了制礼所应考虑的因素、原则、顺序等,对此讨论最详细的当所《礼器》。
君子美其情,贵其义,善其节,好其容,乐其道,悦其教,是以敬焉。
相似的表述见于《礼记·哀公问》、《礼器》。
笑,礼之浅泽也;乐,礼之深泽也。
重乐是儒家思想的共性,《论语》、《礼记》多相关记载。子游为武城宰,大力提倡乐教,认为“小人学道则易使,君子学道则爱人”,也正是以“礼”泽为深的思想反映。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性》着重谈乐之感人以及古乐益(淫)乐的对人
上一篇:朱熹治学方法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