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积淀说”批判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李泽厚的“积淀说”在我国美学界是一种影响广泛而巨大的理论,那么这种理论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提出的呢?
他似乎是为了解释所谓“形式美”而提出这一理论的,然后又推而广之用以解释一般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确实,形式美必定会引起美学家的兴趣,因为形式美似乎是完全无意义的几何拼凑,人类竟然对它发生某种似乎是非功利的兴趣,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是,我必须说,这种好奇心也是浅薄的,因为它假定了再现性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与现实对象之间的相似乃是解释我们对这类艺术品发生审美经验的原因;如若不然,形式美就不应该被看作某种和再现性作品在本质上不同因而需要特别加以考虑的东西。按照我的看法,美学家在此的任务仅仅是解释审美对象之间为什么竟然会有这种不同。关于表现性作品,我们也可以说相似的话。
李泽厚的“积淀说”显然是受了容格的思想影响而产生的:
“我认为值得重视的是容格的“无意识集体原型论”。容格认为,人的大脑在历史中不断进化,长远的社会(主要是种族)经验在人脑结构中留下生理的痕迹,形成了各种无意识的原型,它们不断遗传下来,成为生而具有的“集体无意识”,它们是超个人的。艺术家就像炼金术士一样,要将人们头脑中的这种隐藏着然而强有力的原型唤醒,使人们感受到这种种族的原始经验。人在这种艺术作品面前,不需要靠个人的经验、联想就会本能地获得对这些原型的深刻感受。容格强调的是艺术——审美的超个人的无意识集体性质,这与我讲的“积淀”有关。”(《美学四讲,92页》)。
容格的理论是非常可疑的。容格也有一种无聊的好奇心:他觉得纳粹所使用的“万”字徽章之类的东西,出现于不同的文化中——他假定这些文化之间完全没有交流(这也是可怀疑的),他还假定这些不同的文化不可能碰巧都会产生这类符号(这也是可怀疑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虽然比前者显得合理些)——因而,这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说容格的好奇心是浅薄的,理由在于:如果我们把上述引文中的“不需要靠个人的经验、联想就会本能地获得对这些原型的深刻感受”的“这些原型”改为“艺术作品”,那么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句话也常常是成立的。所以,他本应该正经地考虑“为什么我们在不需要个人的经验和联想的时候仍然能够欣赏艺术品”这一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的问题才好。
但是,李泽厚被这一野狐禅气十足的理论迷住了,于是决定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积淀说”。根据他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的那些引文以及他自己对这些引文的牵强的解释来看,他这么做,不过是“形势需要”而已。
对于容格的那种说法,只要我们假定他所信以为真的“集体无意识”是存在的,那么它还是逻辑严密的(这并不是表扬,因为逻辑严密是思维正常的人的基本能力)。这种严密性表现在他不得不大胆地认为(或假定)“集体无意识”是可遗传的,“长远的社会(主要是种族)经验在人脑结构中留下生理的痕迹”。真的,如若不然,“集体无意识”如何能够从远古传至今日?我们又如何可能对那些原型“本能地”获得“深刻感受”却同时又不知道所以然?
李泽厚想必意识到承认容格的这一想法在中国是吃不开的;或者,如果他连这一想法也承认了,那他确实就只是完全接受了容格的思想,他就成了一个容格主义者,而自己在理论上就没有什么创造和建树了。——我这话是说得尖刻了,但我认为我的这一番评论可不是猜想或者假定。就我的理解来看,李泽厚的“积淀说”和容格的“集体无意识”并没有根本的不同;真正的不同在于:容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实现手段是遗传,更精确地说,在每一个人大脑里都存在负责把这种“集体无意识”传给下一代的生物学机制;李泽厚把这看作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而丢弃了 。这样,他就需要另找途径解释他的所谓“积淀”是如何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这个要命的问题;他好歹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所以在这问题上他确实花了不少文字。但是,他成功了吗?
