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中心的本体论根据与对唯我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解
我们上一节说过: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中心地位时,他可能彻底超越唯我论,也可能将自己领受为这个世界的绝对中心。后一种选择便导向唯我论。唯我论并不是个体存在的中心地位的必然推论,而是它的一个特例。个体存在的自我中心性是他无可选择的本体论命运,而将自身领受为绝对中心的生存方式则是个体的主动选择,所以,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每个人都将自身领受为绝对中心,那么,绝对中心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唯我论总是导致悖论。但它作为个体对自身的位置意识归根结底源于全体对自身的社会位置和意识,所以,个体将自己领受为绝对中心这一行动源于将他位置化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共同体存在着绝对中心是,就必然有人将自身领受为世界的绝对中心。这个人首先是实际占据这个绝对中心地位者,然后是在想象中占据此社会位置的个体。当个体普遍有能力在想象中占据这个绝对中心时,唯我论就诞生了。所以,唯我论首要地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它在本体论层面上是不成立的。
人类社会存在着绝对中心是一个历史的事实。它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社会的命运:人类活动的特点是按着计划使世界成形,因而人类的活动结构本质上是筹划结构,在其中,设计占据着中心环节,所以,从事设计总体活动结构的人必然占据社会生活的中心地位;人设计总体社会结构的前提是他能够在其立场处收留所有社会成员的立场,然后再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在足够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诞生之前,只有在社会共同体充分小型化的前提下,所有人——成年个体——才都能在其立场处收留其他人的立场,并因而共同设计社会共同体本身(这就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存在方式);但是当社会共同体变得越来越庞大而又缺乏足够有效的信息处理技术时,所有人都在其立场处收留其他个体的立场方式变得不可能,而唯一的解决方式便是诸社会成员通过呼唤—响应即传达—领受运动形成一个金字塔的活动结构,将他们的立场方式逐级传达到一个中心,然后再由这个中心设计——控制——协调社会结构整体,包括每个人的立场方式。这个承担总体社会结构设计功能的中心便是社会的绝对中心。所有处于绝对中心之外的个体都是实现此总体性设计的工具。社会分化为设计总体社会结构的人和实现这个设计的人群,正是我们所说的阶级社会的根本标志。由于这种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式的,所以,从事总体社会结构设计工作的人必然是很少的。这个由少数人组成的统治集团也要从总体上筹划自己的行动,所以,它作为中心又有自己的中心——居于绝对中心地位的最高统治者。由此我们看到一个自我系列中,在这个系列中,每个自我相对于高一级的自我来说必须放弃自我的中心性,而系列的顶端则是那个将所有他人都规定为手段的绝对自我。这正是唯我论的起源:最高统治者将自己领受为独一无二的我,也就是其他自我必须向之放弃自我的那个人。所以,最初人唯我论意味着一种特权,仅仅属于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它不仅仅是一种观点,而是一种由特定社会结构支撑着的生存方式。与唯我论同时出现的必然是忘我——去我——无我的学说,因为作为绝对中心的自我只有在许多个体成为纯粹的工具时才是现实的。
但是唯我论在诞生之际就存在于动摇其根基的力量中,因为个体在本体论上普遍的中心地位是与唯我论正相反对的;唯我论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必然性,而仅仅是特定的社会结构支撑着的生存方式,因而必然与特定的社会结构一起消亡。即使在这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唯我论也不断遇到挑战:当两个以上的个体将自己设定为绝对中心时,这种设定本身就证明了绝对中心的不存在,亦即唯我论在本体论上的不合法性。这就是唯我论的困境。维护唯我论的唯一方式是巩固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阶级社会的斗争可能具有隐秘的深层原因。但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斗争的直接动机是维护和现实仅对自身有效的唯我论。他们通过刀枪和词语的力量强化着这们一种逻辑: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宇宙是具有绝对中心的世界,而他则是这个绝对中心的使者或代言人(天子或天使),理所当然地是人世的绝对中心。所以,唯我论所意味的绝对中心主义造就着独特的宇宙学模式:绝对中心和环绕绝对中心运行的存在者。实际上,我们围绕一个假想的绝对中心旋转是因为我们围绕着一个绝对自我旋转。这应验了康德的一句话:“我们在事物上先天地认识到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放进事物的东西” 。只是我们要加上一句:我们之所以要在事物中加入某种结构,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如此的。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认识的客观性,而是说客观性本质上是相对于某个观点——认知图式——生活方式而言的客观性。所以,由唯我论推出的宇宙论模式只能为唯我论提供循环论证。
