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学与文化批评回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提要 考察“超越说”、“冲撞说”和“皈依说”,回顾美学探索与文化批评的行程,指出文化不执泥于理性积淀,感性对理性的超越以及个体对繁体的冲撞总会遭遇存在的界线,文化批评又不可能终止于“超验的神性”。最后暗示美学与文化批评需要一个语言学转向和文字学策略。
关键词 积淀说 超越说 冲撞说 皈依说 美学 文化批评
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汉语文化中相继活跃过四种美学理论,他们是:肯定理性结构和社会主体优位性的“历史积淀学说”;弘杨感性动力与自我主体自由的“超越学说”;突显本能欲望,表现个体反叛的“冲撞学说”;以及最后杨弃了美学代之以宗教,执着于存在的终极关怀与生命的启示真理的“皈依学说”。他们之间戏剧性的冲突,继起关系以及学理的自我削解,隐隐显显地标出了当代汉语文化语境变迁的路线和文化批评精神的动力谱系,而且,美学探索逐步逐层推进,激起了汉语文化批评的极度高潮,美学表演了精神先锋角色,充当了文化转型的动力。
一、 历史理性:美学及文化批评的前提
“积演学说”在五十年代美学讨论中仅仅是一种隐约闪现的思想灵感,在理论上得以系统的表达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积淀学说”酝酿于对“美的社会客观性”的论证,发展于对中国古代审美历程的描述。“积淀学说”有三个二元对立范畴(理性/感性、整体/个体、内容/形式)。积淀说认为。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主体与个体互渗互融、双方进展,即自然向人生成、自然向人回归,其过程的全部成果是理性积淀在感性中、社会积淀在个人中、内容积淀在形式中,于是便有了美的形式即有意味的形式。“积淀学说”奠基于“实践本体论”并旁求现代人类学和现代心理学,探索二元对立范畴勾连的中介,提出客观工具本体以及情感心理本体及二元本体的矛盾运动,而作为历史积淀的文化心理结构之核心的情感心理本体,就是涵盖人类精神全部基元、统括一切意义世界的“历史理性结构”。最后,历史理性超脱生息变易的生命活动与文化语境,作为板结僵化的结构,超越时空的价值实在和思想范式,先天地预设了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的视野与期待。
“积淀学说 ”有两个时显的理论取向。第一是预设理性、结构的优位性,彰显文化抑制。感性中的理性、个体中的社会,形式中的内容,这种表述并不意味着二元对立范畴平等对待,而是以历史理性之合法性与绝对性的名义赋予前者对后者的优先性,前者对于后者一种等级制的统治,后者对于前者是一种归属性的服从,其深层则是对个体自由的压抑,对个体真实权力的剥夺。不独如此,即使是活跃在生命基元层次,不为语言和逻辑所界定的“原始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都被收纳入板块化的理性结构而尽矢自由动作的天赋权力。理性积淀板块,构成了超稳定而又非本真的价值体系的基础,挤兑、惩处、剥夺血肉生命。
第二,它赋予过去的时间以恒固性,其文化策略是保守主义的。保守是指其无视差异、变易、转型与决裂的现实,也盲目于异在和未来,从而虚妄偏执地铸造关于过去的超时间神话,这一神话中忆念、眷恋、怀想与追思都沉溺于历史积淀的理性结构,其中个性泯灭,而且未来虚位。现实存在永远背负着历史沉积下来的神秘契约,永远只能倾听祖先永恒的训谕以及古远的神秘命运。这种味朝后看,只对传统效忠、只求文化身份认同的保守主义,在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学说的责难和抨击。
在各种学说的批评与刺激下,“积淀学说”显得越来越难以立论;在世界范围内后代主义的挑战中,它暴露了其先天下不足与内在贫弱。在现实危机和文化转型面前,它也越发表现出其理论弱势。总之,它无可挽回地自我消解,也无法修补其空前的不适切性。