从《美学四讲》这本书中,我个人找不到他对这个问题的清晰解释。他的学术语言完全缺乏分析性,种种说法彼此矛盾,而他似乎浑然不觉。我有时甚至在想,他似乎是要把问题模糊起来,而不是让它清晰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一面我提倡分析哲学,主张要澄清语词、概念的混乱和模糊,以尽量科学化、形式化、现代化;另一方面我却又主张在某些领域中,保留这种充满含混性的古典语言以展示人生诗意,因为如前所说,哲学不等于科学。关键在于:何种程度、何种尺度、何种比例、何种场合、何种论点和论证上,两者(现代科学语言和古典哲学语言)相互补充和配置得当。但这又不是可以比例配方的理知技术,而恰恰是不可捉摸的艺术(哲学是艺术吗,李泽厚先生?——本文作者)。这也正好表现了哲学美学的诗的品格。”(《美学四讲》,63页)。“我曾说过,哲学是研究人的命运的。所以它才是‘人生之诗’,从而具有那永恒魅力。”——呜呼,对这一番高论,我无言以对。
为了解释“积淀”何以可能从远古传至今日这问题,他发明了不少匪夷所思的、却也不见得具有诗意的术语,其中的两个——“新感觉”和“心理本体”常常出现在一起,像两个腿脚不方便的人互相扶持结伴而行。他说:
“我所说的“新感觉”就是指的这种由人类自己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它仍然是动物生理的感受,但已区别于动物心理,它是人类将自己的血肉自然即生理的感性存在加以“人化”的结果。这就是我说的“内在的自然的人化”。”(《美学四讲》,95-96页)。
我觉得,李泽厚已经开始并非光明正大地用这两个术语来暗示“积淀”了。但是,我很怀疑智慧女神雅典娜能否理解他的这种说法——“它[所谓‘新感觉’或者‘心理本体’]仍然是动物生理的感受,但已区别于动物心理”?这由不得我不想起莎士比亚在的《麦克白》中女巫的鬼话:“善即恶来恶即善,美即丑来丑即美”。同时,我也觉得容格的鬼魂似乎在死命拉住李泽厚的衣角不撒手。对一个需要特别解释的问题竟然用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搪塞过去是不容易的,因此李泽厚就在这么简短的文字中夹杂着“新感觉”“心理本体”“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这样一些充满神秘感的神谕般的术语,目的在于使大家就此噤住口不敢质疑。如果这种企图得逞,那么就省事了:一方面他就可以几乎继续完整地以容格的方式来解释问题,另一方面却又坚决地表示他是和容格不同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气派的理论。
“一个小孩如果不经过教育,不经过生活环境的塑造,就不能成长为人。如果小孩生下来被狼叼去,狼孩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也学不会语言,他(她)爬行,咬东西,也无所谓人性。因而我认为人性不是天生就有的。”(《美学四讲》,96页)。
在我看来,既然“人性不是天生就有的”,这就等于从根本上摧毁了“积淀说”的基础。既然一切都必须经过后天学习,那么“积淀”(即使仍然可能)究竟还有什么积极的理论意义?在我看来,“积淀说”的唯一意义在于使李泽厚把一切必须解释的问题用“积淀”一语包裹了起来,好象那是不需要解释似的。李泽厚接着以上帝创世纪的口气命令道:
“我这里讲的共同人性,重复一下,是认为它并非天赐,也不是生来就有,而是人类历史的积淀成果。所以它不是动物性,不只具有社会(时代、民族、阶级)性,它是人类集体的某种深层结构,保存、积淀在有血有肉之躯的人类个体之中。它与生理相关(所以个体的审美爱好可以与他先天的气质、类型有关),却是在动物性生理基础之上成长起来的社会性的东西。它是社会性的东西,却又表现为个性的。……所谓“积淀”正是指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产生了人性
他似乎是为了解释所谓“形式美”而提出这一理论的,然后又推而广之用以解释一般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确实,形式美必定会引起美学家的兴趣,因为形式美似乎是完全无意义的几何拼凑,人类竟然对它发生某种似乎是非功利的兴趣,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是,我必须说,这种好奇心也是浅薄的,因为它假定了再现性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与现实对象之间的相似乃是解释我们对这类艺术品发生审美经验的原因;如若不然,形式美就不应该被看作某种和再现性作品在本质上不同因而需要特别加以考虑的东西。按照我的看法,美学家在此的任务仅仅是解释审美对象之间为什么竟然会有这种不同。关于表现性作品,我们也可以说相似的话。
李泽厚的“积淀说”显然是受了容格的思想影响而产生的:
“我认为值得重视的是容格的“无意识集体原型论”。容格认为,人的大脑在历史中不断进化,长远的社会(主要是种族)经验在人脑结构中留下生理的痕迹,形成了各种无意识的原型,它们不断遗传下来,成为生而具有的“集体无意识”,它们是超个人的。艺术家就像炼金术士一样,要将人们头脑中的这种隐藏着然而强有力的原型唤醒,使人们感受到这种种族的原始经验。人在这种艺术作品面前,不需要靠个人的经验、联想就会本能地获得对这些原型的深刻感受。容格强调的是艺术——审美的超个人的无意识集体性质,这与我讲的“积淀”有关。”(《美学四讲,92页》)。
容格的理论是非常可疑的。容格也有一种无聊的好奇心:他觉得纳粹所使用的“万”字徽章之类的东西,出现于不同的文化中——他假定这些文化之间完全没有交流(这也是可怀疑的),他还假定这些不同的文化不可能碰巧都会产生这类符号(这也是可怀疑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虽然比前者显得合理些)——因而,这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说容格的好奇心是浅薄的,理由在于:如果我们把上述引文中的“不需要靠个人的经验、联想就会本能地获得对这些原型的深刻感受”的“这些原型”改为“艺术作品”,那么在大部分情况下,这句话也常常是成立的。所以,他本应该正经地考虑“为什么我们在不需要个人的经验和联想的时候仍然能够欣赏艺术品”这一更有意思、也更有价值的问题才好。
但是,李泽厚被这一野狐禅气十足的理论迷住了,于是决定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积淀说”。根据他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找的那些引文以及他自己对这些引文的牵强的解释来看,他这么做,不过是“形势需要”而已。
对于容格的那种说法,只要我们假定他所信以为真的“集体无意识”是存在的,那么它还是逻辑严密的(这并不是表扬,因为逻辑严密是思维正常的人的基本能力)。这种严密性表现在他不得不大胆地认为(或假定)“集体无意识”是可遗传的,“长远的社会(主要是种族)经验在人脑结构中留下生理的痕迹”。真的,如若不然,“集体无意识”如何能够从远古传至今日?我们又如何可能对那些原型“本能地”获得“深刻感受”却同时又不知道所以然?