唯我论的危机并不首要地在语言层面上产生,而是那个支撑它的社会结构的危机。具有绝对中心的社会结构是:(1)人类生活的扩展和(2)信息处理技术的欠缺这两个条件的产物,因而会随着产生它的社会结构的消亡而消亡。人类生活的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展着,但人类的信息处理技术正日益使人接近这样一个境界——每个人都能在其立场处收留其他个体的立场并因而参与社会生活水平总体化设计,所以,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正在丧失它存在的理由。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逐步使绝大多数个体能够同时性地知道其他人的存在状态,因而能够在设计自己的行动时考虑社会共同体的总体化运动。这样就消除了绝对自我的特权,使社会——历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变得透明,为人体普遍地设计总体社会结构创造了前提。以前只有一个绝对自我掌握着社会共同体的总体状况并因此占有着独一无二的设计权,现在这个绝对自我正在消融于无数个自我之中。当大多数个体都有能力参与设计社会—历史时,他们必然要求社会结构变成这种参与本身,而这注定了原有意义上的阶级社会的消亡。现代社会表面上也与传统社会一样具有绝对的中心,但实际上已具有全新的结构——功能——目的:(1)它建立在个体普遍参与的基础上;(2)所谓中心实际上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共同设计汇集起来的地方(例如代议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原有意义上的绝对中心。我们正日益生活在一个没有绝对中心的社会中,因为社会正朝着以每个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我们在前面通过严格的本体论推演证明了自体中心是一切存在者的存在方式,而由此可以证明多元社会和没有绝对中心的宇宙学模式在本体论上是完全合法的,所以,它们的出现本身就源于本体的力量。唯我论与个体在本体论上普遍的中心地位是正相反对的,所以,它的崩溃是必然的。历史从近代到当代的过渡过程就是唯我论不断被战胜并走向消亡的过程。
三、绝对中心的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与超越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生存方式和对这生存方式的言说,其特征是不承认其它存在者的中心地位,而将自身设定为世界的绝对中心。它和唯我论是绝对中心主义的两种存在样式。二者本质上是一回事:人类中心主义是以宇宙为背景的唯我论,而这种大写的唯我论又赋予个体将自己想象为绝对中心的能力,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唯我论中的我为强调自己的独一无二性而以类的身份说话,必然赋予人类以唯我论的品格。所以,唯我论的消解也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
存在者消亡的根据在它诞生之际就已存在,因为这根据就是它的基本结构的运动。领受人类中心主义消亡的必然性要从它诞生的机制谈起。人类中心主义的诞生实际上源于人类生活的主动性,亦即人类让世界按着计划成形的能力。我让事物按着计划成形,实际上就是让它们围绕我所是的中心旋转。
我们上一节说过:当个体意识到自己在本体论意义上的中心地位时,他可能彻底超越唯我论,也可能将自己领受为这个世界的绝对中心。后一种选择便导向唯我论。唯我论并不是个体存在的中心地位的必然推论,而是它的一个特例。个体存在的自我中心性是他无可选择的本体论命运,而将自身领受为绝对中心的生存方式则是个体的主动选择,所以,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每个人都将自身领受为绝对中心,那么,绝对中心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唯我论总是导致悖论。但它作为个体对自身的位置意识归根结底源于全体对自身的社会位置和意识,所以,个体将自己领受为绝对中心这一行动源于将他位置化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当一个社会共同体存在着绝对中心是,就必然有人将自身领受为世界的绝对中心。这个人首先是实际占据这个绝对中心地位者,然后是在想象中占据此社会位置的个体。当个体普遍有能力在想象中占据这个绝对中心时,唯我论就诞生了。所以,唯我论首要地是一个社会学范畴。它在本体论层面上是不成立的。
人类社会存在着绝对中心是一个历史的事实。它在一定意义上是人类社会的命运:人类活动的特点是按着计划使世界成形,因而人类的活动结构本质上是筹划结构,在其中,设计占据着中心环节,所以,从事设计总体活动结构的人必然占据社会生活的中心地位;人设计总体社会结构的前提是他能够在其立场处收留所有社会成员的立场,然后再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在足够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诞生之前,只有在社会共同体充分小型化的前提下,所有人——成年个体——才都能在其立场处收留其他人的立场,并因而共同设计社会共同体本身(这就是人类社会早期的存在方式);但是当社会共同体变得越来越庞大而又缺乏足够有效的信息处理技术时,所有人都在其立场处收留其他个体的立场方式变得不可能,而唯一的解决方式便是诸社会成员通过呼唤—响应即传达—领受运动形成一个金字塔的活动结构,将他们的立场方式逐级传达到一个中心,然后再由这个中心设计——控制——协调社会结构整体,包括每个人的立场方式。这个承担总体社会结构设计功能的中心便是社会的绝对中心。所有处于绝对中心之外的个体都是实现此总体性设计的工具。社会分化为设计总体社会结构的人和实现这个设计的人群,正是我们所说的阶级社会的根本标志。由于这种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式的,所以,从事总体社会结构设计工作的人必然是很少的。这个由少数人组成的统治集团也要从总体上筹划自己的行动,所以,它作为中心又有自己的中心——居于绝对中心地位的最高统治者。由此我们看到一个自我系列中,在这个系列中,每个自我相对于高一级的自我来说必须放弃自我的中心性,而系列的顶端则是那个将所有他人都规定为手段的绝对自我。这正是唯我论的起源:最高统治者将自己领受为独一无二的我,也就是其他自我必须向之放弃自我的那个人。所以,最初人唯我论意味着一种特权,仅仅属于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它不仅仅是一种观点,而是一种由特定社会结构支撑着的生存方式。与唯我论同时出现的必然是忘我——去我——无我的学说,因为作为绝对中心的自我只有在许多个体成为纯粹的工具时才是现实的。