“积淀说”的自我消解,其根本原因仍然在于二元对立逻辑。面临现实处境又身陷四面批评,其内在逻辑二极之间难以持平,更难以控制地从理性滑向感性、从社会偏向各体,从内容倾向形式,后一方面也消弱着前一方面。生命动力张杨而文化结构解构,个体差异生成而整体系统瓦解,感性杨弃理性,形式超越内容。一方面它标举整体另一方面它也不否认生存努力;一方面企图从人类历史发展中去求解普遍人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在变易的生存中中实于情感和偶然;一方面认定情在理中、以理带情,另一方面又欢呼感觉常新、审美常新、审美常新;一方面说人类历史实践的伟大成果是理性积淀,另一方面又预言个体的实现又将会打破积淀;一方面认定情感本体,另一方面又声称情感本体恰恰是没有本体……。可见,生命/文化、个体/整体、感性/理性根本无法和谐共处于“历史理性积淀”中,貌似辩证的表述、同语反复、无意义词语游戏无法掩饰其理论的内在混乱、克服自我消解的必然。
“积淀学说”的不适切性在于它的文化阐释的保守性。它发展出了一套具有浓郁保守主义色彩的文化阐释策略,其要旨在肯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心理结构,其愿望是一厢情愿地呼唤传统的复归,其期待是化释当今的迷惘、指点今日的迷途。这套文化策略有广阔的当代前景,既响应海外第三期儒家重建传统文化的呼声,又反映了当代向历史回归的精神状态,也契合了政治意识形态淡化后的大众心理。情感本体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结构,体现为内圣、里仁良知、至诚、中庸等实践理性、“理性理想主义”或“道德主体意识”,以“天地君亲师”为象征体系的道统、政统与学统。但是,这一内在构建却是个体存在的迷失、存在意义在理性中凋零,这就不仅虚妄偏执、而且是完全不适应的文化策略和价值决择。首先,就积淀说所乐道的传统自身而言,原本是蒙昧时代延存下来的原始伦理及其符号结构,它的根基是血缘、地域、宗法等古朴而狭隘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它携带的价值系统、语义要素一旦脱离了未知未觉即未启蒙的存在状态就变成伪价值和语义污染,它预设的道德理想和人伦境界由于远离现代社会当下处境而根本不适切于现代意识(理性精神、主体意识、自由观念等),更不能作为现代个体寻求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无论怎样挥洒热泪面对日下世风,仰天长啸浩叹人心不古,都只会写出有理无力的哲学。其次,以世界文化的当下状况看,不独是“上帝死亡”,还有更可怕的“人类末日”,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大势已去,在后现代主义“多元并存”的喧闹里,在解构哲学“消解一切”的游戏中,西方理性主义、人文精神在“主体的黄昏”时分无补于苍天之残,也无奈焦灼迷茫的现代人生,在传统理性的积淀中生不出切中时弊,救助生活危机的语言资源和精神能量。以此为鉴,积淀学说的文化阐释拘泥于历史积淀,因而也走不出心灵的荒颓孤城与文化的迷茫睡谷。
不容否认,“积淀说”是汉语文化中美学探索的重大收获之一。其意义不在于它确立主体性,而在于它突显了历史积淀的理性结构,使当代美深究与文化批评具备了对象性前提与历史性前提,也就是说,自此以往,理性结构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要受到检讨和怀疑,人性的盲目性、精神桎梏的坚硬性和冷酷性要受到拷问、文化批评势必以个体、感性、差异的名义向整体、理性、结构提出疑问。
二、 感性动力:文化驱动因探寻
