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蕺山“虚无”思想论略(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之语。

三 不可因蕺山有指摘“无善无恶”之说的言论而否认其有虚无思想

王门“无善无恶”之说是自境界而言的虚无思想57,蕺山对其有颇多指摘之辞,是否即可据此否认蕺山具有虚无思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蕺山对阳明“无善无恶”说的批评多不如理,存在着严重的误会。

“无善无恶”之说在不同的义理背景下有不同的含义。蕺山批评阳明“无善无恶”说时,并未意识到阳明所说“无善无恶”就是他自己所说的“无意”,而将其误认为告子的“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之说。如说:

心可言无善无恶,而以正还心,则心之有善可知。意可言有善有恶,而以诚还意,则意之无恶可知。“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以为桮棬也?”58

这段话中,蕺山显然把阳明“四句教”中的“无善无恶”误解为告子的“无善无恶”了。告子把性比作杞柳,把仁义之善比作桮棬,认为人性中本无仁义之善,犹如杞柳本非桮棬一样。此种意义上的“无善无恶”乃价值论上的虚无说。孟子反诘之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现在蕺山举孟子辟告子之语转而对准阳明,显然文不对题。

王阳明的高足王龙溪在“四句教”的基础上提出”四无“说,使得境界上的虚无思想更加显豁,颇得阳明赞赏59,而蕺山斥之为“蹈佛氏之坑堑”、“操戈入室”60,也是误会。龙溪的确有虚荡之嫌,但其病不在“四无”说之提出,而病在将“四无”境界的达成讲得太徒捷、太轻松,对悟本体的工夫强调不够,对工夫的艰难性认识不足61。若对“四无“谈不离口”62,便会启躐等之弊,诱使学者希羡妙境,忽视当下的道德关切,严重的话,便会真地脱离儒家本色,滑向释道。批评龙溪应在此着力,“四无”之说本身并无不是。因为儒者的最后境界与禅家的悟境,在表现上的确有相似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彼此在根本上无所分别。这一点,蕺山本来是能辨别的。如他说:

心体浑然至善,以其气而言谓之虚,以其理而言谓之无。至虚故能含万象,至无故能造万有。而二氏者,虚而虚之,无而无之。是以蔽于一身之小,而不足以通天下之故;逃于出世之大,而不足以返性命之源,则谓之无善也亦宜。63

 “心体浑然至善”,当解为“心体臻于泯绝一切差别的最高境界”。“浑然”是说无善恶之相,无品类之别。“至善”是指至妙之境而言。在此最高境界中,心体感应无方,遍润无迹,故说“以其气而言谓之虚”。此“气”与前文引及的“圣人之心,如空中楼阁,中通外辟,八面玲珑。一气往来,周极世界”一段话中的“气”的含义一样,指心灵的感通。此境中,天理流行而无天理可以执持,随心体之虚而泯于无形,故说“以其理而言谓之无”。但是,这种“虚”、“无”只是就主观境界而言,万物万象仍是实在的存有,所以说“至虚故能含万象,至无故能造万有”。而释道是“虚而虚之”,即虚而不能含万象;“无而无之”,即无而不能造万有。蕺山既明白儒者之虚无与释道之虚无在背景上有不同,便不能因龙溪提出“四无”而目其为禅了。

蕺山因误会王门“无善无恶”之说而施以指摘之词的情形还有很多。究其根源,除了义理上有误会之外,当时的不良学风的刺激也是部分原因。

明代后期,王学末流之弊在浙东表现得尤为明显。或离笃实践履而希羡妙境,或不事消欲而冒认自然。阳明以良知教挽圣学于词章训诂之中,蕺山称其“一时唤醒沉迷,如长夜之旦”64,但同时又对其末流之弊痛惜不已,说:“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65黄梨洲也说:“风俗颓弊,浙中为尤甚。大率习为软美之态,依阿之言,而以不分是非、不辨曲直为得计,不复知有忠义名节之可贵。”66这真的是“无善无恶”了。于是有东林之学,起而排之,并疑阳明“以无善无恶,扫却为善去恶矣”67,认为末流之弊是阳明无善无恶说导致的结果。当时之大儒如许敬菴、冯少墟等也龈龈辨之不遗余力。蕺山与东林人士过从颇密,并师许敬菴、友冯少墟。处在此种现实背景下,如果蕺山对“无善无恶”这样的说法产生了某种忌讳,以致加以指摘,也就不难理解了。