但是唯我论在诞生之际就存在于动摇其根基的力量中,因为个体在本体论上普遍的中心地位是与唯我论正相反对的;唯我论不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必然性,而仅仅是特定的社会结构支撑着的生存方式,因而必然与特定的社会结构一起消亡。即使在这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唯我论也不断遇到挑战:当两个以上的个体将自己设定为绝对中心时,这种设定本身就证明了绝对中心的不存在,亦即唯我论在本体论上的不合法性。这就是唯我论的困境。维护唯我论的唯一方式是巩固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结构。阶级社会的斗争可能具有隐秘的深层原因。但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斗争的直接动机是维护和现实仅对自身有效的唯我论。他们通过刀枪和词语的力量强化着这们一种逻辑: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宇宙是具有绝对中心的世界,而他则是这个绝对中心的使者或代言人(天子或天使),理所当然地是人世的绝对中心。所以,唯我论所意味的绝对中心主义造就着独特的宇宙学模式:绝对中心和环绕绝对中心运行的存在者。实际上,我们围绕一个假想的绝对中心旋转是因为我们围绕着一个绝对自我旋转。这应验了康德的一句话:“我们在事物上先天地认识到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放进事物的东西” 。只是我们要加上一句:我们之所以要在事物中加入某种结构,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如此的。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认识的客观性,而是说客观性本质上是相对于某个观点——认知图式——生活方式而言的客观性。所以,由唯我论推出的宇宙论模式只能为唯我论提供循环论证。
唯我论的危机并不首要地在语言层面上产生,而是那个支撑它的社会结构的危机。具有绝对中心的社会结构是:(1)人类生活的扩展和(2)信息处理技术的欠缺这两个条件的产物,因而会随着产生它的社会结构的消亡而消亡。人类生活的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展着,但人类的信息处理技术正日益使人接近这样一个境界——每个人都能在其立场处收留其他个体的立场并因而参与社会生活水平总体化设计,所以,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正在丧失它存在的理由。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逐步使绝大多数个体能够同时性地知道其他人的存在状态,因而能够在设计自己的行动时考虑社会共同体的总体化运动。这样就消除了绝对自我的特权,使社会——历史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变得透明,为人体普遍地设计总体社会结构创造了前提。以前只有一个绝对自我掌握着社会共同体的总体状况并因此占有着独一无二的设计权,现在这个绝对自我正在消融于无数个自我之中。当大多数个体都有能力参与设计社会—历史时,他们必然要求社会结构变成这种参与本身,而这注定了原有意义上的阶级社会的消亡。现代社会表面上也与传统社会一样具有绝对的中心,但实际上已具有全新的结构——功能——目的:(1)它建立在个体普遍参与的基础上;(2)所谓中心实际上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共同设计汇集起来的地方(例如代议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原有意义上的绝对中心。我们正日益生活在一个没有绝对中心的社会中,因为社会正朝着以每个人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我们在前面通过严格的本体论推演证明了自体中心是一切存在者的存在方式,而由此可以证明多元社会和没有绝对中心的宇宙学模式在本体论上是完全合法的,所以,它们的出现本身就源于本体的力量。唯我论与个体在本体论上普遍的中心地位是正相反对的,所以,它的崩溃是必然的。历史从近代到当代的过渡过程就是唯我论不断被战胜并走向消亡的过程。
三、绝对中心的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与超越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生存方式和对这生存方式的言说,其特征是不承认其它存在者的中心地位,而将自身设定为世界的绝对中心。它和唯我论是绝对中心主义的两种存在样式。二者本质上是一回事:人类中心主义是以宇宙为背景的唯我论,而这种大写的唯我论又赋予个体将自己想象为绝对中心的能力,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唯我论中的我为强调自己的独一无二性而以类的身份说话,必然赋予人类以唯我论的品格。所以,唯我论的消解也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消解。
存在者消亡的根据在它诞生之际就已存在,因为这根据就是它的基本结构的运动。领受人类中心主义消亡的必然性要从它诞生的机制谈起。人类中心主义的诞生实际上源于人类生活的主动性,亦即人类让世界按着计划成形的能力。我让事物按着计划成形,实际上就是让它们围绕我所是的中心旋转。
下一篇:论理性信仰的衰落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