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体系——唯物主义的主观论美学研究论纲(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和本质要求。而审美客体总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也就是说,它对于审美主体来说才有价值,才有意义,那么内含于审美客体的这 种审美价值的客观性怎么可能超出与审美主体关系的范围,而对所有的人都适用、具有同等的意义呢?这里必须明确的是:一方面,审美客体包括它的审美价值只是相对于审美主体而言的;另一方面,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审美主体,人作为审美主体同样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具有着自己特殊规定和本质要求。
五、审美欣赏
审美欣赏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审美欣赏的客观内容,也构成审美欣赏的现实基础。通过审美价值,审美欣赏与审美实践才内在联系起来,并相互构成一个规范而有序的严密完整系统。
审美价值是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审美价值的这一特定实质、内涵,从根本上决定了,如果审美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那么,审美欣赏在本质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马克思曾讲,人“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9)。所谓人“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阐释的就是审美实践的本质特点,所谓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揭示的就是这种审美欣赏的根本特征。
如果审美价值是审美欣赏的客观基础,那么审美意识、审美态度无疑就相应构成了审美欣赏的主观前提。
所谓审美意识,也叫审美思想,是人在审美经验过程中产生并在审美实践过程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关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审美认识、审美知识、审美理想、审美看法等。如果没有审美意识,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进行审美欣赏呢?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决定和规限着人作为审美主体到底能够审美观照什么,审美欣赏什么。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与人作为 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之间具有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统一关系。
审美意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审美表象。这是先前审美经验中获得并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审美事物的具体感性形象在人作为审美主体大脑中的映照和显现,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想象的基本思维材料。审美想象,正象有些心理学家所言明,它就是对一系列审美表象的有机排列组合与前后融汇贯通。没有审美想象,人作为审美 主体固然无从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但没有审美表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又凭什么进行审美想象呢?
(2)审美观念。这是人在审美经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对审美价值的比较稳定、比较系统的审美见解、审美观点等。它是一种理性认识,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抽象(逻辑思维)的前提或基础。审美抽象就是借助这种审美观念,或者说,以这种审美观念为审美尺度、审美标准,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展开、所实行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具体讲,凡是符合审美观念的审美对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就认为它美;不符合审美观念的审美对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就不给它以美这样由衷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没有审美抽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当然无从确认和断定审美对象美丑的问题,但没有审美观念,人作为审美主体又以什么为中介、为审美尺度、审美标准来进行审美抽象从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呢?
所谓审美态度,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或利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去看待世界、审视万物的心理倾向或情感趋势。如果具有丰厚的审美意识,却缺乏这种起码的审美态度,人作为 审美主体同样不能达到或实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就象一个 医生无论具有怎样渊博的医疗知识,如果他对患者没有采取一种诊断态度,他就绝不可能确定患者的病情并从而加以救治一样。
说到底,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态度,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利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从而展开、实施对审美对象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
具体地说,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态度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从一种日常功利意识状态中提升出来,超拔出来,进入到一种审美欣赏状态。
在此状态里,一方面,他要通过审美想象化身审美对象,即通过审美想象使自己对审美对象的认识感知由开始的自觉、意识水平深入、沉潜到另一种非自觉、潜意识水平,激活和调动自己意识深处的那些有关审美对象的审美表象,从而对审美对象“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即展开、实施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并在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浑化境界,大化境界,进入到一种审美同情状态,审美共鸣状态,即获得一种极大的美感享受和精神畅悦。
审美想象,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激活、调动自己的审美表象,使自己置身于审美对象,从而对审美对象设身处地地加以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过程。不“身与物化”,置身于审美对象之中,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对审美对象设身处地地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呢?通过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人作为审美主体才 既领略和赏鉴了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从而获得美感愉悦,也为继之而来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帮助。
另一方面,以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他还要展开、实行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如果没有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还以什么为前提、为依据呢?具体 地说,他还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从审美对象中抽身出来、独立出来,使自己的审美欣赏由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所处的非自觉、潜意识水平再提升、回转到原来的自觉、意识水平,这样,再通过审美抽象挖掘、激活、调动自己的审美观念,他才能在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实行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
如果化身对象,物我一体,处在一 种非自觉、潜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那么从对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出来,置身物外,处在一种自觉状态,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不置身物外,不与审美对象保持距离从而处在一种自觉状态,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可能保证给审美对象以 一种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呢?
实际上,审美抽象不仅使得人作 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获得了美或丑这样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而且也为后续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指明了方向,使它不断有所提高,走向深化。如果没有这种审美抽象,不能从根本上确定审美对象的美丑问题,那么后续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不就会陷入一种盲目的和无所适从的境地吗?