王学末流“不分是非,不辨曲直”,把阳明的无善无恶说抹上一层不光彩的色调,使得在阳明那里本来是胜义的“无善无恶”滑转为劣义的无善无恶,甚至使此说成了放僻邪逸、恣意妄为的理论依据。68蕺山对此深恶痛绝,于是有感而发了一些指摘无善无恶说的言论。由于这些言论是真对当时的学风“有为”而发的,并不一定如理,所以今天考察蕺山思想时,就不能不察原委,依据这些言论否定蕺山的虚无思想。实际上,蕺山对境界上的“虚无”是持之甚坚、言之甚详的。



注引和注释:

1 大乘佛教虽不否认现象界的存在,但将视其为“幻化”之物,如僧肇在其《不真空论》所说的“欲言其有,有非真生”那样,所以并非真正的“有”。
2 《老子》第5章。
3 《老子》第18章。
4 《周易》乾卦《文言》。
5 《周易》乾卦《彖传》。
6 《尚书·洪范》。
7 《论语·为政篇》。
8 分别见《孟子》离娄下、尽心上。
9 《通书》第九《思》。《周敦颐集》页21。中华书局1990年点校本。
10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二程集》页460。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11 均见《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卷3,页117。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下同。
12 《九解》载于《明儒学案》卷36周海门学案。
13 参《中国哲学十九讲》中的第七讲《道之“作用的表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4 《与王右仲问答》,《刘子全书》卷9,页8。清道光间刊本。以下简称《全书》。
15 《学言》下,《全书》卷12,页17。按:蕺山《学言》分上、中、下三卷,分载于《全书》卷10~12。以下只标明《学言》卷次和页码。
16 同14。
17 《与王佑仲问答》,《全书》卷9,页9。
18 同上。
19 《学言》下,页18。
20 《学言》下,页13。
21 《学言》下,页16。
22 《学言》下,页8。
23 《商疑十则答史子复》,《全书》卷9,页19。
24 同上。
25 同上。
26 蕺山常通用“毋”、“无”二字。除此处外,他处还曾引《礼记》“毋不敬,俨若思”作“无不敬,俨若思”。见《大学杂言》,《全书》卷38,页18。
27 《学言中》,页16~17。
28 《天泉证道记》,《王龙溪先生全集》卷1,页1。清光绪间翻刻明本。
29 《心意十问》,《全书》卷9,页10~11。
30 《心意十问》,《全书》卷9,页12~13。
31 《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页124。下同。按:阳明此语,若纳入蕺山诚意学中观之,可改为“有意俱是实,无意俱是幻”。不过,因意属心,不改也可。下同。
32 同上。
33 《与门人祝开美问答》,《全书》卷9,页20。
34 《学言》上,页18。
35 劳思光认为此处“其说欠明”。见《中国哲学史》第三卷下册,页596。三民书局,1992年版。
36 与境界上的“无”相应,也当有境界上的“有”。境界上的“有”指道德践履上尚有执着,未臻于虚无之化境。本体上的“有”是指对天理的肯定;对本体之“有”有执着,便是“有”的境界。儒者不否认境界上的“有”的价值;相反,境界上的“有”是达成境界上的“无”的必备工夫。王阳明“四句教”之所以称“四有”即以此。
37 《心意十问》,《全书》卷9,页13。
38 《见斋说》,《王阳明全集》卷7,页262。
39 《学言》上,页36。
40 《学言》上,页29。
41 《学言》下,页30。
42 《周易古文钞》,《咸》卦大《象》注。《全书》卷33,页2。
43 《学言》下,页1。
44 《学言》下,页24。
45 《学言》中,页5。
46 《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