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心性美学思想探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5
美,并将人格之善融于艺术之美,艺术之美附丽人格的善,使人生在充满善的仁义光辉时,又耀眼地呈现出美的绮丽虹彩。人生与艺术达到一种理想性的完美融合,艺术作品也因人格善的灵魂滋润流淌而闪耀星光般晶莹的亮点,具有美的内在力量。因此,儒家艺术精神既不追求单纯的功利宣传教化功能,也不走进为艺术而艺术的象牙之塔,儒家追求的是美与善的统一,善为美、美为善,善美妙合无间。
    儒家追求尽善与尽美的最高理想。这一思想是异常深刻的。在孔子的思想中,“真”(道德之真) 和“善”(行为之善) 实际上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认识论(求真) 和修养论(求善) 实际上是统一的。孔子所说的“美”,是一种以“善”为内容的美,是表现“善”的美感形式。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所言“尽善尽美”一语解释道:“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这种解释可谓深得孔子本意。所谓“尽善尽美”的“善”是一种内容美,而“美”则是“善”的形式美。由此可见,孔子所讲的“美”与“善”是统一的。孔子以善统率真和美的观点奠定了儒家的认识观、道德观和美学观,后来的儒家学者继承和发扬了这一观点。
    徐复观把儒家“尽善尽美”精神看作是中国艺术思想的宝贵财富。他阐述“尽善尽美”的儒家艺术精神,目的在于彰显中国人充满德性的艺术心灵观。


    三、虚静之心与自由之境
    在孔孟儒学中发掘出乐仁合一与尽善尽美的主体心灵性原则后,徐复观又在庄学、玄学中发掘出审美观照与艺术自由的主体心灵原则。徐复观认为,如果穷究到底,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最后只有孔子和庄子所开启的两个典型。由孔子所显出的“仁与音乐”合一的典型,昭示了“道德与艺术”在穷极之地的统一,可以作为万古的标程。但在现实中,孔子所显示的终极典型,乃旷千载而一遇,儒家所谈的艺术只有在人欲尽去而天机活泼时方能领受。因此孔门艺术精神不能在凡夫俗子脑中生根,也不易在文人心中落实。至于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则是一种人生艺术化的纯艺术精神的性格。徐复观对庄子的艺术精神进行了十分深入细致的考察,他试图通过对庄子的再发现,剖析庄子的“虚静之心”,来捕捉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
    庄子哲学的根本精神是什么? 这是徐复观首先要探讨的问题。他指出,庄子所建立的最高概念是“道”。庄子言道,主要目的是为他的人生追求提供形而上的宇宙本体论根据。在庄子看来,” 道”“生天生地”,它内化于天地万物之中,并通过其生命运动表现出来。庄子所说的“道”,尽管有一套形上性质的描述,但从根本上说,是建立由宇宙通向人生的系统。道又是人生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的目的是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即所谓“体道”,因而形成“道”的人生观,抱着“道”的生活态度,以求安身立命的家园。
    庄子本无心于艺术,但有时却将艺术当作人生体验来论道,因其对道的体会有的来自现实人生的经验,有的却来自艺术活动的启发,其所求的道乃是一种完整而理想的人生。庄子所言学道与艺术所谈创作实具同一精神状态。“庖丁解牛”、“解衣盘礴”、“削木为 ”等比喻所要说的正是这样一种技进于道的精神状态。庄子经此而得艺术的人生,艺人经此而得艺术的创作。因此,道的本质就是艺术精神。庄子通过体道来超越现实人生,实现他所追求的理想人生。正是在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这一点上,庄子哲学才在本质上蕴涵审美意味和富有艺术精神。徐复观把庄子哲学的根本精神与美学的内在精神联系起来,亲切体悟到庄子所追求的“道”,与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所呈现的那种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在庄子那里,道是美,天地是美,德也是美,由道、由天地而来的人性,当然也是美。由此,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体道的人生,也应即是艺术化的人生。庄子为了易于与世俗之美相区别,所以有时称这种根源为“大美”、“至美”。
