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辨析(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成王之母邑姜。都是九人治外,她一人治内的大才。孔子对此并无异辞、贬辞。

父权社会,政治是妇女的禁区。个别偶然有机会接近权力中枢的妇女,一旦想实现其为公的本能,也想治国平天下,造福黎民百姓,只得采取非常手段,以牺牲自己的“灵与肉”为代价,往往给历史留下别具特色的创痕,成了非难和谴责的对象,作了历史异化的双料牺牲;连蹂躏她们的男人的一切罪恶都一塌刮子扣到她们头上。这就是所谓妇女祸水论。还专门创造了一个名词:“女祸”。西方文化之轻视、诬枉妇女的记录至今被津津乐道。《圣经》中的夏娃不过是上帝为让亚当高兴,而取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的。就是这个夏娃经不住蛇的诱惑而首先采食禁果,还唆使亚当也吃,致使二人同犯禁令而被逐出伊甸园。希腊神话中违嘱打开宝盒,放出各种灾害、祸患和疾病的小妖,散布大地,使人类陷入悲惨境地的,又是“众神之父”的宙斯企图毁灭人类而创造的美女潘多拉。固然,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形式;可是,天啊,为什么一定指派我们男人扮演这个轻视妇女的不光彩的角色呢?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李笠翁说,人生如戏台,只有两个演员:“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转引自《论语别裁》)女人被男人挤到后台,但男人即使在前台那一阵子也离不开女人。利用了,玩腻了,一脚踢开,还要不仅倒打一靶,说女人多坏多坏;而且嫁祸于人,把自己祸国殃民、亡国灭种的罪责诿之妇女。诚如后蜀王妃花蕊夫人被俘后对宋太祖赵匡胤所答:“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男儿。”如果站在妇女的立场,倒是应该说“唯男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敬之则不重,疏之则凶残。”难怪在许多成年妇女中流行一句名言:“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有意思的是,这句话,不论句式,还是句意,都是全称判断;而实际上,就连说这话的妇女自己也不认为这“男人”是指所有男人。

说句良心话,妇女的贡献比男人大的多。人类历史百万年,其中父系社会不过万把年。整个人类就是在妇女的引领下进入文明时代的。东汉《风俗演义》说:炼石补天的女娲最初用水和泥涅了人,并教之男女相爱,生儿育女,主宰世界,管理万物。和基督教的圣母玛利亚相类似,中国神话系统中,总执天道最崇高之神的玉皇大帝(相当于人世的天子),就是王母娘娘(西王母)的儿子。和“女子无才便是德”论相反,妇女的天赋起码不比男人低。明后期激进思想家李贽就热情赞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才能“胜高宗十倍,中宗万倍矣。”(《藏书·后妃·唐太宗才人武氏》)她留下的无字碑,就充分说明她的自信和气度。古今帝王无数,有几个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和后人的评说。正是:“独立高峰望八都,黑云散后月还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吕纯阳。转引自《论语别裁》)

总之,不仅参政权,连受教育权也基本被剥夺了。“有教无类”的孔子,弟子三千,大贤七十二,竟无一个女弟子。这只能说,在轻视妇女的父权社会,孔子尊敬妇女的努力并不能扭转乾坤。就这样,人类智慧资源的一半被白白浪费了万把年。人类如不陷入这一误区,早就走出阶级社会,进入大同了。不过,这正是人类只能通过异化实现发展的自然进程。如果这也归咎孔子,上帝也要妒忌的。

2、《诗经》中的妇女观

孔子的妇女观是历史上的妇女观的发展。西周以来成书的《诗》、《书》、《易》、《礼》、《乐》、《春秋》,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孔子创立儒学以“六经”为源泉。他学的是六经,教的是六经。六经中的妇女观是孔子妇女观的源。主要谈《诗》和《易》的妇女观。

先谈《诗》。《国风》大半是言情之作。朱熹称之为“男女相悦之诗”、“淫奔之诗”。“世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歌咏,各言其情者也。”男女在求偶聚会中唱和的诗歌,反映社会风习、制度,符合当时的礼,故能流传。从《诗》看,妇女婚姻自由。“氓之蚩蚩,报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卫·氓》)年轻姑娘到市场作买卖,谈恋爱,让情郎托媒求婚。后来丈夫变心,就拉倒、离婚。“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发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庸·柏周》)姑娘爱上青年,山盟海誓,母亲强迫她嫁给别人,他发誓宁死不肯。“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郑·秦洧》)郑俗,春季男女青年聚会游乐,谈情说爱,互赠信物,犹如今日之花儿会和对歌会。《邶·凯风》说的是一个有七个儿子的母亲,因家境贫寒而改嫁,儿子责备自己无力赡养老人“我无令人”,并赞扬“母氏圣善”。母子都无“再嫁”的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小雅·斯干》却有明显的重男轻女思想:“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湟湟,朱市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无非(错误)无仪(邪僻),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但细玩全诗,仍不过是“内外有分”的实际描绘。上面还有一段说生儿育女都是梦寐以求的家族兴旺的徵兆的话:“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虫维蛇,女子之祥。”其重男轻女的程度远非今日可比。

早在孔子以前,就把《诗经》当作德育课本了。楚庄王(纪前613-591)让士褒×教太子,士褒×去请教申叔,申叔说:“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先王之世系)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国语·楚语上》)

孔子对以歌颂爱情为主的《诗经》推崇备至,就思想性打保票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子曰:师挚之始,《关睢》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泰伯》)“乱”乐之终章。鲁国的大乐师把《关睢》当作压轴的曲调,听其来非常优美、充实,是可以淳化风俗的。所以《史记》说:“《关睢》之乱,以为风始。”孔子对《诗》爱不释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认为可施于礼义。(《史记·孔子世家》)在“言语异声,文字异形”(《说文》)的先秦,《诗》是用通行的语言(“雅言”)、文字,配有统一的乐调,可以通行全国的读本;是游说、国际交往的共同语言;国际会议,引《诗》结盟。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季氏》)熟读《诗》,内政、外交都可以办好:“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古代知识简单,《诗》被视为百科知识全书:“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不仅如此,《诗》还是判定一个人文化素养和仁本质的层次的标志:“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子夏问《诗经》上说,“笑的媚人,眼睛传神,犹如锦上添花,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好底子绣花才好看。”子夏说,是否先有人的善良本性才产生礼呢?”孔子说,“你能深刻领会、发挥我的思想,可以和你谈《诗》了。”)“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

孔子为什么这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