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积淀说”批判(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即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亦即从哲学讲的“心理本体”,即“人类(历史总体) 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积淀为自然的,原来是动物性的感官人化了,自然的心理结构和素质化成为人类性的东西。”(《美学四讲》,96页)。
因此,“积淀”这个本来需要说明的东西,在还没有得到说明之前就被用作点铁成金的魔棒,任意指挥倜傥,无所不能了。这个康德研究的专家竟然如此连珠炮似的妄发独断之论,似乎一心一意地要把康德气死第二回。——真的,如果李泽厚的上述吹嘘都像他说的那样可能,那么哲学家确实也就没有太多的工作值得做了。不过,为了理解“积淀说”这个理论有多么神奇,我们不妨看看李泽厚本人是如何使用它的:
“感知中积淀有认识、理解,这是人类感性的“进步”,这“进步”不是生理自然的生物学进化,而是历史所建构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进程。我以前举过看电影的例子,开头人们看不懂特写(微像学) ,交叉(同时态),倒叙(回忆)等等。现在都能看懂了,不假思索就心知其意,这说明“感官”的“进步”。”
照上边的这个例子看,积淀的速度也快得过分了。在我国,人们从不理解那些电影表现手法到理解它们,大概是在不到三十年之内发生的事。在我看来,这完全不是什么“感官”的进步,也不是“历史所建构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进程”,而是我们的电影观众学会并习惯了那些电影语言而已,而这也完全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李泽厚是如何从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寻找理论依据的,我不准备在此详细论述了。在我看来,马克思的这个手稿充满了隐喻的表达方式,任何后来对它的理解和解释,我们都不可能明白地知道那正是马克思的本意。因此理解和解释应该被看作是解释者的,而不是被解释者的。不过,即使在马克思那里,我们也没有发现李泽厚找到了非常有用的武器,虽然他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同。
如果我们不准备相信李泽厚的“积淀说”,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让他也让我们大家感到困惑的那个问题呢?这个问题是:如何解释人们能够欣赏陶器上的那些无意义的纹样?
李泽厚为我们展示那些纹样实际上从鱼、蛙、鸟之类渐渐蜕变而来的。在他看来,我们上古的祖先之所以把那些动物形象画在陶器上,大概是因为那是他们的图腾,或者是因为出于某种神秘的宗教崇拜。这样,虽然我们那些较晚近的制作带有抽象纹样的祖先以及我们自己都欣赏那些纹样,深刻的原因乃在于它们本来就和我们上古的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它们表现的是一种神秘而深刻的力量或者感情,因此如今的我们虽然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却还是为它们所感动。我们有着漫长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心理结构云云。
我个人不承认这种解释。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了,“积淀说”本身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它就不可当作解释其他现象的工具。
人类的文化确实一直在积淀着,但是这种积淀的处所完全不是人的心理。我相信,我想大多数人也会相信,一个新生的婴儿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就内容上说,它的意识完全是空白。但是,即使是一个新生婴儿,他的心灵也不是一只有待充满的空水桶;毋宁说,那是一个具有结构性的东西。它先天地就安装了属人的认识能力,这就是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所说的“诗性思维” ,在此基础上必然地发生康德和叔本华所说的那些人类所固有的认识能力 。这个小小的婴儿,自他一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在那以前就开始了,所以胎教是有道理的),就开始以人的方式处理一切刺激,无论那是自然界里的风声雨声,还是他母亲发出的人类的语言。
人类文化的积淀的主要力量是语言。我们先是依靠口口相传,然后以文字和口头语言以及其他符号一起,一点一点地积累我们的经验。这种积累的结果,存在于我们的故事、寓言、民间传说、教育体系、学术传统、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也就是波普尔所说的“第3世界”)之中。而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够极快地掌握这个公共积累中于己有用或无用的东西。以往的科学家殚精竭虑思考一生所获得的科学成果,如今的中学生可能在一个星期之内就掌握了。如果李泽厚真地准备明确而坚定地坚持他的“积淀说”的话,那么他必定会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三岁的儿子,假定他有机会乘坐“时间机器”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中来,也必定是无可救药地不可能适应这个社会的笨伯,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必然不如我们的孩子,因为他缺乏几千年的文明积累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我却认为那个哲学家的儿子多半会我们的儿童一样聪明;而且鉴于他父亲是一位才智过人的哲学家,并且如果智力确实与遗传有关系的话(多半是这样的),那么他多半还要比我们大多数人的孩子更成功。