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孔孟道德修养思想之比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论文关键词〕 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之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各自的思想特色,对之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和开发其中之思想精髓和理论精华,对于开启我们今日之心智无疑大有裨益。 

  
   “修养”一词本为“修身养性”之意。《孟子•尽心上》中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宋代程颐后来将“修身”与“养性”结合起来,提出了“修养”这一概念。其主要含义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 学识、技艺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学习、磨炼、陶冶和提高的实践活动,以及经过自身的不懈 努力所最终实现的程度和达到的境界。因此,修养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思想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理论修养、技艺修养等等。道德修养主要是指社会个体在个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的道德情操和所达到的道德境界。中国儒家伦理文化非常重视个体的道德修养,并将其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础。孔子、孟子开创了儒家文化发展之先河,在他们那里有着非常丰富而精辟的道德修养思想。在如何通过道德修养铸造自我品性方面,孔子和孟子既具有认知上的共同性和传承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思想特色。
  
  一、孔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一个人之所以要进行自我的道德修养,其目的在于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人格。在孔子那里,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其次是“君子”。在孔子看来,只有尧舜这样的圣德明君才算得上是圣人,一般人是很难达到圣人之境的。所以,在个体的道德人格追求上,孔子充分认识到如果要求每一个人都成为圣人事实上是很不现实的。于是,孔子从现实可能性的角度指出:“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可见,孔子在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上非常务实,主张“圣人若不可求,可求君子”,一个人若能达到君子之境亦可也。那么,圣人之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它与君子之境的差异又在哪里呢?孔子认为,圣人之为圣人,其关键在于他能够实现“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的统一,从而对现世乃至后世以积极的影响,所以圣人能够做到不朽,即所谓“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 ?传•?襄公二十四年》)。而君子则不同,孔子认为君子的人格应当是“智、仁、勇”的统一。所谓“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也就是说 ,一个人只要能够知仁愿为而不惑,知仁善为而无忧,知仁勇为、知仁敢为而不惧,在必要 的时候能够做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话,就算是君子了。孔子的期望是:“ 圣人之境”要追求,“君子之德”是基础。那么,一个人应当如何努力才能培养自己的“君子之德”,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圣人之境”呢?孔子指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即欲成德,先修身,强调只有通过自我的道德修养才有可能铸大德、成大器。孔子将如何进行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称作“为仁之方”,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欲仁得仁”。即在道德修养问题上,个体自身首先要有这方面的内在欲求,孔子认为道德修养是主体自己的事情,自己都没有对“仁”的追求,那怎么能够“成仁”呢?自己首先要“欲仁”,没有这个前提,什么也实现不了。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同时,在成就自我的道德人格方面,孔子一直主张“道不远人”,即道德的追求并非遥不可及,“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自己有这个欲求,有这个决心,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我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 至矣。”(《论语•述而》)“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二是“善学知仁”。孔子认为要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就必须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善恶、辨是非、别美丑、明事理,故“唯善学者方能知仁也”。孔子非常强调“学”与“思”的统一,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善不善“学”,关键看会不会“思”,只学不思枉学也!在学与思的过程中,孔子特别强调应该多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在社会生活中“多见”、“多闻”,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另外,还要善于在生活中向有德性的人学习,时刻注意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他们相对比,主动地“见贤思齐”。他特别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真正感知“仁”的存在,真正把握“仁”的?本质。?
  三是要“克己为仁”。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过程并不是一条坦途,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能够战胜自我,排除各种杂念,克制各种欲望,抵御各种诱惑,即必须“克己”才能“为仁”。为了让自己的身心少受外界的侵扰,孔子主张人们应当主动地以“礼”克己,最好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外在的诱惑小了,内在的杂念少了,一个人就更能把持住自己。所以,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
  四是要“内省思仁”。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必须不断地反省自我,他将这种反省称之为“自讼”,主张每个人都应当“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在“自 讼”的过程中应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多从自身找原因,严格要求自己。要能够通过“自讼”以“仁”的标准来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以“内省思仁”的方式寻找自身的不足。自我道德的完善以“知不足”为前提,只有“知不足”方能“思过而改之”。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只有内省吾身,改之为贵,方能成就自我。孔子说在自我道德修养方面,自己最大的担心就是唯恐“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如果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五是要“力行近仁”。在个体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的过程中,孔子非常重视道德实践活动。在他看来,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道德修养必须身体力行地去努力,才能越来越接近乃至达到“仁”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谓的“力行近乎仁”。所以,孔子认为道德修养切忌“空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一定要身体力行地去做,方能成气候。他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做任何事情都应当笃实 躬行,言行一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只要身体力行地去做了,那么“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六是要“磨炼成仁”。孔子认为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修身乃人终身之事。他称自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此,道德修养需要终身的反复磨炼才能成大器。在这方面必须态度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必须按照《诗经》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方式追求自我在道德上的至善;必须“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永不放弃。在孔子看来道德修养“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住也”(《论语•子罕》),所以必须持之以恒。

   二、孟子的道德修养思想
  
  在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人格境界上,孟子的认识与孔子不同,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实践。所以,孟子指出:“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只要愿意并付诸努力,那么“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孟子的认识与他的人性论密不可分,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四个“善端”,据此,人人都能够成善达仁,成为圣人。所以,成就圣人之境关键要“存心保善”,“寡欲养心”,通过“反求诸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孟子看来,现实社会中之所以很多人不能成为圣人,关键就在于他们为外在的名利所惑,不注重心性修养,从而使得四心皆失,而不能成为圣人。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