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种调和的态度,在中外都有类似的表达:斯宾诺莎提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中国自古就认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孔子要“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人间世》借孔子的嘴说“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指出自然的本性和事理的必然是不可不尊重的,所以“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又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是矣”[9](语录十一) “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10](卷四)一类的说法,都是调和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温和决定论的论调。
铃木大拙也表达过“不昧因果”,他有过禅的体验,曾回忆在美国参禅时深入的体验“突然间我明白了‘肘不向外屈’这句禅语的意味。尽管‘肘不向外屈’这句话似乎表示一种必然的法则,但我蓦然看出此种限制乃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在,并因此感到所有一切有关意志自由的整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11](P28)
可见,在佛教看来,自由就是自由地选择必然,就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而不自由并不是指饿了可以不吃饭,困了不需要睡觉,而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谁,千般计较。”[12](卷六)“胳膊肘往外拐”是必然,顺着胳膊肘往外拐就是自由,非要别扭着内拐才是不自由。
参考文献:
[1] 舍尔巴茨基 著. 佛教逻辑[M]. 宋立道、舒小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 杂阿毗昙心论[M]. 大正藏[M]. 日本:东京弘教书院,1880-1885。
[3] 金岳霖 著. 知识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 拉·梅特里 著. 人是机器[M]. 顾寿观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 霍尔巴赫著. 自然的体系[M]. 管士滨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 N.施皮尔伯格、B.D.安德森 著. 震撼宇宙的七大思想[M]. 张祖林、辛凌 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7] 杜继文. 禅,禅宗,禅宗之禅[A]. 禅学研究[C]第3辑.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8] 张中行 著. 顺生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9] 程颢、程颐 著,朱熹 辑. 二程全书[M]. 上海:中华书局,1936。
[10] 黎靖德 编,王星贤 点校. 朱子语类[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11] 铃木大拙 著. 禅天禅地[M]. 台北:志文出版社,1981。
[12] 释道原 编. 景德传灯录[M].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
The Problems of Freedom Will and Determinism in the Light of Pai-chang’s Fox
Abstract:Since Buddhist believe in cause and effect, as well as comeuppance, they are determinis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tick to moral law, which is freedom will. Buddhist, as soft-determinist, accept the compatibility of freedom will and determinism through an analytical study of concepts. Freedom is nothing but the immediate conscious of freedom, and freedom is relative to compulsion, but not to determinism. Choosing inevitability freely is the finally answer.
Key words: free will; determinism; Pai-chang’s f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