美学上的“超越学说”是五十年代引人瞩目的“主观论”的发展,又是八十年代同“积淀学说”争辩的产物。“主观论”的持有者不仅因为其学理,也因为其人格而经受了历史悲剧的洗礼,饱受苦难与忧患的磨砺,倾其生命为人的尊严与自由定位,把美学推进到文化动力探索的深层。美学不仅是美学,而且是关于生存方式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积淀说 超越说 冲撞说 皈依说 美学 文化批评
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汉语文化中相继活跃过四种美学理论,他们是:肯定理性结构和社会主体优位性的“历史积淀学说”;弘杨感性动力与自我主体自由的“超越学说”;突显本能欲望,表现个体反叛的“冲撞学说”;以及最后杨弃了美学代之以宗教,执着于存在的终极关怀与生命的启示真理的“皈依学说”。他们之间戏剧性的冲突,继起关系以及学理的自我削解,隐隐显显地标出了当代汉语文化语境变迁的路线和文化批评精神的动力谱系,而且,美学探索逐步逐层推进,激起了汉语文化批评的极度高潮,美学表演了精神先锋角色,充当了文化转型的动力。
一、 历史理性:美学及文化批评的前提
“积演学说”在五十年代美学讨论中仅仅是一种隐约闪现的思想灵感,在理论上得以系统的表达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积淀学说”酝酿于对“美的社会客观性”的论证,发展于对中国古代审美历程的描述。“积淀学说”有三个二元对立范畴(理性/感性、整体/个体、内容/形式)。积淀说认为。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主体与个体互渗互融、双方进展,即自然向人生成、自然向人回归,其过程的全部成果是理性积淀在感性中、社会积淀在个人中、内容积淀在形式中,于是便有了美的形式即有意味的形式。“积淀学说”奠基于“实践本体论”并旁求现代人类学和现代心理学,探索二元对立范畴勾连的中介,提出客观工具本体以及情感心理本体及二元本体的矛盾运动,而作为历史积淀的文化心理结构之核心的情感心理本体,就是涵盖人类精神全部基元、统括一切意义世界的“历史理性结构”。最后,历史理性超脱生息变易的生命活动与文化语境,作为板结僵化的结构,超越时空的价值实在和思想范式,先天地预设了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的视野与期待。
“积淀学说 ”有两个时显的理论取向。第一是预设理性、结构的优位性,彰显文化抑制。感性中的理性、个体中的社会,形式中的内容,这种表述并不意味着二元对立范畴平等对待,而是以历史理性之合法性与绝对性的名义赋予前者对后者的优先性,前者对于后者一种等级制的统治,后者对于前者是一种归属性的服从,其深层则是对个体自由的压抑,对个体真实权力的剥夺。不独如此,即使是活跃在生命基元层次,不为语言和逻辑所界定的“原始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都被收纳入板块化的理性结构而尽矢自由动作的天赋权力。理性积淀板块,构成了超稳定而又非本真的价值体系的基础,挤兑、惩处、剥夺血肉生命。
第二,它赋予过去的时间以恒固性,其文化策略是保守主义的。保守是指其无视差异、变易、转型与决裂的现实,也盲目于异在和未来,从而虚妄偏执地铸造关于过去的超时间神话,这一神话中忆念、眷恋、怀想与追思都沉溺于历史积淀的理性结构,其中个性泯灭,而且未来虚位。现实存在永远背负着历史沉积下来的神秘契约,永远只能倾听祖先永恒的训谕以及古远的神秘命运。这种味朝后看,只对传统效忠、只求文化身份认同的保守主义,在八十年代后期、九十年代初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学说的责难和抨击。
在各种学说的批评与刺激下,“积淀学说”显得越来越难以立论;在世界范围内后代主义的挑战中,它暴露了其先天下不足与内在贫弱。在现实危机和文化转型面前,它也越发表现出其理论弱势。总之,它无可挽回地自我消解,也无法修补其空前的不适切性。