要问李泽厚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差别,那么按照李泽厚的意见,他必定应该符合逻辑地认为李泽厚要比亚里士多德聪明得多,因为李泽厚幸运地生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几千年,所以他就得到了由那么长时间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无论如何,我本人认为我自己比亚里士多德差得远;但是我肯定有比他高明的地方,比方说,我理解牛顿力学,而他不理解;我会用计算机,他不会。但是,我觉得我的这方面的知识完全不足夸耀,因为那是一些读读书就会知道的东西;而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的能力是天才,一种学不来的能力。从进化论角度看,平均而言,亚里士多德时代的人的大脑能力(包括脑量)应该比现代人低或弱,但是其差别的程度或许小得不值得注意,因为从进化史的时间尺度看,我们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时间隔阂短得不值得注意。人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起码在最近的2到3万年之内,人类的大脑和身体不曾发生过任何值得注意的进化。我们比古人的优势是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要丰富得多,而这些知识和经验积累并不是存在于我们的心理当中的(这种想法是可怕的,我得说),而是存在于许多的物质形态中,如书籍。我认为,凡是李泽厚打算用“积淀说”来解决的问题,就不如用人类的经验积累来解释,因为后一种解释工具本身是明白的,而李泽厚的解释工具本身还需要解释呢。
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在李泽厚的“积淀说”扮演着明星角色。他说,“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认为,自然形式和与人的身心结构发生同构反应,便产生审美感受,但是为什么动物就不能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有悠久的生产劳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介。”(《美学四讲》,57页)。——咳,他为什么不继续问:为什么只有人才有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呢?大猩猩也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吗?——看来,他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打算深究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正是劳动才是积淀的动力和手段。但是,我们完全没有理由把劳动看作单纯的物质活动,否则劳动就和动物行为就漫然不分了。符合逻辑的理解应该是:劳动的先决条件是意识,因为只有在意识指导下的活动才能被合理地称为劳动。换言之,劳动必定是人的劳动,因此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意思就必然是“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义反复。我个人认为李泽厚下面这段话是浅薄的:
“总之,不是象征、符号和语言,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生产劳动,才能使人(人类和个体)自由地活在世上。这才是真正的“在”(being),才是一切“意义”(meaning)的本根和家园。人首先也不是通过语言、符号和象征来拥有世界,也不是首先因为有语言才对世界产生关系,世界不是首先在语言中向我们展开和呈现,能理解的“在”也并不首先使用语言。人类光靠语言没法生存。世界是首先通过使用物质工具性的呈现和展开自己,人首先是通过这种现实物质性的活动和力量来拥有世界、理解世界、产生关系和建立自己。”
他的这种浅薄是缺乏反思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光说不练是不行
因此,“积淀”这个本来需要说明的东西,在还没有得到说明之前就被用作点铁成金的魔棒,任意指挥倜傥,无所不能了。这个康德研究的专家竟然如此连珠炮似的妄发独断之论,似乎一心一意地要把康德气死第二回。——真的,如果李泽厚的上述吹嘘都像他说的那样可能,那么哲学家确实也就没有太多的工作值得做了。不过,为了理解“积淀说”这个理论有多么神奇,我们不妨看看李泽厚本人是如何使用它的:
“感知中积淀有认识、理解,这是人类感性的“进步”,这“进步”不是生理自然的生物学进化,而是历史所建构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进程。我以前举过看电影的例子,开头人们看不懂特写(微像学) ,交叉(同时态),倒叙(回忆)等等。现在都能看懂了,不假思索就心知其意,这说明“感官”的“进步”。”
照上边的这个例子看,积淀的速度也快得过分了。在我国,人们从不理解那些电影表现手法到理解它们,大概是在不到三十年之内发生的事。在我看来,这完全不是什么“感官”的进步,也不是“历史所建构的文化心理结构的一种进程”,而是我们的电影观众学会并习惯了那些电影语言而已,而这也完全不是什么难事。
至于李泽厚是如何从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寻找理论依据的,我不准备在此详细论述了。在我看来,马克思的这个手稿充满了隐喻的表达方式,任何后来对它的理解和解释,我们都不可能明白地知道那正是马克思的本意。因此理解和解释应该被看作是解释者的,而不是被解释者的。不过,即使在马克思那里,我们也没有发现李泽厚找到了非常有用的武器,虽然他自己的想法可能不同。
如果我们不准备相信李泽厚的“积淀说”,那么我们怎么理解让他也让我们大家感到困惑的那个问题呢?这个问题是:如何解释人们能够欣赏陶器上的那些无意义的纹样?