李泽厚想必意识到承认容格的这一想法在中国是吃不开的;或者,如果他连这一想法也承认了,那他确实就只是完全接受了容格的思想,他就成了一个容格主义者,而自己在理论上就没有什么创造和建树了。——我这话是说得尖刻了,但我认为我的这一番评论可不是猜想或者假定。就我的理解来看,李泽厚的“积淀说”和容格的“集体无意识”并没有根本的不同;真正的不同在于:容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实现手段是遗传,更精确地说,在每一个人大脑里都存在负责把这种“集体无意识”传给下一代的生物学机制;李泽厚把这看作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而丢弃了 。这样,他就需要另找途径解释他的所谓“积淀”是如何一代一代传下去的这个要命的问题;他好歹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所以在这问题上他确实花了不少文字。但是,他成功了吗?
从《美学四讲》这本书中,我个人找不到他对这个问题的清晰解释。他的学术语言完全缺乏分析性,种种说法彼此矛盾,而他似乎浑然不觉。我有时甚至在想,他似乎是要把问题模糊起来,而不是让它清晰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一面我提倡分析哲学,主张要澄清语词、概念的混乱和模糊,以尽量科学化、形式化、现代化;另一方面我却又主张在某些领域中,保留这种充满含混性的古典语言以展示人生诗意,因为如前所说,哲学不等于科学。关键在于:何种程度、何种尺度、何种比例、何种场合、何种论点和论证上,两者(现代科学语言和古典哲学语言)相互补充和配置得当。但这又不是可以比例配方的理知技术,而恰恰是不可捉摸的艺术(哲学是艺术吗,李泽厚先生?——本文作者)。这也正好表现了哲学美学的诗的品格。”(《美学四讲》,63页)。“我曾说过,哲学是研究人的命运的。所以它才是‘人生之诗’,从而具有那永恒魅力。”——呜呼,对这一番高论,我无言以对。
为了解释“积淀”何以可能从远古传至今日这问题,他发明了不少匪夷所思的、却也不见得具有诗意的术语,其中的两个——“新感觉”和“心理本体”常常出现在一起,像两个腿脚不方便的人互相扶持结伴而行。他说:
“我所说的“新感觉”就是指的这种由人类自己历史地建构起来的心理本体。它仍然是动物生理的感受,但已区别于动物心理,它是人类将自己的血肉自然即生理的感性存在加以“人化”的结果。这就是我说的“内在的自然的人化”。”(《美学四讲》,95-96页)。
我觉得,李泽厚已经开始并非光明正大地用这两个术语来暗示“积淀”了。但是,我很怀疑智慧女神雅典娜能否理解他的这种说法——“它[所谓‘新感觉’或者‘心理本体’]仍然是动物生理的感受,但已区别于动物心理”?这由不得我不想起莎士比亚在的《麦克白》中女巫的鬼话:“善即恶来恶即善,美即丑来丑即美”。同时,我也觉得容格的鬼魂似乎在死命拉住李泽厚的衣角不撒手。对一个需要特别解释的问题竟然用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搪塞过去是不容易的,因此李泽厚就在这么简短的文字中夹杂着“新感觉”“心理本体”“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这样一些充满神秘感的神谕般的术语,目的在于使大家就此噤住口不敢质疑。如果这种企图得逞,那么就省事了:一方面他就可以几乎继续完整地以容格的方式来解释问题,另一方面却又坚决地表示他是和容格不同的具有马克思主义气派的理论。
“一个小孩如果不经过教育,不经过生活环境的塑造,就不能成长为人。如果小孩生下来被狼叼去,狼孩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也学不会语言,他(她)爬行,咬东西,也无所谓人性。因而我认为人性不是天生就有的。”(《美学四讲》,96页)。
在我看来,既然“人性不是天生就有的”,这就等于从根本上摧毁了“积淀说”的基础。既然一切都必须经过后天学习,那么“积淀”(即使仍然可能)究竟还有什么积极的理论意义?在我看来,“积淀说”的唯一意义在于使李泽厚把一切必须解释的问题用“积淀”一语包裹了起来,好象那是不需要解释似的。李泽厚接着以上帝创世纪的口气命令道:
“我这里讲的共同人性,重复一下,是认为它并非天赐,也不是生来就有,而是人类历史的积淀成果。所以它不是动物性,不只具有社会(时代、民族、阶级)性,它是人类集体的某种深层结构,保存、积淀在有血有肉之躯的人类个体之中。它与生理相关(所以个体的审美爱好可以与他先天的气质、类型有关),却是在动物性生理基础之上成长起来的社会性的东西。它是社会性的东西,却又表现为个性的。……所谓“积淀”正是指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产生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