“积淀说”的自我消解,其根本原因仍然在于二元对立逻辑。面临现实处境又身陷四面批评,其内在逻辑二极之间难以持平,更难以控制地从理性滑向感性、从社会偏向各体,从内容倾向形式,后一方面也消弱着前一方面。生命动力张杨而文化结构解构,个体差异生成而整体系统瓦解,感性杨弃理性,形式超越内容。一方面它标举整体另一方面它也不否认生存努力;一方面企图从人类历史发展中去求解普遍人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在变易的生存中中实于情感和偶然;一方面认定情在理中、以理带情,另一方面又欢呼感觉常新、审美常新、审美常新;一方面说人类历史实践的伟大成果是理性积淀,另一方面又预言个体的实现又将会打破积淀;一方面认定情感本体,另一方面又声称情感本体恰恰是没有本体……。可见,生命/文化、个体/整体、感性/理性根本无法和谐共处于“历史理性积淀”中,貌似辩证的表述、同语反复、无意义词语游戏无法掩饰其理论的内在混乱、克服自我消解的必然。
“积淀学说”的不适切性在于它的文化阐释的保守性。它发展出了一套具有浓郁保守主义色彩的文化阐释策略,其要旨在肯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心理结构,其愿望是一厢情愿地呼唤传统的复归,其期待是化释当今的迷惘、指点今日的迷途。这套文化策略有广阔的当代前景,既响应海外第三期儒家重建传统文化的呼声,又反映了当代向历史回归的精神状态,也契合了政治意识形态淡化后的大众心理。情感本体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结构,体现为内圣、里仁良知、至诚、中庸等实践理性、“理性理想主义”或“道德主体意识”,以“天地君亲师”为象征体系的道统、政统与学统。但是,这一内在构建却是个体存在的迷失、存在意义在理性中凋零,这就不仅虚妄偏执、而且是完全不适应的文化策略和价值决择。首先,就积淀说所乐道的传统自身而言,原本是蒙昧时代延存下来的原始伦理及其符号结构,它的根基是血缘、地域、宗法等古朴而狭隘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它携带的价值系统、语义要素一旦脱离了未知未觉即未启蒙的存在状态就变成伪价值和语义污染,它预设的道德理想和人伦境界由于远离现代社会当下处境而根本不适切于现代意识(理性精神、主体意识、自由观念等),更不能作为现代个体寻求存在意义的终极关怀。无论怎样挥洒热泪面对日下世风,仰天长啸浩叹人心不古,都只会写出有理无力的哲学。其次,以世界文化的当下状况看,不独是“上帝死亡”,还有更可怕的“人类末日”,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大势已去,在后现代主义“多元并存”的喧闹里,在解构哲学“消解一切”的游戏中,西方理性主义、人文精神在“主体的黄昏”时分无补于苍天之残,也无奈焦灼迷茫的现代人生,在传统理性的积淀中生不出切中时弊,救助生活危机的语言资源和精神能量。以此为鉴,积淀学说的文化阐释拘泥于历史积淀,因而也走不出心灵的荒颓孤城与文化的迷茫睡谷。
不容否认,“积淀说”是汉语文化中美学探索的重大收获之一。其意义不在于它确立主体性,而在于它突显了历史积淀的理性结构,使当代美深究与文化批评具备了对象性前提与历史性前提,也就是说,自此以往,理性结构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要受到检讨和怀疑,人性的盲目性、精神桎梏的坚硬性和冷酷性要受到拷问、文化批评势必以个体、感性、差异的名义向整体、理性、结构提出疑问。
二、 感性动力:文化驱动因探寻
美学上的“超越学说”是五十年代引人瞩目的“主观论”的发展,又是八十年代同“积淀学说”争辩的产物。“主观论”的持有者不仅因为其学理,也因为其人格而经受了历史悲剧的洗礼,饱受苦难与忧患的磨砺,倾其生命为人的尊严与自由定位,把美学推进到文化动力探索的深层。美学不仅是美学,而且是关于生存方式的精神动力
上一篇:论审美前理解资料
下一篇:李泽厚“积淀说”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