李泽厚为我们展示那些纹样实际上从鱼、蛙、鸟之类渐渐蜕变而来的。在他看来,我们上古的祖先之所以把那些动物形象画在陶器上,大概是因为那是他们的图腾,或者是因为出于某种神秘的宗教崇拜。这样,虽然我们那些较晚近的制作带有抽象纹样的祖先以及我们自己都欣赏那些纹样,深刻的原因乃在于它们本来就和我们上古的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它们表现的是一种神秘而深刻的力量或者感情,因此如今的我们虽然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却还是为它们所感动。我们有着漫长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心理结构云云。
我个人不承认这种解释。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了,“积淀说”本身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它就不可当作解释其他现象的工具。
人类的文化确实一直在积淀着,但是这种积淀的处所完全不是人的心理。我相信,我想大多数人也会相信,一个新生的婴儿是什么也不知道的,就内容上说,它的意识完全是空白。但是,即使是一个新生婴儿,他的心灵也不是一只有待充满的空水桶;毋宁说,那是一个具有结构性的东西。它先天地就安装了属人的认识能力,这就是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所说的“诗性思维” ,在此基础上必然地发生康德和叔本华所说的那些人类所固有的认识能力 。这个小小的婴儿,自他一出生的那一刻(甚至在那以前就开始了,所以胎教是有道理的),就开始以人的方式处理一切刺激,无论那是自然界里的风声雨声,还是他母亲发出的人类的语言。
人类文化的积淀的主要力量是语言。我们先是依靠口口相传,然后以文字和口头语言以及其他符号一起,一点一点地积累我们的经验。这种积累的结果,存在于我们的故事、寓言、民间传说、教育体系、学术传统、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也就是波普尔所说的“第3世界”)之中。而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够极快地掌握这个公共积累中于己有用或无用的东西。以往的科学家殚精竭虑思考一生所获得的科学成果,如今的中学生可能在一个星期之内就掌握了。如果李泽厚真地准备明确而坚定地坚持他的“积淀说”的话,那么他必定会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三岁的儿子,假定他有机会乘坐“时间机器”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中来,也必定是无可救药地不可能适应这个社会的笨伯,他在学校里的表现必然不如我们的孩子,因为他缺乏几千年的文明积累所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我却认为那个哲学家的儿子多半会我们的儿童一样聪明;而且鉴于他父亲是一位才智过人的哲学家,并且如果智力确实与遗传有关系的话(多半是这样的),那么他多半还要比我们大多数人的孩子更成功。要问李泽厚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差别,那么按照李泽厚的意见,他必定应该符合逻辑地认为李泽厚要比亚里士多德聪明得多,因为李泽厚幸运地生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几千年,所以他就得到了由那么长时间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无论如何,我本人认为我自己比亚里士多德差得远;但是我肯定有比他高明的地方,比方说,我理解牛顿力学,而他不理解;我会用计算机,他不会。但是,我觉得我的这方面的知识完全不足夸耀,因为那是一些读读书就会知道的东西;而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的能力是天才,一种学不来的能力。从进化论角度看,平均而言,亚里士多德时代的人的大脑能力(包括脑量)应该比现代人低或弱,但是其差别的程度或许小得不值得注意,因为从进化史的时间尺度看,我们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的时间隔阂短得不值得注意。人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起码在最近的2到3万年之内,人类的大脑和身体不曾发生过任何值得注意的进化。我们比古人的优势是我们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要丰富得多,而这些知识和经验积累并不是存在于我们的心理当中的(这种想法是可怕的,我得说),而是存在于许多的物质形态中,如书籍。我认为,凡是李泽厚打算用“积淀说”来解决的问题,就不如用人类的经验积累来解释,因为后一种解释工具本身是明白的,而李泽厚的解释工具本身还需要解释呢。
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在李泽厚的“积淀说”扮演着明星角色。他说,“格式塔心理学的同构说认为,自然形式和与人的身心结构发生同构反应,便产生审美感受,但是为什么动物就不能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有悠久的生产劳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介。”(《美学四讲》,57页)。——咳,他为什么不继续问:为什么只有人才有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呢?大猩猩也进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吗?——看来,他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打算深究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正是劳动才是积淀的动力和手段。但是,我们完全没有理由把劳动看作单纯的物质活动,否则劳动就和动物行为就漫然不分了。符合逻辑的理解应该是:劳动的先决条件是意识,因为只有在意识指导下的活动才能被合理地称为劳动。换言之,劳动必定是人的劳动,因此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意思就必然是“人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义反复。我个人认为李泽厚下面这段话是浅薄的:
“总之,不是象征、符号和语言,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生产劳动,才能使人(人类和个体)自由地活在世上。这才是真正的“在”(being),才是一切“意义”(meaning)的本根和家园。人首先也不是通过语言、符号和象征来拥有世界,也不是首先因为有语言才对世界产生关系,世界不是首先在语言中向我们展开和呈现,能理解的“在”也并不首先使用语言。人类光靠语言没法生存。世界是首先通过使用物质工具性的呈现和展开自己,人首先是通过这种现实物质性的活动和力量来拥有世界、理解世界、产生关系和建立自己。”
他的这种浅薄是缺乏反思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光说不练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