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自由美学”,建立“自我美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内容提要] “人本质”不是“自由”,故而“自由美学”不足为训,应予解构!“人本质”是“自我”,从“自我”出发解释“美本质”,建立“自我美学”,也许正构成21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必然选择和真正希望所在!

[关键词] 自由  自由美学  自我  自我美学

[Content]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 ”is not “freedom”,so “the esthetics of freedom” shouldn’t be still regarded as holiness and should be destroyed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is “one’s self ”. We should explain “the essence of esthetics ” from self and build up “the self esthetics ”, which may be the right direction ,the choice of certainty and the real hope of the develepment of the Chinese esthe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

[key words] freedom esthetics of freedom  one’s self / self esthetics


    20世纪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由美学”。该美学认为,“人本质”是“自由”,接着“从人本质解释美本质”,或认为“自由”源自“物质生产”,于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哲学基础,从现实层面解释“美本质”,由此形成“实践论美学”;或认为“自由”源自人的“纯粹直觉”或“直觉体验”,于是乞灵于德国伽达默尔等的哲学“解释学”,从意识层面解释“美本质”,“后实践论美学”由是发端。该美学问题多多,但根本上,还是视人为“自由”,从而不足为训,应予解构!“人本质”是“自我”,从“自我”出发解释“美本质”,建立“自我美学”,也许正构成21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必然选择和真正希望所在!

一、“人本质”不是“自由”,“自由美学”不足为训

    20世纪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自由美学”。该美学的根本特征是:认为人本质是“自由”,接着“从人本质解释美本质”。该美学主要包括“实践论美学”和“后实践论美学”。

    “实践论美学”基本上萌发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九十年代进入调整期,迄今不绝余响。代表人物主要是李泽厚、张玉能。如果李泽厚代表了前期那一批“实践论美学”的积极开创者,努力建设者,那么张玉能则代表的是后期一批“实践论美学”的坚定支持者,勇敢捍卫者。20世纪九十年代始,张玉能实际上成为“实践论美学”的主要发言人和领军人物。

    在《美学四讲》中,李泽厚重申了自己的观点:“美的存在离不开人的存在。”①“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不可分割。”②“离开人很难谈什么美。”③

    为什么呢?

    李泽厚讲:“美的根源”在于“自然的人化”④。他并宣称:“在我看来,自然的人化说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在美学上(实际上也不只是在美学上)的一种具体的表达或落实。就是说,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⑤这就是说,美源自“自然的人化”即“实践”,在李泽厚,“实践”,实际上是“物质生产”,与“自然的人化”是一回事。并且,这种观点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作为强大的哲学基础。

    人的本质是什么?根据马克思“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等思想,李泽厚实际认定了人的本质是“自由”,所以,他最终通过“实践”把“自由”作为“美”的根本内涵落实下来。他讲:“就内容而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实践的肯定,就形式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所以,“美是自由的形式”⑥。就此,“美本质”与“人本质”彼此联系起来。

    为突出强调“人本质”、“美本质”与“实践”的相互联系,他还更进一步指出:“自由(人的本质)与自由的形式(美的本质)并不是天赐的,也不是自然存在的,更不是某种主观象征,它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自由形式作为美的本质、根源,正是这种人类实践的历史成果。”⑦

    这样,“人本质”是“自由”,人的劳动(“实践”、“物质生产”或“自然的人化”)是“人本质”即“自由”的表现,作为劳动的结果就是“自由的形式”,就是“美”,“美”就是“自由的形式”。“实践论美学”由此形成。

    与李泽厚比,张玉能的美学思想更贴近人,具有“人”的气息,不过从根本上,张玉能的美学思想仍然是对“实践论美学”的一种充实、丰富和发展。

    在《实践美学:超越传统美学的开放体系》中,张玉能从“需要”、“劳动”、“社会关系”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对“人本质”的“科学规定”,但是,最终他还是把马克思对“人本质”的“科学规定”实实在在地落脚在“劳动”上。他讲:“在人的生成过程中,需要是内驱力,劳动是关键和根本,社会关系则是现实的表现。”⑧那么,“劳动”又具有什么性质或特点呢?受马克思“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和恩格斯劳动“是人的自由活动”等论述的影响,张玉能进而又把人的“劳动”归结为“自由”,于是乎,绕来绕去,人的本质还是“自由”。这样,仍然在“人本质”是“自由”的基础上,张玉能拓展和深化了“实践论美学”。他讲:“根据马克思的论述,我认为,实践,以物质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主体以物质条件为依据,诉诸对象世界这个客体的感性活动,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活动,是人类自我生成、人类社会产生的根本。正是在这个社会实践过程中,人将自然‘人化’了,获得了自己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同时人也将自己‘人化’了,使自己成为了区别于自然界的‘自由自觉’的生命存在。因此,人在这个社会实践长期过程中,自身的内在需要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缺乏性需要伸发出发展性需要,由物质性需要引发出精神性需要,其中就生成了‘审美需要’。这种审美需要,使人在实践中由实用目的进发到审美目的,在运用自然和社会的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过程中逐步超越了实用的、直接的功利目的,而且这种转变和超越不仅仅是在少数个人的圈子内,而是在一个群体(社会)之内普遍实现的,因此,人就有了一定程度的自由。这样,在人的这种一定的实践自由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现实)就产生了超越实用关系的‘审美关系’……而这种实践的自由逐步发展到以审美需要和审美目的为主导方面时,审美关系的最集中的表现形式——艺术就产生了。”⑨就此,他得出结论:“美和艺术是‘多层累的突创’,‘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由的感性显现’,‘显现人类自由的形象的肯定价值’,美感就是人在自己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自由感。”⑩

    与“实践论美学”不同,如果“实践论美学”认为人的本质即“自由”源自人的“物质生产”,从而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哲学基础,从人的现实层面去求解“美本质”,那么“后实践论美学”则认为人的本质即“自由”源于人的“纯粹直觉”或“直觉体验”,从而乞灵于德国伽达默尔等的哲学“解释学”,从人的意识层面求解“美本质”,代表人物主要是杨春时。

    “后实践论美学”也拘泥于现行的哲学教科书,把人的“劳动”、“实践”仅仅理解、规定为人的“物质生产”,但从人的“物质生产”出发实在不能正确地解释“人本质”,从而也不能正确地解释“美本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后实践论美学”在对“美本质”的解释上不得已就把目光从人的现实层面移开了,从而转向了人的意识领域,具体地说,它开始重视和关注人的所谓“纯粹直觉”或“直觉体验”,这样,德国当代伽达默尔等的哲学“解释学”就自然地构成了“后实践论美学”的主要哲学基础,“后实践论美学”从而也具有了一种强烈的哲学“意味”。杨春时在《生存与超越》的“自序”中讲:“80年代,是我与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