审美欣赏实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既要审美想象,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使人作为审美主体获得一种 美感,一种心灵愉悦,又要审美抽象,进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使人作为审美主体给予审美对象以一种美或丑的认识和反映。由审美想象始,审美想象与审美抽象更迭出现,辩证运动,直到最终落脚在审美抽象上,这就是审美欣赏完整的意识过程、思想过程。而人作为审美主体的思想、意识的不同层次、水平的更替、嬗变,则是由意识到潜意识,再到意识,同样循环往复,直到审美欣赏过程的全部完成。
审美欣赏完成后,人作为审美主体也就自然地从一种审美欣赏状态再回归、还原到原来的日常功利意识状态。
在中国乃至世界美学界,人们对审美欣赏多有研究,也获得不少成果,但从根本看,其中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第一,他们没有能够正确地揭示审美对象,揭示审美对象的固有本质审美价值。而抛开审美价值来谈审美欣赏,如何不陷入一种盲
五、审美欣赏
审美欣赏审美价值。审美价值是审美欣赏的客观内容,也构成审美欣赏的现实基础。通过审美价值,审美欣赏与审美实践才内在联系起来,并相互构成一个规范而有序的严密完整系统。
审美价值是自然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审美价值的这一特定实质、内涵,从根本上决定了,如果审美实践在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那么,审美欣赏在本质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自我体验,自我评价。马克思曾讲,人“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9)。所谓人“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阐释的就是审美实践的本质特点,所谓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揭示的就是这种审美欣赏的根本特征。
如果审美价值是审美欣赏的客观基础,那么审美意识、审美态度无疑就相应构成了审美欣赏的主观前提。
所谓审美意识,也叫审美思想,是人在审美经验过程中产生并在审美实践过程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关于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的审美认识、审美知识、审美理想、审美看法等。如果没有审美意识,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进行审美欣赏呢?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决定和规限着人作为审美主体到底能够审美观照什么,审美欣赏什么。人作为审美主体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与人作为 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之间具有一种内在而深刻的统一关系。
审美意识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审美表象。这是先前审美经验中获得并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审美事物的具体感性形象在人作为审美主体大脑中的映照和显现,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想象的基本思维材料。审美想象,正象有些心理学家所言明,它就是对一系列审美表象的有机排列组合与前后融汇贯通。没有审美想象,人作为审美 主体固然无从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但没有审美表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又凭什么进行审美想象呢?
(2)审美观念。这是人在审美经验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的对审美价值的比较稳定、比较系统的审美见解、审美观点等。它是一种理性认识,也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抽象(逻辑思维)的前提或基础。审美抽象就是借助这种审美观念,或者说,以这种审美观念为审美尺度、审美标准,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展开、所实行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具体讲,凡是符合审美观念的审美对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就认为它美;不符合审美观念的审美对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就不给它以美这样由衷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没有审美抽象,人作为审美主体当然无从确认和断定审美对象美丑的问题,但没有审美观念,人作为审美主体又以什么为中介、为审美尺度、审美标准来进行审美抽象从而达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呢?
所谓审美态度,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调动或利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去看待世界、审视万物的心理倾向或情感趋势。如果具有丰厚的审美意识,却缺乏这种起码的审美态度,人作为 审美主体同样不能达到或实现对审美对象的审美观照、审美欣赏,就象一个 医生无论具有怎样渊博的医疗知识,如果他对患者没有采取一种诊断态度,他就绝不可能确定患者的病情并从而加以救治一样。
说到底,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态度,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利用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思想,从而展开、实施对审美对象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
具体地说,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态度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从一种日常功利意识状态中提升出来,超拔出来,进入到一种审美欣赏状态。
在此状态里,一方面,他要通过审美想象化身审美对象,即通过审美想象使自己对审美对象的认识感知由开始的自觉、意识水平深入、沉潜到另一种非自觉、潜意识水平,激活和调动自己意识深处的那些有关审美对象的审美表象,从而对审美对象“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即展开、实施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并在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浑化境界,大化境界,进入到一种审美同情状态,审美共鸣状态,即获得一种极大的美感享受和精神畅悦。
审美想象,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通过激活、调动自己的审美表象,使自己置身于审美对象,从而对审美对象设身处地地加以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过程。不“身与物化”,置身于审美对象之中,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对审美对象设身处地地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呢?通过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人作为审美主体才 既领略和赏鉴了自己生命存在的伟大价值和崇高意义,从而获得美感愉悦,也为继之而来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帮助。
另一方面,以这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他还要展开、实行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如果没有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为基础,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还以什么为前提、为依据呢?具体 地说,他还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自己,从而使自己从审美对象中抽身出来、独立出来,使自己的审美欣赏由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所处的非自觉、潜意识水平再提升、回转到原来的自觉、意识水平,这样,再通过审美抽象挖掘、激活、调动自己的审美观念,他才能在审美感受、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实行对审美对象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
如果化身对象,物我一体,处在一 种非自觉、潜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那么从对象中分离出来,独立出来,置身物外,处在一种自觉状态,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才能进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不置身物外,不与审美对象保持距离从而处在一种自觉状态,意识水平,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可能保证给审美对象以 一种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呢?
实际上,审美抽象不仅使得人作 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获得了美或丑这样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而且也为后续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指明了方向,使它不断有所提高,走向深化。如果没有这种审美抽象,不能从根本上确定审美对象的美丑问题,那么后续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不就会陷入一种盲目的和无所适从的境地吗?
审美欣赏实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既要审美想象,进行审美感受、审美体验,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使人作为审美主体获得一种 美感,一种心灵愉悦,又要审美抽象,进行审美判断、审美评价,使人作为审美主体给予审美对象以一种美或丑的认识和反映。由审美想象始,审美想象与审美抽象更迭出现,辩证运动,直到最终落脚在审美抽象上,这就是审美欣赏完整的意识过程、思想过程。而人作为审美主体的思想、意识的不同层次、水平的更替、嬗变,则是由意识到潜意识,再到意识,同样循环往复,直到审美欣赏过程的全部完成。
审美欣赏完成后,人作为审美主体也就自然地从一种审美欣赏状态再回归、还原到原来的日常功利意识状态。
在中国乃至世界美学界,人们对审美欣赏多有研究,也获得不少成果,但从根本看,其中的问题也是明显的。第一,他们没有能够正确地揭示审美对象,揭示审美对象的固有本质审美价值。而抛开审美价值来谈审美欣赏,如何不陷入一种盲
上一篇: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
下一篇:“我的觉醒”与“美学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