    道既是最高的艺术本质,那么艺术创作上所用的技巧(技) ,艺术境界上所达到的美感(美) 以及艺术欣赏上所得到的快感(乐) ,必皆出于道、进于道。在考察了庄子“道”的内涵后,徐复观着重分析了庄子的“虚静”说,揭示了“虚静之心”的真实内涵。
    庄子以“虚静”的心境来观照宇宙自然,这正是一种审美观照。庄子所谓的“游心于物之初”就是游心于“道”,也就是对道的观照。要想实现游心于道,庄子指示了一个修养过程,这就是“外天下”,即忘世故,排除对世事的思虑;“外物”,即抛弃贫富得失等各种计较,不被物役;“外生”,即无虑于生死,把生死置之度外。庄子把这种“外天下”、“外物”、“外生”的精神状态,称之为“心斋”和“坐忘”。徐复观指出,庄子所把握的心斋之心,正是艺术精神的主体。要熔铸这种艺术精神的主体,就必须达到“心斋”与“坐忘”。庄子所谓“心斋”是指“虚静”,“唯道集虚”,即以空明的心境,实现对“道”的观照。庄子所谓“坐忘”是“去知”,” 黜聪明”,即摆脱所谓的知识活动,从人的各种是非得失的计较和思虑中解脱出来。徐复观从庄子那里理出了达到心斋与坐忘的途径。一是消解由生理而来的欲望。使欲望不对心以奴役,于是心便从欲望的要挟中解放出来,这是达到无用之用的釜底抽薪的办法。欲望解消了,实用的观念便无处安放,精神便得到自由。二是摆脱知识对心的束缚。与物相接时,不让心对
    物作知识的活动,不让由知识活动而来的是非判断给心以烦扰,而使心从对知识的无穷追逐中得到解放。可见“心斋”、“坐忘”的整个核心思想要人们从自己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心灵敞开无碍。
    徐复观指出,“心斋”、“坐忘”的关键是“忘我”、“忘知”。欲望与知识同时摆脱,此即所谓的心、静、明,所谓的坐忘、丧我、无己。“凡是进到美的观照时的精神状态,都是中止判断以后的虚静的精神状态,也实际是以虚静之心为观照的主体。不过,在一般人那里,这只能是暂时性的。庄子为了解除世法的缠缚,而以忘知忘欲,得以呈现出虚静的心斋。以心斋接物,不期然而然地便是对物作美的观照,而使物成为美的对象。”[4]“心斋”、“坐忘”因去知去欲而“虚”以待物,以至于“静”;排除了欲望与心智的虚静之心,其效果是“明”。以虚静为体、以知觉为用的“明”,是美的观照的“明”。而这种“明”是发自于与宇宙万物相通的本质,所以此“明”能洞透宇宙万物的本质。由本质所导发的“明”,不仅照遍大千世界,而且成为人与天地万物的共同本质的自身,所以能通达一切,成就一切。庄子所讲的“明”,从根本上来说,是以虚静为根源的知觉;庄子所谓的“明”,正由忘我而来。从根本意义上说,“明”与“忘我”两者是同时存在的,“明”是由“忘我”而来的神圣瞬间。“虚静”是“明”的前提和过程;“明”是“虚静”的结果与显现。当然,庄子所谓的心的虚静,是有生命力的虚静,生命力由虚静而得到解放。庄子的艺术精神,是要成就艺术的人生,使人生得到“至乐”、“天乐”;而至乐天乐的真实内容,乃是使人的精神得到自由解放。
    四、余论
    徐复观在《中国人性论史》等著作中对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进行了研究,试图从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道德的根源和人生价值的根源。同时,他在《中国艺术精神》中通过对中国艺术史,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绘画及历代绘画论的研究,着重发掘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意识和艺术境界中所实现的人格自由。除道德学说层面外,徐复观发现中国文化还有一个艺术精神层面。他从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在艺术中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并且概括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两个典型:一是孔子所显出的“仁与乐合一”的典型,它昭示了道德与艺术的最后统一;另一是庄子所显出的典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